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准语文教师经典诵读能力

摘要:经典诵读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语文学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强化经典诵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培养的题中之义,应该从准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抓起。

经典诵读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语文学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强化经典诵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培养的题中之义,应该从准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抓起。

加强对经典的诵读和研习,既需要系统有效的经典诵读内容,又需要恰当的方式方法。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及文化素养?

1

打造“基础—专业—拓展”阶梯式课程内容体系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课程中,本来就有较多经典诵读的元素。

首先,要强化原有文学、语言课程中的诵读元素,有机融入诵读教学,如结合古代文学课程,对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文的经典篇章进行梳理,在理解中进行研习、背诵,这是经典诵读内容最基础的部分。

其次,应契合信息时代的背景,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经典诵读”“经典名篇记诵”等课程,为经典诵读的开展提供专业支持。在筛选、整理师范生必备经典名篇目录的基础上,建设经典诵读线上学习资源库,包括示范诵读音频、诵读指导视频、诵读教学案例等,与教师线下教学的朗读、吟诵等方法的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结合起来。在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和“名篇记诵”实训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各种打卡小程序、作业反馈APP等,对学生实训成果进行跟踪评价。

最后,应充分利用当地可用的文化资源,开发播音员、主持人、吟诵专家、特级教师进课堂的“教师口语”拓展课程。学生在与名家名师的面对面交流和沟通中,深化对诵读的认知理解,更好地实践诵读理念,研习诵读内容,自觉提升文化素养。

课程是经典诵读学习的重要支撑,能够提供相对系统的诵读学习的知识框架。在打造“基础—专业—拓展”阶梯式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协同机制中,也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注重打造第二课堂学习共同体。要精心设计第二课堂的诵读学习与实践内容,充分利用诵读社团、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将学期中分散学习与节假日集中培训、演练、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联动,形成“课内学习—学生线上打卡—小组互评—教师相机点评”的自我提升、同伴共学、教师助学相结合的日常诵读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诵读学习共同体”中,全方位提升师范生诵读能力。

2

探索“做—教—学—研”一体化诵读能力培养模式

在打造诵读能力养成课程群的基础上,北京联合大学相关研究团队探索建立了“任务驱动+教师引领+实践提升+研究反思”的“做—教—学—研”一体化诵读教学新范式。

做,指的是真实任务驱动,即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在做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在获得成就感中激发内驱力,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们在比赛、演出、授课、研究等系列真实任务中,组建优秀师范生诵读团队,让他们积极参与诵读排演、备课、资源库建设等活动,强化诵读学习的内驱力。具体做法有:打造经典诵读节目;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各类比赛,参与各级各类电视台、大学生艺术节或社区的展演活动,在比赛、演出实践中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和潜能;与北京市多所中小学合作,指导师范生在中小学开展系统诵读教学,主办中小学生诵读展演活动,在具体实践中磨砺诵读能力;师生协作开展诵读项目研究、撰写论文、教材编撰和资源库建设,巩固、反思诵读学习成效,提升诵读理论素养。

教,指的是课程教学和教师系统的课程指导。除了结构化、有机整合的诵读内容外,还包括:一是建构诵读学习理论体系,根据语文教师成长的实际需求,对师范生诵读水平的测试、认知、理解与实践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整合朗读学、吟诵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度加工与改造,建构针对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诵读及诵读指导理论体系。二是开展针对性的诵读方法教学,针对不同文体内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朗读、吟诵等当前接受度较高的诵读方法,并在研究实践中探索二者有效结合的途径。

学,指的是师生在各类诵读任务中主动学习和进行实战演练,只有主动的学习才能给师范生带来真正的成长,体验到诵读的真正魅力。

研,就是反思、研究和探讨。我们鼓励师范生在诵读学习与实践后进行有效反思,以研究提升诵读素养,引导其在教学课任务完成后进行教学反思,思考诵读教学的成效;有目的地针对诵读学习、教学或研究的问题撰写相关论文,进行诵读专题研究;组织学生参与编撰诵读类相关书籍,在实践中深化对诵读理论、内容和方法的理解。

“做—教—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使师范生诵读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

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诵读能力提升平台

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还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诵读学习与实践的展示平台。在课程团队上,我们组建经典诵读骨干教师课程团队,同时充分利用北京的文化资源,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的著名播音员和主持人、首都师范大学吟诵专家、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进课堂,让学生在系统学习诵读、感受诵读名家风采的过程中,体悟汉语言文学作品声音的魅力,发自内心地爱上诵读。

在学习途径上,我们采取校内学习与校外培训、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国内外优秀诵读教学案例及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诵读教学实践方面,我们加强与各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合作,在诵读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诵读和执教能力;在诵读节目展示平台上,积极和各电视台、广播电台、演出场馆等媒体平台合作,实现诵读学习效果与社会效应的提升。

总之,通过建构课程内容、创新诵读培养模式和搭建诵读能力提升平台,能够切实引导学生提升诵读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口语表达、教姿教态等综合素养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这些师范生将来成为语文教师,这些方面的能力素养会对他们未来要从事的语文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