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百万年薪,30名研究生组团当和尚,这3起事件里的高材生图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0 06:25 3

摘要:“名利”二字,是当下多少人抢破脑袋都要争取的事物,然而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在已经将这些事物拿到手后却毅然选择放手、激流勇退。

编辑 | 薛铮铮aa

“名利”二字,是当下多少人抢破脑袋都要争取的事物,然而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在已经将这些事物拿到手后却毅然选择放手、激流勇退。

今天就来盘点下,那些放弃高官厚禄、毅然选择出家的高材生。

坐落于四川省仙女山之上的破落古刹云海寺,在2014年的这一天,迎来了一批让人怎么也想不到的客人——30位集体剃度出家的研究生。

这些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原本可以拥有美好的前程和优渥的生活,却舍弃了一切俗世的名利,选择佛门禅修之路,令许多人不解。

这群看破俗尘、追求精神的高材生,大多毕业于名校,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他们中有四川大学教授,成功企业家,医生,北大博士等社会精英,可以说,这是中国教育培养的最优秀人才群体之一。

比如他们之中的云海寺住持仁卿法师,他从湘潭大学本科毕业,又攻读研究生,最后拥有了体面工作和可观收入。

本以为他会过上就此幸福美满的生活,没想到仁卿法师在30岁那年,却突然宣布剃度出家,归隐佛门。

令家人和社会更为震惊的是,仁卿法师并非个例,在他的感召下,陆续有30多名高材生追随他的脚步,集体剃度到云海寺修行。

这些年轻人中,不乏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中年人,他们果断舍弃万贯家财,甘愿过上清心寡欲的苦行生活。

作为一座千年古刹,云海寺也曾香火旺盛,后因年久失修,香火凋敝,僧人们生活艰苦,当年仁卿法师首次拜访这里,就被这座破败的圣地深深打动,从此他便下定决心要重建云海寺,将它恢复旧观。

为实现这个梦想,仁卿法师不惜投入自己多年积蓄,他还呼吁社会各界支持云海寺的修复事业,很快就有30多名高材生响应他的号召,纷纷前来云海寺出家,加入寺内勤俭苦修的生活。

这些年轻僧人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云海寺改善了水电供应,通讯设施等基础建设。

他们白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修缮庙宇建筑,晚上则聚在一起念经讲道,交流佛法心得,苦中作乐,劳作与修行结合,云海寺在他们的双手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现如今,在这群高材生僧人的共同努力下,云海寺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灵气,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香客前来朝拜,向佛祖祈福,而这些舍弃尘世、投身禅修的年轻人,也在简朴的修行生活中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他们选择的道路令很多人无法理解,但他们本身却从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或许这也是一种回归自我,追求精神家园的特殊人生选择。

这些高材生的选择也让人们反思现代社会对成功的定义,人们通常习惯用金钱、地位、权力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而这些研究生毕业后本可以达到这些标准,但他们却自觉地踏上了与世俗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修行之路。

他们的选择代表了另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些高材生选择回归本心,过简单的生活。

他们在破败寺院的修复工作中找到生命意义,而这种精神也丰富了他们内心的世界。

法国女博士不远万里来中国当道姑

Karine本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法国人,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跟中国的道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Karine自幼天资过人,26岁那年就以全优的成绩完成了巴黎大学的医学课程,并获得了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博士学位。

毕业后的Karine顺利加入伦敦一家知名的药物研发机构,专门从事神经递质相关药物的开发工作,预计在自己的本专业上一展抱负。

但一次偶然的文化启蒙之旅却改变了Karine原本规划好的人生轨迹,1998年的一个周末,Karine在书店发现了一本中国古典哲学的入门读物,其中有老子和庄子的节选内容。

这是她第一次接触道家思想,对其中阐述“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

Karine就此开始阅读道家经典原著,希望深入理解这种新奇的东方智慧,除此之外,她还加入了伦敦的一个道教爱好者协会。

在那里,有位对道家思想研究深入的华人老先生指导Karine进行打坐、吐纳等修行方法,这些身心练习让Karine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就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2001年,Karine决定利用年假时间亲自前往中国这个道家文化的发源地,她在老师的引荐下拜访了陕西、四川等地的道观。

最开始语言不通还使Karine难以融入本地文化,但是当她踏入一座古老的山间道观时,朴实的木架建筑与青绿的松林交相辉映,溪流、鸟鸣伴着铃声在方寸间回响,Karine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

她不禁流下感动的泪水,似乎找到了生命的归属。

这次旅程彻底改变了Karine的人生轨迹,回到英国后的她决定辞去工作,不顾家人反对再次来到中国正式拜师学道,老师还为她取了道号叫做“景秀”。

Karine云游各地拜访道长、参与修行,逐渐从一个洋道士成长为智慧高深的内行人,为了深造研究,她后来入读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的博士课程。

多年求学生活让Karine对道家文化了然于心,2009年,她凭借对道教的卓越贡献被分派回法国传播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Karine在家乡创建道观,并担任法国道教协会会长,她不遗余力地组织法国民众来华参访、交流,还计划翻译道家典籍来推广中国文化。

中国设计师帮助景秀道长设计的道观草图

如今的Karine生活平静而充实,她一边弘扬异乡的道法智慧,一边按照道家思想诠释生活的真谛。

尽管Karine至今未婚未育,但她不以世俗眼光看待人生价值,而是向往简单自在的生活状态,Karine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回报这段跨文化的精神修行之旅。

弘毅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绩优异,交友广泛,被所有人认为前途大好,但就在高考结束那年,弘毅遭遇了自己的初恋分手,使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和绝望。

弘毅当时整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拒绝和任何人交流,父母非常担心,决定带弘毅去五台山的普化寺游览,希望这趟旅行能打开他的心结。

当弘毅走进五台山脚下普化寺的大门时,寺庙静谧祥和的氛围让弘毅瞬间感到内心平静。

他不禁放慢脚步,静静地走过古寺石板路,抚摸门口的古树,最后虔诚地跪拜在大殿内,弘毅突然觉得人生原来还有更高远的追求,不只是为了爱情和事业而活着。

就在弘毅父母以为儿子终于开朗起来时,弘毅却郑重地告诉他们,他决定在这里出家为僧。

父母震惊不已,苦口婆心地劝说弘毅这个决定太过冲动,然而弘毅却始终不松口,终于在一年后,得到父母的勉强同意。

本以为儿子只是一时心血来潮,只要稍微在寺里吃点苦头,便会乖乖回来,但弘毅的父母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弘毅对佛法显得异常虔诚和笃定。

每天诵经、做工、吃斋,丝毫不懈怠,几年下来,弘毅的佛学造诣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后来他的师父告诉他,这座寺院可能限制了他的发展,前面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在等待着他。

弘毅听后深思,突然明白师父的意思:自己应该去拉萨的大昭寺朝圣才能继续精进。

大昭寺距离五台山有3700多公里,想要走到那里有多种方式,但弘毅最终选择了最艰辛的一种——步行前往,每走七步就要叩首一次,以示对佛门的虔诚。

这种方式即使是最强壮的人也难以完成,更何况弘毅只是一个书生出身,然而他却毅然决定踏上这条信仰之路。

整整8年时间,弘毅走完了这条漫漫3700公里的朝圣之路,寒来暑往,他的衣服早已破烂不堪,额头也因为频频叩首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有时天气恶劣,他只能在路边简陋的住处歇脚,有些好心人给他饭钱,也有人嘲笑他疯癫,然而弘毅从未动摇过心中的信念。

8年后,当弘毅终于看到梦寐以求的拉萨大昭寺时,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他整理仪表,鼓起勇气迈进了那座圣地。

当大昭寺的僧人得知这位远客不远万里而来的目的时,个个都前来看望,以示对他虔诚信仰的崇高敬意,弘毅也如愿完成了这段漫长的朝圣之旅。

【免责声明】文章事件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分享社会人物故事,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就事论事请勿对号入座,并未上升到人身攻击。如涉及事件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来源:小符1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