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了,别急着吼,先问问你是不是太用力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23:07 2

摘要:在所有育儿的难题中,孩子“厌学”可能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个。不是说不去上学,而是去了学校也没啥用——该走神的时候走神,该磨蹭的时候磨蹭,作业像洪水猛兽一样可怕,老师的通知像催命符一样烦人。你开始着急,开始骂,开始控制,最后你累了,孩子也烦了。学习本来应该是件快乐的

在所有育儿的难题中,孩子“厌学”可能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个。
不是说不去上学,而是去了学校也没啥用——
该走神的时候走神,该磨蹭的时候磨蹭,作业像洪水猛兽一样可怕,老师的通知像催命符一样烦人。
你开始着急,开始骂,开始控制,最后你累了,孩子也烦了。
学习本来应该是件快乐的事,现在都不快乐。
这种情况,该如何做呢?

如果孩子不想学习了,千万别急着贴标签。

“你就是懒!”“你看别人家孩子多努力!”类似这些话,不知道你说过没有?

但我们真的理解过孩子的“厌学”吗?本质上,厌学不是堕落,而是情绪的抗议
这背后可能是学习压力、老师的否定、同伴的比较、家长的唠叨,甚至是被安排得过满的人生

有时候,孩子不是不想学,而是太累、太怕、太不被理解了。

作为家长,别急着批评,先尝试去理解。理解,是解除厌学情绪的第一把钥匙。

很多父母会说:“我一说学习他就烦,那我不说行不行?”
说实话,行不行,不是取决于你说没说,而是你说的时候,焦不焦虑。

你一边说“你加油”,一边眼神像X光机;
你说“慢慢来”,但心里像着了火。
这种焦虑,孩子全感受得到。他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你的情绪。

请记住:焦虑,是学习的天敌。

孩子想专注,情绪要稳定,心理要安全。
如果你带着急躁、愤怒、失控的情绪扑向孩子,最后只能把他推得越来越远。

对孩子有礼貌的说话,我们做到了吗?

孩子写作业磨蹭时,你会说:

“你怎么又拖拖拉拉?”还是说:“你是累了吗?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

一个是攻击,一个是关心。
一个让人反抗,一个让人靠近。

吼叫、嘲讽、威胁,在孩子耳朵里,就是“我不被爱”的信号。
而礼貌的语气,是“我愿意听你说”的开始。

真正能影响孩子行为的,不是你说了多少次,而是你用什么态度说出来

还该怎么做,就是允许他“往下走一段”。

也许这是一条最难的建议——但也是最有效的。

当孩子状态不好、动力不足时,父母最容易做的,就是马上补课、加鸡血、提要求。

但人不是机器,不是“开关一摁就继续努力”。
当孩子陷入厌学期,你要做的不是拽着他往上爬,而是陪他下山、休息、修路。

这叫“允许他往下走一段”。

不是放弃,不是任性,而是理解人有低谷、有恢复、有重启的需要。

试着给他多一点空间,允许他放空、打游戏、发呆,甚至什么都不做。
那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心理的重建。

面对孩子厌学,每个父母的着急心态都可以理解。

此刻父母心理:“我天天想着怎么鼓励他,可他就是不争气。”

现在,换个问题问你自己:
你有没有在生活里,成为一个持续进步的人?

孩子是看着父母长大的。
如果你也会失去目标、也会每天抱怨生活、却整天盯着孩子成绩不放,那很难带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

你越有目标,孩子越有榜样;你越热爱生活,他越容易信任未来。

所以,与其逼着孩子“上进”,不如你先过好自己的生活。

张雪峰在一次直播中谈到女儿未来的职业规划时表示,如果女儿学习不好,混一个本科学历就行,毕业后可以进银行工作。

他透露自己两家公司常年有上亿存款,到时候女儿在哪家银行工作,公司的钱就存哪家银行。他还说女儿只要伺候好他就可以了,没有别的奢望。

这段话争议很大,但这也是正常的父母。
当你发光,孩子也不会愿意一直待在黑暗里。

我很喜欢一个比喻:“父母是副驾驶,不是司机。”

孩子的人生,要让他自己开车。你可以提醒路线,帮他看导航,但不能代替他踩油门、打方向盘。

你越把他当司机,他越愿意向你求助;
你越抢方向盘,他越要挣脱你。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让他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你能做的,是调动、观察、赋能、授权。
给他一个信任的环境,让他自己找回对学习的兴趣和节奏。

厌学不是绝路,是孩子成长中的一段弯路。
你不需要做“万能父母”,你只需要做一个懂他、信他、陪他的副驾驶。

成长不会一帆风顺,但当爱是有温度的,学习才会有可能是快乐的。

如果你也曾焦虑、曾无助、曾忍不住发火,请别责怪自己——
但从现在开始,试着慢一点,柔和一点,理解多一点。

你温柔地退一步,孩子才有可能向前一步。

来源:小李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