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配合比考试笔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9 23:21 2

摘要:砌筑砂浆是用于砌筑砖、石、砌块等砌体的砂浆。它在砌体结构中起到粘结、衬垫和传递荷载的作用,是砌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砂浆配合比

一 主要检测参数

砂浆配合比设计、稠度、保水率、拉伸粘结强度。

1 主要技术标准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

(2)《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 220-2010;

(3)《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

2 理论知识要求

2.1 熟悉:

(1)问:砌筑砂浆的定义及分类;

答:1. 定义

砌筑砂浆是用于砌筑砖、石、砌块等砌体的砂浆。它在砌体结构中起到粘结、衬垫和传递荷载的作用,是砌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处:《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

底层逻辑:砌筑砂浆的主要功能是将砌体材料(如砖、石、砌块)粘结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同时还能起到填充缝隙、传递荷载的作用。因此,它必须具备足够的粘结强度和一定的流动性,以满足施工和使用要求。

考试答案:砌筑砂浆是用于砌筑砖、石、砌块等砌体的砂浆,主要用于粘结砌体材料,填充缝隙,并传递荷载。

2. 分类

砌筑砂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按用途分类

普通砌筑砂浆:用于一般砌体工程,如砖墙、石墙等。

专用砌筑砂浆:用于特殊工程或特定材料的砌筑,如保温砌块专用砂浆、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等。

(2)按强度等级分类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是根据其抗压强度划分的,常见的强度等级有:

M30:高强度砌筑砂浆,适用于重要结构或承受较大荷载的砌体。

M20:中等强度砌筑砂浆,适用于一般承重砌体。

M15:中等强度砌筑砂浆,适用于一般承重砌体。

M10:中等强度砌筑砂浆,适用于一般承重砌体。

M7.5:中等强度砌筑砂浆,适用于一般承重砌体。

M5:低强度砌筑砂浆,适用于非承重砌体。

M2.5:低强度砌筑砂浆,适用于非承重砌体。

出处:《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

底层逻辑:强度等级是衡量砂浆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工程和使用部位对砂浆的强度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

考试答案:砌筑砂浆按强度等级分为M30、M20、M15、M10、M7.5、M5、M2.5等。强度等级越高,砂浆的抗压强度越大,适用于承受较大荷载的砌体。

(3)按所用水泥品种分类

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砂浆,强度高,耐久性好,适用于一般砌体工程。

矿渣硅酸盐水泥砂浆: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砂浆,具有较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适用于潮湿环境或有侵蚀性介质的工程。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砂浆: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砂浆,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抗渗性,适用于防水工程或有抗渗要求的砌体。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砂浆:使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砂浆,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耐久性,适用于一般砌体工程。

底层逻辑:不同品种的水泥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因此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可以提高砂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考试答案:砌筑砂浆按所用水泥品种分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矿渣硅酸盐水泥砂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砂浆、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砂浆等。不同品种的水泥砂浆适用于不同的工程环境和要求。

总结

砌筑砂浆是用于砌筑砖、石、砌块等砌体的砂浆,主要用于粘结砌体材料,填充缝隙,并传递荷载。根据用途、强度等级和所用水泥品种,砌筑砂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砌筑砂浆。

(2)问:砌筑砂浆常用原材料水泥、砂和石膏的要求;

水泥:

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

强度等级:常用32.5、42.5。

质量要求:安定性合格,凝结时间符合要求(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晚于10小时),强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检验标准:按照《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进行检验。

存储要求:存储期限一般为3个月,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

砂:

品种:天然砂(河砂、海砂、山砂)、人工砂(机制砂、混合砂)。

细度模数: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特细砂(1.5~0.7)。

质量要求:含泥量不超过5%,泥块含量不超过2%,云母含量不超过2%,轻物质含量不超过1%,有害物质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₃质量计)不超过1%,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06%。

检验标准:按照《建筑用砂》GB/T 14684-2022进行检验。

存储要求:应存放在干燥、平整的地面上,避免受潮和污染。

石膏:

品种:建筑石膏、粉煤灰石膏。

质量要求:纯度(以二水硫酸钙计)不低于75%,初凝时间不早于6分钟,终凝时间不晚于30分钟,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检验标准:按照《建筑石膏》GB/T 9776-2008进行检验。

出处:《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建筑用砂》GB/T 14684-2022、《建筑石膏》GB/T 9776-2008。

考试答案:砌筑砂浆常用的水泥品种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常用强度等级为32.5和42.5。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和强度等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存储期限一般为3个月。砂的品种包括天然砂和人工砂,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和特细砂。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泥块含量不超过2%,云母含量不超过2%,轻物质含量不超过1%,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1%,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06%。石膏的纯度不低于75%,初凝时间不早于6分钟,终凝时间不晚于30分钟,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存储期限一般为3个月。

(3)问:抹灰砂浆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 抹灰砂浆是用于墙面、地面、顶棚等表面的抹灰施工的砂浆,主要起到找平、装饰和保护基层的作用。

分类:

按用途分类:

普通抹灰砂浆:用于一般墙面、顶棚的抹灰。

装饰抹灰砂浆:用于装饰性抹灰,如拉毛砂浆、彩色砂浆等。

功能性抹灰砂浆:用于特定功能的抹灰,如防水砂浆、保温砂浆、防火砂浆等。

按强度等级分类:

M15:高强度抹灰砂浆,适用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抹灰。

M10:中等强度抹灰砂浆,适用于一般抹灰。

M7.5:中等强度抹灰砂浆,适用于一般抹灰。

M5:低强度抹灰砂浆,适用于非承重部位的抹灰。

M2.5:低强度抹灰砂浆,适用于非承重部位的抹灰。

按所用水泥品种分类:

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砂浆,强度高,耐久性好。

矿渣硅酸盐水泥砂浆: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砂浆,具有较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砂浆: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砂浆,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抗渗性。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砂浆:使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砂浆,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出处:《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 220-2010。

考试答案:抹灰砂浆是用于墙面、地面、顶棚等表面的抹灰施工的砂浆,主要用于找平、装饰和保护基层。按用途分为普通抹灰砂浆、装饰抹灰砂浆和功能性抹灰砂浆;按强度等级分为M15、M10、M7.5、M5、M2.5;按所用水泥品种分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矿渣硅酸盐水泥砂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砂浆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砂浆。

(4)问:抹灰砂浆常用原材料水泥、砂和石膏的要求。

水泥:

强度等级:常用32.5、42.5。

砂:

细度模数:中砂(3.0~2.3)、细砂(2.2~1.6)。

质量要求:含泥量不超过3%,泥块含量不超过1%,云母含量不超过2%,轻物质含量不超过1%,有害物质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₃质量计)不超过1%,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06%。

石膏:

品种:建筑石膏、粉煤灰石膏。

出处:《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 220-2010、《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建筑用砂》GB/T 14684-2022、《建筑石膏》GB/T 9776-2008。

考试答案:抹灰砂浆常用的水泥品种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常用强度等级为32.5和42.5。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和强度等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存储期限一般为3个月。砂的品种包括天然砂和人工砂,细度模数分为中砂和细砂。砂的含泥量不超过3%,泥块含量不超过1%,云母含量不超过2%,轻物质含量不超过1%,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1%,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06%。石膏的纯度不低于75%,初凝时间不早于6分钟,终凝时间不晚于30分钟,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存储期限一般为3个月。

2.2 掌握:

(1)问: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技术条件;

砌筑砂浆的技术条件

强度等级:

常见强度等级:M30、M20、M15、M10、M7.5、M5、M2.5。

要求:砂浆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砌体的承载能力。

稠度:

要求:一般为70-100mm,具体数值根据施工要求调整。

作用:稠度反映了砂浆的流动性,影响施工的便利性。

保水率:

要求:不应低于88%。

作用:保水率反映了砂浆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保持水分的能力,影响砂浆的粘结性能。

分层度:

要求:不应大于20mm,且不应出现泌水现象。

作用:分层度反映了砂浆的保水性和稳定性。

凝结时间:

要求: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晚于10小时。

作用:合理的凝结时间保证了砂浆在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表观密度:

要求:一般为1800-2200kg/m³。

作用:表观密度反映了砂浆的密实程度,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

抹灰砂浆的技术条件

强度等级:

常见强度等级:M15、M10、M7.5、M5、M2.5。

要求:砂浆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抹灰层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稠度:

要求:一般为60-80mm,具体数值根据施工要求调整。

保水率:

要求:不应低于90%。

分层度:

作用:分层度反映了砂浆的保水性和稳定性。

凝结时间:

表观密度:

出处:《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 220-2010。

考试答案:

砌筑砂浆的技术条件包括强度等级(M30、M20、M15、M10、M7.5、M5、M2.5)、稠度(70-100mm)、保水率(不低于88%)、分层度(不大于20mm)、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晚于10小时)和表观密度(1800-2200kg/m³)。

抹灰砂浆的技术条件包括强度等级(M15、M10、M7.5、M5、M2.5)、稠度(60-80mm)、保水率(不低于90%)、分层度(不大于20mm)、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晚于10小时)和表观密度(1800-2200kg/m³)。

(2)答:砂浆试配强度的计算方法;

试配强度=设计强度×(1+0.05×强度标准差÷设计强度)

底层逻辑: 试配强度是在设计强度的基础上,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波动和误差而提高的强度值,以确保砂浆的实际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考试答案: 砂浆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为:试配强度 = 设计强度 × (1 + 0.05 × 强度标准差 ÷ 设计强度)。例如,设计强度为10MPa,强度标准差为2MPa,则试配强度 = 10 × (1 + 0.05 × 2 ÷ 10) = 10.1MPa。

(3)答:水泥用量、石灰膏用量、砂用量、用水量的确定方法;

水泥用量

计算公式:水泥用量=试配强度×砂的堆积密度÷(水泥与砂的质量比×水泥强度等级)

石灰膏用量

计算公式:

m石灰膏=m水泥×掺量百分比

其中:

m石灰膏:石灰膏用量(kg/m³)

掺量百分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通常为5%-10%

砂用量

计算公式:砂用量=水泥用量÷水泥与砂的质量比

用水量

计算公式:

m水=m水泥×水灰比

其中:

m水:用水量(kg/m³)

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通常为0.4-0.6

考试答案:

水泥用量计算公式为:水泥用量 = 试配强度 × 砂的堆积密度 ÷ (水泥与砂的质量比 × 水泥强度等级)。

石灰膏用量计算公式为:石灰膏用量 = 水泥用量 × 掺量百分比。

砂用量计算公式为:砂用量 = 水泥用量 ÷ 水泥与砂的质量比。

用水量计算公式为:用水量 = 水泥用量 × 水灰比。

(4)答:配合比计算;

步骤:

确定设计强度:根据工程要求确定砂浆的设计强度等级。

计算试配强度:根据公式计算试配强度。

确定水泥用量:根据公式计算水泥用量。

确定砂用量:根据水泥用量和水泥与砂的质量比计算砂用量。

确定石灰膏用量:根据水泥用量和掺量百分比计算石灰膏用量。

确定用水量:根据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计算用水量。

调整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确保砂浆的性能满足要求。

考试答案: 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确定设计强度。

计算试配强度:试配强度 = 设计强度 × (1 + 0.05 × 强度标准差 ÷ 设计强度)。

计算水泥用量:水泥用量 = 试配强度 × 砂的堆积密度 ÷ (水泥与砂的质量比 × 水泥强度等级)。

计算砂用量:砂用量 = 水泥用量 ÷ 水泥与砂的质量比。

计算石灰膏用量:石灰膏用量 = 水泥用量 × 掺量百分比。

计算用水量:用水量 = 水泥用量 × 水灰比。

(5)答:砂浆配合比的试配及调整确定;

步骤:

试配:

按照计算的配合比称取原材料。

使用搅拌机搅拌均匀。

制作试件,进行性能测试。

测试:

测试砂浆的稠度、保水率、分层度、凝结时间、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和拉伸粘结强度等性能指标。

调整:

根据测试结果调整配合比。如果稠度不符合要求,可调整用水量;如果强度不足,可增加水泥用量;如果保水率不足,可增加石灰膏用量等。

重新试配并测试,直至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考试答案: 砂浆配合比的试配及调整步骤如下:

按照计算的配合比称取原材料,使用搅拌机搅拌均匀。

制作试件,测试砂浆的稠度、保水率、分层度、凝结时间、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和拉伸粘结强度等性能指标。

(6)答:砂浆(稠度、表观密度、保水率、抗压强度、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方法及计算方法。

稠度试验

方法:

将砂浆装入稠度仪的圆锥容器内。

用标准圆锥体插入砂浆中,测量圆锥体沉入的深度。

稠度值以mm为单位,精确到1mm。

计算公式: 稠度值 = 圆锥体沉入深度(mm)

出处:《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

考试答案: 稠度试验方法为:将砂浆装入稠度仪的圆锥容器内,用标准圆锥体插入砂浆中,测量圆锥体沉入的深度。稠度值以mm为单位,精确到1mm。

表观密度试验

方法:

将砂浆装入容重筒内。

称量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

计算表观密度。

计算公式:表观密度=质量÷体积

考试答案: 表观密度试验方法为:将砂浆装入容重筒内,称量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为:表观密度 = 质量(kg)÷ 体积(m³)。

保水率试验

方法:

将砂浆装入滤纸筒内。

静置一定时间后,称量滤纸的质量。

计算保水率。

计算公式:

\text{保水率(%)} = \left( (\text{试验前滤纸质量} - \text{试验后滤纸质量}) \div (\text{试验前滤纸质量} - \text{试验后滤纸质量} + \text{试验后滤纸质量}) \right) \times 100

详细解释

试验前滤纸质量:滤纸在试验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

试验后滤纸质量:滤纸在试验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步骤:

计算试验前后滤纸质量的差值:试验前滤纸质量−试验后滤纸质量

计算试验前后滤纸质量的总和:试验前滤纸质量−试验后滤纸质量+试验后滤纸质量

用差值除以总和,得到保水率的比例

将比例乘以100,得到保水率的百分比

示例

假设:

试验前滤纸质量 = 100g

试验后滤纸质量 = 80g

计算过程:

差值:100−80=20

总和:100−80+80=100

保水率比例:20÷100=0.2

保水率百分比:0.2×100=20%

因此,保水率为20%。

考试答案: 保水率试验方法为:将砂浆装入滤纸筒内,静置一定时间后,称量滤纸的质量。保水率计算公式为:保水率(%)=(试验前滤纸质量 - 试验后滤纸质量)÷(试验前滤纸质量 - 试验后滤纸质量 + 试验后滤纸质量)×100。

抗压强度试验

方法:

制作标准尺寸的试件(70.7mm × 70.7mm × 70.7mm)。

将试件放置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通常为28天)。

使用压力试验机对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计算抗压强度。

计算公式:抗压强度(MPa)=破坏荷载(N)÷试件受压面积(mm²)

考试答案: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为:制作标准尺寸的试件(70.7mm × 70.7mm × 70.7mm),将试件放置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通常为28天),使用压力试验机对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抗压强度计算公式为:抗压强度(MPa)= 破坏荷载(N)÷ 试件受压面积(mm²)。

拉伸粘结强度试验

方法:

制作标准尺寸的试件。

使用拉伸试验机对试件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测试。

计算拉伸粘结强度。

计算公式:拉伸粘结强度(MPa)=破坏荷载(N)÷试件受拉面积(mm²)

考试答案: 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方法为:制作标准尺寸的试件,将试件放置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通常为28天),使用拉伸试验机对试件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测试。拉伸粘结强度计算公式为:拉伸粘结强度(MPa)= 破坏荷载(N)÷ 试件受拉面积(mm²)。

3 操作考核要求

3.1 熟悉:

(1)问:砂浆试拌用仪器准备;

重点与考点:

了解砂浆试拌过程中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

熟悉每种仪器设备的基本功能和使用要求。

出处: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

底层逻辑: 砂浆试拌是检验砂浆配合比是否合理的重要环节,准确的仪器设备是确保试验结果可靠的前提。

详细内容:

称量设备:

功能:用于精确称量水泥、砂、水等原材料。

要求:精度应满足试验要求,通常为0.1g。

示例:称量水泥用量为200g时,精度需达到±0.1g。

搅拌机:

功能:用于将原材料充分搅拌均匀。

要求:应符合标准要求的砂浆搅拌机,搅拌时间可调。

示例:搅拌机的搅拌时间为120秒。

容重筒:

功能:用于测定砂浆的表观密度。

要求:容积准确,通常为1L。

示例:容重筒的容积为1L,精确到1mL。

稠度仪:

功能:用于测定砂浆的稠度。

要求:测量范围应覆盖砂浆的稠度范围,精度为1mm。

示例:稠度仪的测量范围为0-140mm,精度为1mm。

拉伸粘结强度试验仪:

功能:用于测定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

要求:应符合标准要求的试验仪,精度为0.1kN。

示例:拉伸粘结强度试验仪的精度为0.1kN。

考试答案: 砂浆试拌用仪器准备包括称量设备(精度0.1g)、搅拌机(搅拌时间可调)、容重筒(容积1L)、稠度仪(测量范围0-140mm,精度1mm)和拉伸粘结强度试验仪(精度0.1kN)。这些仪器设备应符合《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的要求。

(2)问:砂浆配合比试拌用原材料的准备;

重点与考点:

熟悉砂浆配合比试拌所需原材料的种类。

掌握每种原材料的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

出处: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

《建筑用砂》GB/T 14684-2022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底层逻辑: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砂浆的性能,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原材料的准备和质量控制。

详细内容:

水泥:

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等。

强度等级:常用32.5、42.5。

要求:安定性合格,凝结时间符合要求(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晚于10小时),强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示例:选用42.5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

细度模数:中砂(3.0~2.3)。

要求:含泥量不超过3%,泥块含量不超过1%,云母含量不超过2%,轻物质含量不超过1%,有害物质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₃质量计)不超过1%,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06%。

示例:选用中砂,含泥量为2%。

水:

要求:应使用清洁的饮用水。

示例:使用市政供水。

考试答案: 砂浆配合比试拌用原材料包括水泥、砂和水。水泥品种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常用强度等级为32.5或42.5,要求安定性合格,凝结时间符合要求,强度符合国家标准。砂品种为天然砂或人工砂,细度模数为中砂(3.0~2.3),含泥量不超过3%,泥块含量不超过1%,云母含量不超过2%,轻物质含量不超过1%,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1%,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06%。水应使用清洁的饮用水。

(3)问:仪器(称量设备、搅拌机、容重筒、稠度仪、拉伸粘结强度)操作及读数。

重点与考点:

掌握每种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步骤。

学会正确读取仪器设备的测量值。

出处:

底层逻辑: 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和读数是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详细内容:

称量设备:

操作步骤:

校准零点。

将试样放在称量盘上。

读取质量值。

读数方法:直接读取显示的质量值,单位为克(g)。

示例:称量水泥用量为200g时,显示值为200.0g。

搅拌机:

操作步骤:

将原材料放入搅拌机内。

启动搅拌机,设定搅拌时间为120秒。

搅拌完成后,取出砂浆。

读数方法:无需读数,但需确保搅拌时间准确。

示例:搅拌时间为120秒。

容重筒:

操作步骤:

将砂浆装入容重筒内。

称量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

计算表观密度。

读数方法:直接读取称量设备的质量值。

示例: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为2.0kg,容重筒的空重为0.5kg,表观密度为(2.0 - 0.5)÷ 1 = 1.5kg/L。

稠度仪:

操作步骤:

将砂浆装入稠度仪的圆锥容器内。

用标准圆锥体插入砂浆中。

测量圆锥体沉入的深度。

读数方法:直接读取圆锥体沉入深度的刻度值,单位为毫米(mm)。

示例:圆锥体沉入深度为80mm,稠度值为80mm。

拉伸粘结强度试验仪:

操作步骤:

将试件安装在试验仪上。

启动试验仪,记录破坏荷载。

计算拉伸粘结强度。

读数方法:直接读取试验仪显示的破坏荷载值,单位为牛顿(N)。

示例:破坏荷载为500N,试件受拉面积为100mm²,拉伸粘结强度为500 ÷ 100 = 5MPa。

考试答案:

称量设备:校准零点后,将试样放在称量盘上,直接读取质量值。示例:称量水泥用量为200g时,显示值为200.0g。

搅拌机:将原材料放入搅拌机内,启动搅拌机,设定搅拌时间为120秒。搅拌完成后,取出砂浆。示例:搅拌时间为120秒。

容重筒:将砂浆装入容重筒内,称量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计算表观密度。示例: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为2.0kg,容重筒的空重为0.5kg,表观密度为(2.0 - 0.5)÷ 1 = 1.5kg/L。

稠度仪:将砂浆装入稠度仪的圆锥容器内,用标准圆锥体插入砂浆中,测量圆锥体沉入的深度。示例:圆锥体沉入深度为80mm,稠度值为80mm。

拉伸粘结强度试验仪:将试件安装在试验仪上,启动试验仪,记录破坏荷载,计算拉伸粘结强度。示例:破坏荷载为500N,试件受拉面积为100mm²,拉伸粘结强度为500 ÷ 100 = 5MPa。

3.2 掌握:

(1)问:按计算配合比称料拌制砂浆;

重点与考点

掌握如何根据配合比计算各种原材料的用量。

熟悉称料和拌制的具体操作步骤。

出处

底层逻辑

按照配合比准确称量原材料并充分搅拌,是确保砂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步骤。

详细内容

确定配合比: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砂、水和添加剂的配合比。

例如:水泥用量为300kg/m³,砂用量为1200kg/m³,水灰比为0.5。

称料:

使用精度为0.1g的电子天平称量水泥、砂和水。

例如:水泥用量为300g,砂用量为1200g,水用量为150g(水灰比为0.5)。

拌制:

将水泥和砂倒入搅拌机中,干拌均匀。

缓慢加入水,搅拌至均匀。

搅拌时间一般为120秒。

例如:搅拌机的搅拌时间为120秒。

考试答案

按计算配合比称料拌制砂浆的步骤如下:

确定配合比,例如水泥用量为300kg/m³,砂用量为1200kg/m³,水灰比为0.5。

使用精度为0.1g的电子天平称量水泥、砂和水。例如:水泥用量为300g,砂用量为1200g,水用量为150g。

将水泥和砂倒入搅拌机中,干拌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水,搅拌至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为120秒。

(2)问:测定稠度、表观密度、保水率,判断砂浆性能;

重点与考点

掌握稠度、表观密度和保水率的测定方法。

学会根据测定结果判断砂浆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出处

底层逻辑

通过测定稠度、表观密度和保水率,可以判断砂浆的流动性、密实度和保水性能,从而评估其施工性能和质量。

详细内容

稠度测定:

方法:将砂浆装入稠度仪的圆锥容器内,用标准圆锥体插入砂浆中,测量圆锥体沉入的深度。

公式:稠度值 = 圆锥体沉入深度(mm)

判断标准:砌筑砂浆的稠度一般为70-100mm,抹灰砂浆的稠度一般为60-80mm。

表观密度测定:

方法:将砂浆装入容重筒内,称量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计算表观密度。

公式:表观密度 = 质量(kg)÷ 体积(L)

示例: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为2.0kg,容重筒的空重为0.5kg,表观密度 = (2.0 - 0.5) ÷ 1 = 1.5kg/L。

判断标准:表观密度一般为1800-2200kg/m³。

保水率测定:

方法:将砂浆装入滤纸筒内,静置一定时间后,称量滤纸的质量。

公式:保水率(%)=(试验前滤纸质量 - 试验后滤纸质量)÷(试验前滤纸质量 - 试验后滤纸质量 + 试验后滤纸质量)×100

示例:试验前滤纸质量为100g,试验后滤纸质量为80g,保水率 = (100 - 80) ÷ (100 - 80 + 80) × 100 = 20%。

判断标准:砌筑砂浆的保水率不应低于88%,抹灰砂浆的保水率不应低于90%。

考试答案

测定稠度、表观密度、保水率的方法及判断标准如下:

稠度测定:将砂浆装入稠度仪的圆锥容器内,用标准圆锥体插入砂浆中,测量圆锥体沉入的深度。稠度值 = 圆锥体沉入深度(mm)。砌筑砂浆的稠度一般为70-100mm,抹灰砂浆的稠度一般为60-80mm。

表观密度测定:将砂浆装入容重筒内,称量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计算表观密度。表观密度 = 质量(kg)÷ 体积(L)。表观密度一般为1800-2200kg/m³。

保水率测定:将砂浆装入滤纸筒内,静置一定时间后,称量滤纸的质量。保水率(%)=(试验前滤纸质量 - 试验后滤纸质量)÷(试验前滤纸质量 - 试验后滤纸质量 + 试验后滤纸质量)×100。砌筑砂浆的保水率不应低于88%,抹灰砂浆的保水率不应低于90%。

(3)问:成型(拉伸粘结强度试件、抗压强度试件)。

重点与考点

掌握拉伸粘结强度试件和抗压强度试件的成型方法。

熟悉试件的养护条件和测试步骤。

出处

底层逻辑

通过成型试件并进行抗压强度和拉伸粘结强度测试,可以评估砂浆的实际强度和粘结性能,从而判断其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详细内容

拉伸粘结强度试件成型:

方法:将砂浆涂抹在标准尺寸的试模内,厚度一般为10mm。

养护:将试件放置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养护至规定龄期(通常为28天)。

测试:使用拉伸粘结强度试验仪对试件进行拉伸测试,记录破坏荷载。

公式:拉伸粘结强度(MPa)= 破坏荷载(N)÷ 试件受拉面积(mm²)

示例:破坏荷载为500N,试件受拉面积为100mm²,拉伸粘结强度 = 500 ÷ 100 = 5MPa。

抗压强度试件成型:

方法:将砂浆装入标准尺寸的试模内(70.7mm × 70.7mm × 70.7mm),振动密实。

测试:使用压力试验机对试件进行抗压测试,记录破坏荷载。

公式:抗压强度(MPa)= 破坏荷载(N)÷ 试件受压面积(mm²)

示例:破坏荷载为3500N,试件受压面积为5000mm²,抗压强度 = 3500 ÷ 5000 = 0.7MPa。

考试答案

成型试件的方法及测试步骤如下:

拉伸粘结强度试件成型:

将砂浆涂抹在标准尺寸的试模内,厚度一般为10mm。

将试件放置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养护至规定龄期(通常为28天)。

使用拉伸粘结强度试验仪对试件进行拉伸测试,记录破坏荷载。拉伸粘结强度(MPa)= 破坏荷载(N)÷ 试件受拉面积(mm²)。例如:破坏荷载为500N,试件受拉面积为100mm²,拉伸粘结强度 = 500 ÷ 100 = 5MPa。

抗压强度试件成型:

将砂浆装入标准尺寸的试模内(70.7mm × 70.7mm × 70.7mm),振动密实。

使用压力试验机对试件进行抗压测试,记录破坏荷载。抗压强度(MPa)= 破坏荷载(N)÷ 试件受压面积(mm²)。例如:破坏荷载为3500N,试件受压面积为5000mm²,抗压强度 = 3500 ÷ 5000 = 0.7MPa。

二 其他检测参数

分层度、凝结时间、表观密度。

1主要技术标准

(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

2 理论知识要求

2.1熟悉:

(1)问:所需仪器设备及检验环境条件的要求;

重点与考点

熟悉分层度、凝结时间和表观密度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

掌握检验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

出处

底层逻辑

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环境条件的稳定性是确保试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详细内容

仪器设备

分层度试验:

分层度筒:用于分层度试验,量程应满足试验要求。

稠度仪:用于测定砂浆的稠度,精度为1mm。

凝结时间试验:

凝结时间测定仪:用于测定砂浆的贯入阻力,精度为1分钟。

标准养护箱:用于试件的养护,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

表观密度试验:

容重筒:用于测定砂浆的表观密度,容积为1L。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精度为0.1g。

检验环境条件

温度:20±5℃

相对湿度:50%±10%

考试答案

分层度、凝结时间和表观密度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及检验环境条件如下:

分层度试验:

分层度筒

稠度仪(精度1mm)

凝结时间试验:

凝结时间测定仪(精度1分钟)

标准养护箱(温度20±2℃,相对湿度90%以上)

表观密度试验:

容重筒(容积1L)

电子天平(精度0.1g)

检验环境条件:

温度:20±5℃

相对湿度:50%±10%

(2)问:分层度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计算及评定方法;

重点与考点

掌握分层度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学会计算分层度并根据标准进行评定。

出处

底层逻辑

分层度反映了砂浆的保水性和稳定性,是评价砂浆施工性能的重要指标。

详细内容

试验方法

将砂浆装入分层度筒内,静置30分钟。

静置后,将上层200mm的砂浆倒出。

分别测定上层和下层砂浆的稠度。

计算公式

分层度(mm)=上层砂浆稠度(mm)−下层砂浆稠度(mm)

评定方法

分层度应小于20mm。

砂浆不应出现泌水现象。

示例

假设:

上层砂浆稠度为80mm

下层砂浆稠度为60mm

计算过程:

分层度=80−60=20mm

评定结果:分层度为20mm,符合标准要求。

考试答案

分层度试验方法如下:

将砂浆装入分层度筒内,静置30分钟。

静置后,将上层200mm的砂浆倒出。

分别测定上层和下层砂浆的稠度。

计算分层度:分层度(mm)= 上层砂浆稠度(mm)- 下层砂浆稠度(mm)。

评定标准:分层度应小于20mm,且不应出现泌水现象。

(3)问:凝结时间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计算及评定方法;

重点与考点

掌握凝结时间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学会计算凝结时间并根据标准进行评定。

出处

底层逻辑

凝结时间反映了砂浆在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是评价砂浆施工性能的重要指标。

详细内容

试验方法

将砂浆装入试模内,放置在标准养护条件下。

每隔一定时间(如30分钟)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砂浆的贯入阻力。

记录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计算公式

凝结时间(分钟)=终凝时间(分钟)−初凝时间(分钟)

评定方法

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

终凝时间不得晚于10小时。

示例

假设:

初凝时间为60分钟

终凝时间为600分钟

计算过程:

凝结时间=600−60=540分钟

评定结果:初凝时间为60分钟,终凝时间为600分钟,凝结时间为540分钟,符合标准要求。

考试答案

凝结时间试验方法如下:

将砂浆装入试模内,放置在标准养护条件下。

记录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计算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分钟)= 终凝时间(分钟)- 初凝时间(分钟)。

评定标准: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晚于10小时。

(4)问:表观密度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计算及评定方法。

掌握表观密度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学会计算表观密度并根据标准进行评定。

出处

底层逻辑

表观密度反映了砂浆的密实程度,是评价砂浆质量的重要指标。

详细内容

试验方法

将砂浆装入容重筒内,称量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

计算表观密度。

计算公式

表观密度(kg/m³)=质量(kg)➗体积评定方法

表观密度一般为1800-2200kg/m³。

示例

假设:

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为2.0kg

容重筒的空重为0.5kg

容重筒的容积为1L

计算过程:

表观密度=(2.0−0.5)➗1=1.5kg/L=1500kg/m³

评定结果:表观密度为1500kg/m³,符合标准要求。

考试答案

表观密度试验方法如下:

计算表观密度:表观密度(kg/m³)= 质量(kg)÷ 体积(m³)。

评定标准:表观密度一般为1800-2200kg/m³。

3 操作技能要求

3.1熟悉:

(1)问:各项试验对所用仪器设备的量程及精度要求;

重点与考点

掌握分层度、凝结时间和表观密度试验所用仪器设备的量程和精度要求。

出处

底层逻辑

仪器设备的量程和精度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详细内容

分层度试验

分层度筒:量程应满足试验要求,通常为300mm。

稠度仪:量程为0-140mm,精度为1mm。

凝结时间试验

凝结时间测定仪:量程应满足试验要求,精度为1分钟。

标准养护箱: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

表观密度试验

容重筒:容积为1L,精度为1mL。

电子天平:量程应满足试验要求,精度为0.1g。

考试答案

各项试验对所用仪器设备的量程及精度要求如下:

分层度试验:

分层度筒:量程300mm。

稠度仪:量程0-140mm,精度1mm。

凝结时间试验:

凝结时间测定仪:精度1分钟。

标准养护箱:温度20±2℃,相对湿度90%以上。

表观密度试验:

容重筒:容积1L,精度1mL。

电子天平:精度0.1g。

(2)问:分层度试验的测定要求与步骤;

重点与考点

掌握分层度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熟悉测定要求和注意事项。

出处

底层逻辑

分层度试验用于评估砂浆的保水性和稳定性,是评价砂浆施工性能的重要指标。

详细内容

测定要求

试验应在标准环境下进行(温度20±5℃,相对湿度50%±10%)。

砂浆应搅拌均匀,分层度筒应垂直放置。

测定步骤

将砂浆装入分层度筒内,静置30分钟。

静置后,将上层200mm的砂浆倒出。

分别测定上层和下层砂浆的稠度。

示例

假设:

上层砂浆稠度为80mm

下层砂浆稠度为60mm

计算过程:

分层度=80−60=20mm

考试答案

分层度试验的测定要求与步骤如下:

测定要求:

砂浆应搅拌均匀,分层度筒应垂直放置。

测定步骤:

将砂浆装入分层度筒内,静置30分钟。

静置后,将上层200mm的砂浆倒出。

分别测定上层和下层砂浆的稠度。

(3)问:凝结时间试验的测定要求与步骤;

重点与考点

掌握凝结时间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熟悉测定要求和注意事项。

出处

底层逻辑

凝结时间试验用于评估砂浆在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是评价砂浆施工性能的重要指标。

详细内容

测定要求

砂浆应搅拌均匀,试模应垂直放置。

标准养护箱应保持温度20±2℃,相对湿度90%以上。

测定步骤

将砂浆装入试模内,放置在标准养护条件下。

记录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示例

假设:

初凝时间为60分钟

终凝时间为600分钟

计算过程:

凝结时间=600−60=540分钟

考试答案

凝结时间试验的测定要求与步骤如下:

测定要求:

砂浆应搅拌均匀,试模应垂直放置。

测定步骤:

将砂浆装入试模内,放置在标准养护条件下。

记录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4)问:表观密度试验的测定要求与步骤。

重点与考点

掌握表观密度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熟悉测定要求和注意事项。

出处

底层逻辑

表观密度试验用于评估砂浆的密实程度,是评价砂浆质量的重要指标。

详细内容

测定要求

砂浆应搅拌均匀,容重筒应垂直放置。

电子天平应校准零点,精度为0.1g。

测定步骤

评定表观密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示例

假设:

容重筒和砂浆的总质量为2.0kg

容重筒的空重为0.5kg

容重筒的容积为1L

计算过程:

表观密度=(2.0−0.5)除以1=1.5kg/L=1500kg/m³

考试答案

表观密度试验的测定要求与步骤如下:

测定要求:

砂浆应搅拌均匀,容重筒应垂直放置。

电子天平应校准零点,精度为0.1g。

测定步骤:

来源:菊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