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转眼到 2024 年,早上 7 点,老张掀开韭菜大棚塑料膜,露水裹挟着韭香扑面而来
凌晨 4 点半的电子厂流水线,老张强撑困意打哈欠;
酒店后厨里,王姐被洋葱熏得泪流满面
—— 这是 2021 年,老张夫妇在苏州打工的日常。
转眼到 2024 年,早上 7 点,老张掀开韭菜大棚塑料膜,露水裹挟着韭香扑面而来
王姐则在抖音直播间热情吆喝 “现割现发”,手机订单提示音响个不停。
短短三年,他们的生活为何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城里熬不动了!”5
0 岁的老张掰着手指倒苦水:夫妻二人月入 1 万 2,却抵不过房租水电、外卖开销,还要供孩子上大学,每月都得倒贴。
更让人心慌的是体检报告 —— 老张腰椎间盘突出,王姐静脉曲张,医生直言:“再干下去,攒的钱都得送进手术室!”
2022 年清明返乡,村里 20 亩荒着的大棚成了命运转折点。
村支书一句话点醒了他们:“城里人就爱无公害蔬菜,老品种紫根韭菜,价格是普通韭菜的 3 倍!”
拿着 8 万打工积蓄,加上政府 “返乡创业补贴”,夫妻俩承包 5 亩地。
农科站手把手教 “秸秆反应堆” 技术,不用化肥,韭菜也能长得油亮鲜嫩。
1、时间自由:不用再抢春运票,农闲时老张钓鱼、王姐跳广场舞,生活惬意。
2、利润翻倍:第一年虽亏损 2 万,但打通社区团购和直播后,5 亩韭菜净赚 18 万。
3、隐形财富:80 岁老母亲住进新房,儿子放假也来帮忙,全家体检指标恢复正常。
1、选对产品:别盲目跟风网红产品,像韭菜这种火锅店、饺子馆刚需食材,冬天反季卖更有市场。
2、善用工具:把手机当新农具,王姐 3 个月在直播间涨粉 2 万,上海客户甚至预订 “韭菜盆栽”。
3、算清账目:人工成本(雇人收割比城里小时工便宜一半)、物流成本(与顺丰谈包月冷链)、政策账(农业保险兜底天灾),每一笔都要精打细算。
面对城里老板的询问,老张举起结满茧子的手:
“这双手从前给日本老板组装零件,现在给自己种‘金条’—— 你说我后悔吗?”
# 你会放弃月薪多少回村创业?#
# 你最想在家乡种什么?# 评论区找同行,聊聊你的创业想法!
来源:美食盘丝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