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问题相信一些种植小麦的农户遇到过,眼看着小麦植株长势已高,就是不出穗,不出穗就代表着没有产量,让人着急。
小麦到了抽穗期,邻居家的小麦都出穗了,为什么自己家的小麦还没出穗?或者出穗比较少?
这个问题相信一些种植小麦的农户遇到过,眼看着小麦植株长势已高,就是不出穗,不出穗就代表着没有产量,让人着急。
从实际种植过程中来分析,导致小麦该出穗时不出穗,或者出穗较少的因素有多种,本篇内容,小帮手就详细和大家说说。
第一个因素:小麦品种特性问题
不同的小麦品种,自身的特性有差别,比如春化特性、光周期反应和生育期长短各不相同。
如果种植的品种,不适合本地的气候,就可能出现不抽穗现象。
比如春性品种对低温要求不严格,冬性品种则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春化才能正常抽穗。
如果种植的是冬性品种,而当地冬天气温不是很低,就可能无法正常春化,导致不抽穗。
再比如,黄淮海地区是冬小麦的主产区,如果在正常播期的情况下,选择了偏春性的品种,可能会提前拔节抽穗,等到进入春天后,遇到倒春寒天气,容易造成幼穗受冻,影响最终抽穗情况。
第二个因素:小麦播种过晚
一般情况下,多数地区的小麦在10月份播种,有些农户因为一些原因,延迟到了11月份播种,甚至是12月份播种,也会影响年后小麦的正常抽穗。
播种过晚的小麦田,从播种到拔节、抽穗期的整个生长过程,小麦无法积累足够的热量,营养生长阶段的时间延长,无法正常进入生殖生长阶段,从而影响抽穗。
即使能够抽穗,也会因为积温不足导致抽穗时间推迟、抽穗不整齐、抽穗少,甚至不抽穗的现象。
第三个因素:养分供应不足
氮、磷、钾这三种大量元素对于小麦的生长发育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如果氮素长时间不足,会导致小麦植株叶片发黄、生长缓慢、分蘖减少,从而影响幼穗的分化和发育,出现不抽穗或者抽穗少。
而如果磷素供应不足,会使小麦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延迟抽穗的时间或者抽穗少。
充足的钾素能增强小麦的抗逆性和光合作用,如果长时间缺钾的话,会导致小麦叶片枯黄,茎秆细弱,也会影响正常抽穗。
因此,如果是播种小麦时,底肥不足(一亩地不足100斤复合肥),又没有进行追肥的地块,再加上有些地块保肥保水能力差,不抽穗的现象会严重。
第四个因素:病虫害危害的影响
小麦播种以后,从苗期开始,一直到抽穗期前,都会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只是返青期以后,病虫害的危害持续加大。
病害方面,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都会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供应。
比如小麦锈病会在叶片和茎秆上形成铁锈色的病斑,导致叶片枯黄,光合作用面积减少。
白粉病会在叶片表面形成白色粉状霉层,会让小麦生长衰弱,进而出现抽穗困难。
至于纹枯病,主要危害小麦的茎基部,会导致茎秆腐烂,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也会影响小麦正常抽穗。
虫害方面来说,蚜虫常见的害虫之一,会吸食叶片、茎秆和穗部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形成抽穗。
第五个因素:播种密度过大
小麦播种过程中,有些农户担心播种量少,产量上不去,于是选择增加播种量,殊不知,如果播种量过多,种植密度过大,不仅不会增加产量,还会导致不出穗,进而减少产量。
小麦播种过大的地块,每株之间会互相争养分、水分和光照。小麦植株生长细弱,分蘖减少。
等到该抽穗的时候,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导致下部叶片过早枯黄,根系发育不良,从而影响幼穗的分化和抽穗。
对于已经出现不抽穗或抽穗少的麦田,农户们该怎么办?
上面已经提到了不抽穗或者抽穗少的原因,那么就要先找到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如果是肥力不足所导致,那需要及时追肥,比如每亩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 5公斤左右,同时喷施 0.3%-0.5% 的尿素溶液加 0.2%-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 2-3 次。
如果是病虫害因素所导致,需要及时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可喷施戊唑醇、环丙唑醇、烯唑醇、丙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进行防控。
如果遇到了低温,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芸苔素内酯),促进小麦恢复生长,尽快进行抽穗。
而上面所提到的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等,都可以混在一起喷施,也就是农户们常说的“一喷三防”。
但是,如果是由于品种因素所导致的不抽穗,那就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了,等到明年再播种小麦时,做好筛选,购买适合当地气候生长的品种。
当前不少地方正值小麦抽穗期,问问大家,你遇到过不抽穗的情况吗?
来源:农民的小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