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外童书出版的三大趋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9 22:30 2

摘要:一直以来,儿童及青少年图书都是全球出版市场最重视的出版板块之一。但是在全球经济低迷、消费者购书需求下降、线上娱乐形式多样化的背景下,近两年全球童书出版发展并不十分理想。在前不久结束的2025博洛尼亚童书展期间,各大童书奖项集中颁发,童书出版人和行业专家齐聚并研

一直以来,儿童及青少年图书都是全球出版市场最重视的出版板块之一。但是在全球经济低迷、消费者购书需求下降、线上娱乐形式多样化的背景下,近两年全球童书出版发展并不十分理想。在前不久结束的2025博洛尼亚童书展期间,各大童书奖项集中颁发,童书出版人和行业专家齐聚并研讨,与童书出版的相关议题由此再次升温。面向未来,国际童书出版应关注哪些新赛道新机遇?

趋势1

图像小说引领童书新浪潮

在今年博洛尼亚童书展上,图像小说成为市场焦点。学乐集团(Scholastic)首席执行官彼得·沃里克(Peter Warwick)在庆祝旗下Graphix品牌成立20周年的论坛上表示:“图像小说是全球儿童出版领域增长最显著的赛道之一。”他指出,畅销书作家戴夫·皮尔奇(Dav Pilkey)的最新作品自去年12月发布以来,全球销量已突破250万册,这归功于图像小说对男孩独特的吸引力。“我们在英国举办的戴夫活动吸引了2000人参与,现场座无虚席,其中90%以上的观众都是男孩。”

畅销书作家戴夫·皮尔奇和其图像小说“神探狗狗”系列图书

意大利出版商Editrice Il Castoro首席执行官雷娜塔·戈尔加尼(Renata Gorgani)分享了本土市场的变革。“2014年,我们通过出版雷娜·特尔格迈尔(Raina Telgemeier)的《微笑》(Smile)首次涉足图像小说,这成为意大利图像小说爆发式发展的起点。如今,图像小说市场规模已是2014年的10倍——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该公司旗下雷娜·特尔格迈尔系列图书、《护身符》(Amulet),以及“保姆俱乐部”(Babysitters Club)等热门系列持续推动公司业务增长。

两位高管均强调,图像小说已逐渐打破教育界的早期质疑。沃里克回忆,最初推广图像小说时,图书馆员、教师和家长经常质疑,该类图书是否算“真正的书”。不过,随着图像小说被证明能够有效培养儿童阅读能力,这一阻力逐渐消退。戈尔加尼补充道:“图像小说用文字与画面组成‘双重语言’,两者相辅相成。画面可以为儿童阅读文字提供线索,甚至独立传递很多意义。”

译林出版社图像小说《三体》

在全球各国儿童阅读率不佳的背景下,图像小说成为“将儿童从屏幕拉回书本的最佳选择”。资料显示,英国2024年仅有34.6%的8~18岁孩子喜欢在空闲时间阅读,创下自2005年开始监测该数据以来的最低纪录;美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上小学后遇到比高年级孩子更大的阅读障碍;德国15岁学生中有约1/4存在阅读和写作困难……沃里克指出,图像小说本身就像“一块屏幕”,可以有效应对全球儿童注意力转向电子设备的挑战。

沃里克表示,尽管美国图书市场连续两年下滑,图像小说仍是最大的虚构类图书类别之一。未来,出版商计划拓展图像小说的非虚构领域,跨文化题材和融合彩色插画与黑白文本的亚洲“轻小说”将有不错的前景。戈尔加尼则称,他们将关注纪实性内容,这是图像小说最新的前沿趋势。

趋势2

可持续发展与多元创新

今年的博洛尼亚童书展依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议题,并将其放在书展议题宣介手册的首位。在书展首日举办的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众多与会者强调了当前国际出版业在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时面临的主要挑战。

联合国出版署出版事务主管玛丽·格伦(Mary Glenn)关注社交媒体信息传播问题。她强调,社交媒体错误信息泛滥严重威胁可持续性,并呼吁出版业“承担事实核查责任,坚持最高编辑标准”。

爱思唯尔可持续发展事务全球总裁雷切尔·马丁(Rachel Martin)关注气候议题。她指出,2024年全球升温首次突破1.5摄氏度,当前气候行动正遭遇政治与经济阻力,各方需要持续履行承诺。

国际出版商协会(IPA)主席葛万莎·乔巴娃(Gvantsa Jobava)关注出版商的社会责任。她认为,出版业应成为积极变革的推动者,出版商出版图书的意义不仅在于经济效益,更在于推广教育、提升公众读写能力,以及增强读者的批判思维。

卢心远的《这里,那里》强调多元、创新

多元化和创新性一直是国际童书领域评奖看重的两大要素。在博洛尼亚,中国奇想国童书荣获2025年博洛尼亚最佳出版社大奖,奇想国创始人黄晓燕认为,这与品牌长期以来坚持做的事情关系密切。她表示,长期以来博洛尼亚的童书奖项倾向于选择那些有特点、有个性的作品,鼓励创新和独特性,而不在意图书的商业价值。黄晓燕认为,中国有很多新锐插画师,如卢心远凭借《这里,那里》(Here & There)入选《纽约时报》“2024年度十佳绘本”,他们具备全新的创作理念和极强的国际视野。“出版商应该保持创新,与时俱进,尤其在理念、方法和呈现技巧层面。”

趋势3

有声书迎来新机遇

与图像小说一样,出版业对有声书的持续关注,意在争夺用户注意力,这在娱乐形式多元化的当下尤为重要。

全球有声内容平台约翰·马歇尔传媒(John Marshall Media)独立出版与发行负责人凯文·斯蒂尔韦尔(Kevin Stillwell)认为,将图像小说与漫画转化为有声形式,是目前平台重要的增长点之一。“读者基数扩大,且受众渴望收听有声内容。”这家总部位于美国亚特兰大的有声企业,正突破传统有声书生产,业务涵盖博物馆导览、教育播客及独立出版。

包括企鹅兰登、西蒙与舒斯特、阿歇特等在内的头部出版企业通过有声内容平台发行有声书。

斯蒂尔韦尔透露,公司已为学乐集团旗下Capstone和企鹅兰登等出版商制作有声内容,去年累计产出超1.6万小时有声内容,相当于“283天不间断播放”。独立出版板块虽占比较小,但增速显著。

消费者需求正在驱动有声平台的革新。“读者读完书后总会问:‘有声书在哪里?’”斯蒂尔韦尔表示,该趋势同时覆盖虚构类和非虚构类图书,用户希望“以不同形式体验同一内容”。此外,该公司还开发创新项目,如Bayard儿童故事立方体——每一面都能触发不同剧情,并拓展英语和西班牙语双语内容。

当前,儿童有声内容产业发展迅速,部分原因在于社会对提升儿童阅读率的重视。根据美国音频出版商协会(APA)发布的数据,53%的父母会随子女一起收听有声内容。至于为何全家都会收听儿童有声内容,77%的受访者表示,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孩子使用屏幕设备的时间。根据尼尔森数据公司(Nielsen)发布的数据,南欧不少国家的儿童群体已成为有声企业重点攻克的目标,25%的儿童会将有声书推荐给他们的父母,继而促成消费购买。

与此同时,儿童有声设备目前在英语出版市场十分流行。学校和家长通过购买这些设备,帮助孩子远离电子屏幕的干扰。孩子们也会通过这些设备接触好故事,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水平。

编辑:韦克

初审:许惟一

复审:渠竞帆

终审:高德明

你“在看”我吗?

留言区等待有态度的你👇

来源:国际出版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