从保温杯泡枸杞到中药奶茶,年轻人养生赛道刮起“最炫国潮风”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23:39 2

摘要:2025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加速开发符合年轻人需求的中医药健康产品与服务,推动中医药从“传统药柜”走向“网红爆款”。数据显示,乌梅汤、药膳糕点等产品连续数年销量翻倍,购买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超60%。这场发布会不仅释放了中医

2025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加速开发符合年轻人需求的中医药健康产品与服务,推动中医药从“传统药柜”走向“网红爆款”。数据显示,乌梅汤、药膳糕点等产品连续数年销量翻倍,购买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超60%。这场发布会不仅释放了中医药年轻化的强烈信号,更揭示了“Z世代”健康消费的三大趋势——便捷化、时尚化、科技化。

一、产品创新:从“苦口良药”到“舌尖上的养生”

1. 爆款频出,中医药变身“新消费顶流”

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局严华国司长特别提到:养生茶饮、药膳糕点、中药面包等产品已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例如,乌梅汤/乌梅饮凭借酸甜口感和解暑功效,在江浙沪地区年销量突破千万杯,甚至出现“代购跨省抢购”现象。此外,药膳糕点将茯苓、山药等药材融入烘焙,既满足控糖需求又兼具养生功效,成为办公室白领的“下午茶标配”。

2. 跨界融合,解锁“药食同源”新场景

中医药与餐饮、快消品的跨界合作加速:部分品牌推出“枸杞拿铁”“艾草青团”,甚至开发出含党参、黄芪的“能量棒”,主打健身人群的即时滋补需求。严华国强调,未来将依托“药食同源”目录,研发更多兼具功能性与口感的产品,让养生“像点奶茶一样简单”。

二、服务升级:从“望闻问切”到“触手可及”

1. “中医夜市”与“云上诊疗”:让服务更接地气

为打破“中医院=老年人聚集地”的刻板印象,多地推出“中医药集市”、“中医夜市”,设置艾灸体验区、手作香囊工坊,吸引年轻人打卡。杭州某夜市数据显示,活动期间30岁以下参与者占比达75%。同时,“互联网+中医”模式兴起,部分平台上线AI舌诊、线上配药服务,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个性化调理方案。

2. 精准解决“亚健康痛点”:熬夜、脱发、颈椎病

针对年轻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药推出定制化方案:

熬夜救星:含酸枣仁、百合的助眠茶包,搭配耳穴压豆技术缓解焦虑;

脱发克星:何首乌洗发水+头皮针灸疗程,某电商平台销量同比激增200%;

颈椎卫士:便携式艾灸贴与颈椎推拿课程,成为程序员群体的“办公桌神器”。

三、文化破圈:从“古籍经典”到“社交货币”

1. 短视频+国潮IP:让中医知识“活”起来

国家中医药局推动“岐黄文化进校园”,联合B站、抖音推出《中医小剧场》《穴位健身操》等科普内容。例如,一条“按揉合谷穴缓解头痛”的短视频播放量破亿,评论区高赞留言:“原来穴位按摩比布洛芬更快!”。

2. “养生社交化”:年轻人把脉问诊成潮流

上海某中医馆推出“闺蜜养生套餐”,包含双人把脉、定制茶饮和拍照打卡区,周末预约排期已至三个月后。严华国表示:“年轻人不仅为自己买单,更将中医药体验作为社交分享的一部分,这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四、未来蓝图:科技赋能与政策护航

1. “AI+大数据”重塑健康管理

国家计划推动中医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例如开发智能手环监测体质变化、通过算法推荐个性化药膳配方。山东某科技公司已试点“智能护眼仪”,结合耳穴压丸技术与用眼数据分析,防控青少年近视。

2. 政策红利:医保覆盖与人才培养

2025年起,部分城市试点将中医养生服务纳入医保,如耳穴贴敷、推拿等项目可报销50%。同时,高校增设“中医药产品设计”“健康管理”等专业,培养既懂药理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五、结语:中医药的“逆龄生长”,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

当年轻人开始用中药奶茶“续命”、在社交平台晒拔罐印,中医药已不再是“古老传说”,而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时尚符号。正如严华国所言:“让中医药‘潮’起来,本质是让中华文明的生命力‘活’起来。” 未来,随着产品、服务与文化的持续创新,这场“国潮养生革命”或将重新定义全球健康产业的格局。

来源:高鹏说药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