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江苏52岁阿姨初查慢阻肺,居家吸氧3年后,为何人还是没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0 00:14 2

摘要:2018年,52岁的付美云是一名来自江苏的纺织厂质检员。年轻的时候由于条件差,只能用棉口罩当做唯一的防护用具。甚至有时候为了节约钱,一个薄薄的棉口罩洗洗用用大半年。就这样每天近距离接触棉尘,她的肺部一直不太好。可尽管如此,付美云的丈夫仍旧每天在家抽烟,吃饭抽,

2018年,52岁的付美云是一名来自江苏的纺织厂质检员。年轻的时候由于条件差,只能用棉口罩当做唯一的防护用具。甚至有时候为了节约钱,一个薄薄的棉口罩洗洗用用大半年。就这样每天近距离接触棉尘,她的肺部一直不太好。可尽管如此,付美云的丈夫仍旧每天在家抽烟,吃饭抽,上厕所抽,就连做饭时也叼着一根烟。殊不知,二手烟对肺部的损害不比直接抽烟小。

2018年4月13日,付美云和同事在搬运着刚纺织好的布料。以往对她来说轻而易举的货物,今天才搬了没几袋,她便感到呼吸变得急促,胸腔内仿佛被无形的手紧紧握住,每一次呼吸都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气。付美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袋子,靠在一旁的货架上,双手轻轻按摩着胸口,试图缓解那股压迫感。一旁的同事只好等着她大口大口地喘气,直到呼吸逐渐平复。

4月27日,天气突变,气温骤降。付美云穿着单薄的衣服刚走出工厂,一股冷风吹来就直面扑来,冷得她直打哆嗦。回来后不久她便开始感到喉咙不适,接着便是一连串的刺激性干咳。付美云站在厨房的水槽前,一边洗着青菜,一边不由自主地咳嗽几声,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似的。剧烈的咳嗽让她不得不双手撑在水槽上,直到咳得满脸通红才慢慢停止。付美云心想可能是受了凉,于是赶紧吃了两粒消炎止咳片,随后就开始等待药效发挥作用。

可到了夜晚,她的症状却变得更加严重。付美云躺在床上,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胸腔的紧缩和喘息声,胸腔大幅度的上下起伏着,仿佛肺部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束缚住一般,无法扩张。渐渐地,她感觉空气越来越稀薄,甚至有一种窒息感。付美云顿时冷汗直冒,不自觉的抓住自己的脖子,喉咙里不断发出刺耳的喘息声,像是风箱在耳边呼呼作响,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尖锐的哨音。

付美云的丈夫很快就被这股动静吵醒,他转身一看到妻子苍白的脸和狰狞的表情,立马吓得没了睡意,赶紧扶着付美云到了附近医院挂号检查。 到达医院后,医生首先根据付美云的主诉对她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查体发现她的 呼吸频率24次/分,桶状胸;双侧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右肺底可闻及散在湿啰音,未闻及哮鸣音。

随后便给付美云开了胸部X线、肺功能测定、胸部CT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 胸部X线: 两肺透亮度增高,横膈低平,心影狭长,右下肺可见片状模糊影;CT: 双肺上叶弥漫性肺气肿,以右肺为主,可见肺大疱形成,支气管壁增厚,右肺下叶少许纤维条索影。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医生给付美云开了布地奈德等治疗药物,并叮嘱道:“ 由于长期缺氧,你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低氧血症,还导致肺血管重构和心脏功能代偿性的改变。因此,除了用药以外,还需要进行家庭氧疗,否则长期下去很有可能会导致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坚持氧疗不仅能够维持肺部的氧气供应,还能降低肺血管阻力,延缓右心衰的进展。”

付美云郑重的点点头,回到家后,除了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的处方药以外,还会坚持每天做15个小时的氧疗,确保昼夜氧合稳定。此外,她还会定期做呼吸机的训练和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氧运动来锻炼自己的肺活力。而她的丈夫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痛下决心戒掉了香烟,还买了一台空气净化机来改善空气环境。更重要的是,付美云还跟厂方协调,调岗到了低尘的岗位。

在付美云的坚持努力下,她明显感到到自己的呼吸越来越顺畅。9月6日,她如期来到医院复查。复查结果显示: 桶状胸减轻,双肺呼吸音对称,无啰音;肺功能:FEV1:预计值69%,较3个月前+5%,FEV1/FVC:58%;CT:肺气肿范围稳定,支气管壁增厚减轻。看着自己的肺功能维持稳定,付美云终于松了一口气。可谁知,事情却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变故发生在2019年11年4日,这天晚上付美云躺在床上总感觉不舒服,肺部就像是被塞满了浸湿的棉花一样,每一次呼吸都十分艰难而漫长。她的胸腔随着呼吸起伏,发出沉重的喘息声,只有把枕头高高地垫起,才能稍微减轻那令人窒息的呼吸困难。付美云挣扎着想坐起来,可沉重的双腿压根使不上劲。她低头一看,才发现双腿水肿,轻轻一按还会留下一个浅浅的坑。

夜已深,付美云不想再折腾家人,于是静静地等待天亮。可是第二天早上,付美云的丈夫发现她坐在客厅里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对周围的声音和动静反应迟缓。电视里播放着她平时喜欢的电视剧,但她却像一个毫无生气的木偶一样充耳不闻。付美云的丈夫好奇地问道:“美云,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付美云呆呆地回答,答案却答非所问,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付美云的丈夫总觉得怪异,于是赶紧扶着她到医院检查。

很快,检查报告就出来了。显示: 血气分析:pH :7.27,PaO₂:48 mmHg,PaCO₂ 71 mmHg,提示Ⅱ型呼吸衰竭;BNP:2500 pg/mL,提示右心衰竭标志物显著升高;部X线:肺动脉段膨隆,右下肺动脉干≥15 mm,心影呈“梨形”;超声心动图:右心室肥厚,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肺性脑病。由于病情危重,付美云很快就被送往了ICU。

付美云的丈夫在拿到检查报告单后,看到这上面几乎一连串的并发症,顿时崩溃地瘫坐在椅子上。一向坚强的他也瞬间红了眼眶,浑身颤抖地拉住医生问:“医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我老婆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进ICU了?自从查出过慢阻肺后,她一直按时按量吃药,,每天坚持氧疗。甚至连工作都换了,我也把烟戒了,为什么肺部情况还会这么严重?“

医生听后也顿感意外,绝大多数慢阻肺患者进展为呼吸衰竭通常几年甚至十几年。更何况按照付美云的老公所说她在一直坚持氧疗,那更是没有道理会出现呼吸衰竭。为了找出真相,医生又严谨细致的询问了付美云近段时间以来的生活细节。终于,他发现了一丝端倪。

得知真相的医生痛心疾首的说道:“真是糊涂啊,虽然你的老婆可以说是做的面面俱到,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偏偏是你老婆在做氧疗的这一个下意识的习惯,才使得她如今躺在ICU里昏迷不醒。再不及时纠正,只怕神仙来了也难救!”

原来付美云在做家庭氧疗时,犯下了一个极为常见但严重的错误——长时间使用高流量持续吸氧,却未监测血二氧化碳水平和氧流量调节,最终导致了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了Ⅱ型呼吸衰竭,并迅速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和肺性脑病。很多慢阻肺患者因为长期缺氧,会依赖家庭氧疗来维持日常呼吸。

但慢阻肺患者与健康人不同,他们的呼吸驱动机制已发生改变——健康人靠血液中二氧化碳升高来刺激呼吸,而慢阻肺患者由于长期高碳酸血症,大脑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改由“缺氧”来刺激呼吸。

此时,如果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却未定期复查血气,就会让体内的“低氧呼吸驱动”丧失——大脑误以为“不缺氧了”,从而呼吸减弱,二氧化碳不能有效排出,逐渐在体内潴留,引发高碳酸血症。

一旦二氧化碳大量潴留,血液变酸,不仅会抑制呼吸中枢,还会导致脑细胞缺氧、肿胀、功能紊乱,表现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答非所问等典型的肺性脑病症状;同时,高碳酸血症会加剧肺动脉高压,诱发右心室肥厚与衰竭,导致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最终进入肺心病和右心衰竭的急性恶化期。

付美云虽然每天坚持15小时氧疗,但从未定期复查血气分析,更不知道氧疗不等于“越多越好”。她使用的是持续中高流量吸氧,且没有使用加湿装置和调压阀,也没有医生实时监控。久而久之,在“氧气充足”的假象下,她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浅,二氧化碳却悄然积聚,直到出现严重昏迷、血气紊乱时才被紧急送入ICU。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科学养肺,关键在于综合管理和长期坚持。首先,要坚持规范用药,包括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类药物等,并定期复查肺功能,防止病情波动。其次,应合理进行家庭氧疗,采用低流量、间歇式吸氧,并结合血气分析调节吸氧时间,避免因氧浓度过高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生活方式上,应远离烟草和二手烟,避免粉尘、油烟、化学气体等肺部刺激源;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湿度适宜。在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适量蛋白质,增强体力与免疫力。适度进行呼吸训练和有氧运动,如缩唇呼吸、吹气球、步行或太极,有助于提高肺活量和减缓呼吸困难。秋冬季注意防寒保暖与疫苗接种,预防感冒和肺部感染。

(注:《回顾:江苏52岁阿姨初查慢阻肺,居家吸氧3年后,为何人还是没了》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来源:三秦医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