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平台技术产业化加速 BC电池龙头有望充分享受溢价红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6 17:50 2

摘要: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BC电池技术具有高发电效率、低温度系数、低衰减、美观性的优势。随着工艺成熟度提升以及产业配套完善,BC电池技术经济性逐步显现,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2025年有望迎来1-10阶段。(1)设备环节:工艺升级驱动量价齐升。BC核心设备需求集中在激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BC电池技术具有高发电效率、低温度系数、低衰减、美观性的优势。随着工艺成熟度提升以及产业配套完善,BC电池技术经济性逐步显现,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2025年有望迎来1-10阶段。(1)设备环节:工艺升级驱动量价齐升。BC核心设备需求集中在激光、镀膜、扩散等环节,价值量提升较大。2)主材环节:领先布局享受溢价红利。头部BC电池组件企业凭借领先布局有望充分享受溢价红利。(3)辅材环节:配套迭代获取超额利润。BC技术对焊带、金属化、胶膜等环节性能要求升级,具备定制化能力的优势辅材企业有望受益。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BC电池是一种平台型技术,高效优势驱动产业化发展

(1)BC电池背接触结构正面无遮挡。BC电池的核心特点是将电池的正负两电极均集成在电池片的背面,而电池正面无任何栅线遮挡,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BC电池可以与PERC、TOPCon、HJT等电池技术叠加,通过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进一步提升光伏电池的性能和效率。

(2)BC技术具备美观性好、转换效率高、衰减系数低、温度系数低等优势。BC电池理论效率极限达29.1%,几乎接近单晶硅电池的理论极限29.4%。2025年BC电池的量产效率已达到27%左右,未来转换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凭借高发电效率、低温度系数、低衰减的优势,BC组件综合输出功率更高,助力单瓦BOS成本和度电成本下降,提高终端收益。应用场景方面,BC组件正面外观更加整洁美观,高度适配高端分布式场景;随着BC组件双面率提升,正在向集中式地面电站场景不断拓展。

BC电池生产工艺更复杂,激光和镀膜设备增量较大

(1)制造工艺更为复杂,生产流程环节增多。BC电池生产工艺复杂的原因主要源于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工艺精度要求。一方面,BC电池背面结构复杂,电极全部置于电池背面,需要在背面形成复杂的分区结构;另一方面,背面功能层增加,增加了工艺控制的复杂性。此外,激光开槽是BC电池生产中的关键工序之一,用于在背面形成精确的图形化结构,需要激光设备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精度,此外,背面扩散层的掺杂浓度、深度和分布也需要精确控制。

(2)单GW设备投资额仍然较高,激光、镀膜等设备价值量明显提升。据爱旭股份公告,单GW ABC电池产能的设备投资额约3.82亿元;其中镀膜、激光设备占比分别为25%、15%。据CPIA,2024年xBC电池单GW设备投资额约3亿元,随着工艺成熟以及规模效应显现,未来投资成本有望逐步降低。

BC电池产业化发展加速,2025年有望规模化放量

(1)隆基绿能HPBC产能规模领先,HPBC 2.0产品2025年迎来有望放量。据公司2024年中的规划,2025年底前公司BC产能将达到70GW,其中HPBC 2.0产能约50GW,2026年底国内电池基地计划全部迁移至BC产品,2027年公司BC产能有望达100GW。随着西咸新区一期年产12.5GW电池和铜川12GW电池等BC二代项目建设和产能改造项目推进2024年底公司HPBC 2.0产品将规模化进入市场,2025年有望迎来更大规模放量。

(2)爱旭股份ABC产能建设顺利,2025年出货规划20GW以上。公司珠海基地10GW ABC产能已投产;义乌基地产能规划15GW,其中8GW已满产,剩余7GW在陆续安装中;济南基地产能规划10GW,预计2025年上半年电池产能投产。据公司预计,中远期ABC产能空间可达100GW以上,为BC技术的广阔市场蓄能。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业化推进不及预期、光伏行业需求不及预期、贸易摩擦风险。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

来源:金融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