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团队收到一封落款为“一位重获新生的重庆患者”的手写信,记录了一位20多岁青年与尤文肉瘤长达九年的生死博弈,更见证了一个年轻生命如何在“人民”医者的守护下完成涅槃重生。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团队收到一封落款为“一位重获新生的重庆患者”的手写信,记录了一位20多岁青年与尤文肉瘤长达九年的生死博弈,更见证了一个年轻生命如何在“人民”医者的守护下完成涅槃重生。
在这个肿瘤防治宣传周,我们特别刊发这个患者故事。愿这份跨越九年的医患情谊,能带给更多正在与肿瘤抗争的患者以希望和力量。
我天生就是抗瘤的孙行者
更是一名不幸的尤文肉瘤患者
不幸中的万幸
我是北大人民医院的幸存者
两岁半的“肿瘤初体验”
“我的人生可能拿了‘抗瘤孙行者’的剧本。”
命运的第一次考验发生在1998年。当时年仅两岁半的张明(化名)被确诊左肾母细胞瘤,在懵懂中接受了人生第一次大手术和化疗。
“没想到,这仅仅是漫长战役的序幕。”
高考前的噩耗
2016年3月,正值高考冲刺阶段,张明的左髋关节开始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剧烈。当地医院的核磁检查显示左髋关节存在异常肿块,穿刺病理初步诊断为恶性肿瘤(肉瘤)。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高位截肢,但治愈希望渺茫。
“十几岁的孩子就没了腿可怎么办……”
全家人陷入绝望之际,经多方打听,得知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团队该领域的权威。
“2016年3月21日,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怀着最后一丝希望,一起到北京求诊。”
北大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团队接诊了张明。
“没想到,第一次来首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的心情沉重而又复杂”(患者提供)
生命的转机
“我们第一次来北京求医,既焦虑病情又人生地不熟。”
张明回忆道:“我至今还记得有一位戴眼镜的护士,亲自带着我们挂号、教我们办手续。”
这让身处异乡的母子在最短时间内安顿下来,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张明入院后,迅速进行了进一步的病理检测和各项检查。最终,确诊为尤文肉瘤伴多发椎体转移。
科普卡片:尤文肉瘤
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小圆细胞肿瘤,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及年轻成人。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肿胀及病理性骨折常见,好发于长骨(股骨、胫骨)、骨盆及胸壁等部位,偶可原发于软组织。这类肿瘤恶性程度极高、易复发、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生存至关重要。
面对更严峻的诊断结果,医疗团队没有放弃。经过周密讨论,专家们制定了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的综合方案。
“打化疗时,大清早看到一只小鸟,希望可以给我带来好运吧!”(患者提供)
五个周期的术前化疗让张明备受煎熬,但医护人员的专业照护和家人的陪伴让他坚持了下来。2017年3月,顺利完成全部治疗方案的张明带着希望回到家乡。
命运再设考验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2018年底,张明在洗澡时突然发现左关节出现了肿块,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我和家人当即决定,以最快速度来到北京,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他信里写道,“当我和妈妈赶到医院的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恐惧都化作了泪水,我们在医院痛哭。主管医生温柔地安慰着我们,递上纸巾,我至今记忆犹新。”
随后,在接受了4个大疗程化疗后,张明可以接受手术了。
“再多的液体也阻挡不了我抵抗病魔的决心”(患者提供)
2019年4月,他再一次接受了复发灶切除手术,团队为他跟进6个月巩固化疗。2019年深秋结疗那天,北京的树叶落了一地,像极了生命重新铺就的地毯,在落叶之下,是北大人民医院骨肿瘤团队用专业与爱心为他重新播种的春天。
“特别感谢北大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团队,我的左腿现在恢复的特别好!”
一个人的战役,一群人的坚守
2021年,例行检查再起波澜——右肺下叶发现可疑阴影。张明一家决定再次求助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经胸外科团队会诊,并成功实施切除。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又一次在北大人民医院医护团队的守护下化险为夷。
九年间,从青涩少年到坚韧青年,张明走过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路。
他辗转多地求医,历经数次生死攸关的大手术、数十次化疗的煎熬,病魔一次次试图击垮他,但他从未低头。
然而,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他并非孤身一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医护团队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身旁,用精湛的医术、温暖的鼓励和不变的信念,为他点亮希望的灯。
你们让我从生命的谷底重新站了起来,让我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如今回归正常生活的张明在信中写道——
“感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团队,是你们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拯救了我!”
学科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成立于1997年。经过近三十年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年诊疗量最大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综合诊疗中心。学科在骨肉瘤、尤文肉瘤等罕见肿瘤的诊疗方面具有坚实深厚的基础,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初治的骨肉瘤、尤文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7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科室长期致力于:骨与软组织原发良、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高难度骨盆、骶骨、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大范围复杂骨缺损功能重建;骨转移癌的微创治疗及综合治疗;数字骨科前沿技术在骨肿瘤领域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原发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发病机制,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临床转化研究;先进技术整合、交叉科学与医工结合研究。
此外,学科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儿童半关节肿瘤假体的设计及保肢术、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术等先进的治疗技术。多年来,学科在与高难度骨盆、骶骨、脊柱肿瘤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多学科联合诊疗体系,通过与介入科、血管外科、心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神经外科、整形科、放疗科展开多学科协作,共同诊治复杂高难度病例。
每个昼夜、每个时刻、每个点滴,是 “人民人”的守护,让就医之路变得更有温度。
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