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8日的盘锦,春风和煦,明媚的阳光驱散了寒意,连日的降水让农田喝饱了水。一大早,盘锦千鹤米业有限公司的农田里,自动播种机正在水稻育苗盘里飞速地撒土、播种、再撒土覆盖种子,最后摆盘放进育苗大棚。
4月18日的盘锦,春风和煦,明媚的阳光驱散了寒意,连日的降水让农田喝饱了水。一大早,盘锦千鹤米业有限公司的农田里,自动播种机正在水稻育苗盘里飞速地撒土、播种、再撒土覆盖种子,最后摆盘放进育苗大棚。
“多亏了气象部门告诉我要躲开前几天那场‘倒春寒’。这几天天气回暖,是育苗的好日子,我提前就把干活的工人找好了,一点儿没耽误农时。”望着一排排整齐的育苗盘,盘锦千鹤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张继明脸上的喜悦掩藏不住。
盘锦被誉为“中国生态稻米之乡”,水稻产量约占全省的1/4。盘锦大米的品质有口皆碑,但如何才能提高产量、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从去年开始,我省启动水稻生产气象服务效益评价对比试验,定量分析水稻生产气象服务的效益,为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现代化和影响力水平提供试验依据。
千鹤米业已经连续两年参与水稻生产气象服务效益评价对比试验,提供地块完全按照气象部门提供的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进行种植。“经验丰富也得相信科学啊。”去年尝到甜头的张继明更加积极地配合今年的试验。
盘锦市气象服务中心副高级工程师辛明月实地观测农田后,立即过来提醒张继明:“前几天刚下完雨,土壤湿度大,过几天还要下雨,抢晴播种空窗期有限,而且阴雨增加水稻秧苗患立枯病的风险,这几天要注意做好苗床控温、控水,通风炼苗。”
辛明月教得仔细,张继明学得认真。“你们的意见我不仅要用在试验地块,我们所有农田都统一这么做,这两天把千鹤10万亩地的育苗工作全部完成。”张继明说。
对比试验的示范效应正在显现。看着千鹤米业开始育苗,附近的“旁听生们”也忙活起来。当前,盘锦水稻育秧工作已完成超八成。
育苗是水稻播种的第一步,预计一个多月后,水稻将进入集中移栽期。这段时间,试验组将密切关注气温和降水情况,指导农户每日监测棚内温湿度,确保秧苗顺利过渡至移栽期。
新闻链接
从播种到收获,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气象服务保障,提升农业气象服务针对性、精细化水平,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价对比试验,可以明确气象服务的潜在效益及其服务价值,提升气象服务的可信度,增强潜在用户对气象服务的认可度。在2023年、2024年基础上,今年,省气象局继续开展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效益评价对比试验。参与范围从去年的9个市增加到10个市,作物品种从去年的4种增加到7种,大大提高了试验结果的代表性和试验品种的多样性。
来源:东北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