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任何幻想,随时准备战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0 05:07 2

摘要:你只需要半天不关注新闻动态,你掌握的那些信息可能就落后了,更别说一天两天了。因为特朗普每天都有关税政策出台,而且那些政策经常变来变去,你稍不留意他可能又会出什么新招了。

原创 硬核的熊大

文/熊大

现在谁能准确说出美国对华关税的最新情况?

你只需要半天不关注新闻动态,你掌握的那些信息可能就落后了,更别说一天两天了。因为特朗普每天都有关税政策出台,而且那些政策经常变来变去,你稍不留意他可能又会出什么新招了。

昨天的消息是,美国当地时间周四,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发布联邦公报,宣称所有由中国建造并归中方所有的船舶,只要停靠美国港口,都将依照其所载货物的数量被征收费用,相关收费措施将在180天后正式实施。

就美国准备对中国生产的船舶征收进港税一事,昨天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将采取必要的措施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但同样是昨天的新闻,特朗普称不希望关税继续上调,他在白宫对记者表示,当价格涨到某个程度人们就不会再购买了,所以他可能不会进一步加税,甚至可能不想达到目前的征税水平。

昨天他还说,对中美达成协议有信心,大概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事情应该能全部搞定。可是三天前美国媒体报道称,特朗普计划通过关税谈判向美国的贸易伙伴施压,要求其限制与中国的交易。

一会这个一会那个,我相信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把特朗普的话当真了。他不也曾经讲过上台之后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现在都接近2400小时了,俄乌还在打。

在过去半个月内,美国关税政策空前混乱,加税、豁免、再加、又变卦、再变卦、结果又反转......美国现在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几乎成了一笔糊涂账。

原本过去一周特朗普是要公布半导体关税税率的,但又说可能把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暂时排除在对等关税的范围之外,又说可能豁免2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

最有意思的是事情是,4月11日那天,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突然发了一个公告,列出一长串“对等关税”豁免清单,里面涵盖了20个电子产品类别。

台湾64%的产业都涵盖在里面,台湾股市以为台湾的产业得救了,低开后突然走高,拉了将近1000点。第二天特朗普说,谁都不可以豁免,结果台湾股市高开500点之后又暴跌下来。

其实这是一个临时豁免令,有效期90天之内,所以不能说没有豁免。特朗普只是习惯了死要面子所以又夸大其词,只是资本市场比谁都更快遭殃。

比如想豁免2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特朗普给出的理由又变成了总得留点时间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其实他只是不想承认自己思考欠周,所以又重新找了个台阶给自己下。不过当天福特等汽车公司也确实松了一口气,股价终于翻红。

最新一次关税税率调整后,美国学者以进口电池为例,指出目前美国关税政策之荒谬:中国产电池直接出口到美国,需要被征收145%的关税;中国产电池安装在中国产笔记本电脑里出口到美国,面临20%的关税;中国产电池如果安装在越南产笔记本电脑里输美则无需缴纳关税。

还有就是三天前美国白宫发表声明表示,由于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美对华关税加征至245%,这245%又让外界懵了,怎么就突然从145%变成了245%?

原来是自2018年起,美国以各种借口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有时又出于政治考量,给予部分商品关税豁免,这导致目前中国不同商品输美关税差异巨大。锂电池税率173%,智能手机税率20%,童书则为0%,中国产注射器被征收的税率高达245%。

这245%并非通过新的行政命令加征而成,而是由于不同的中国商品被美国征收了不同的关税,而那些高额关税其实是叠加多种既有税率的结果,包括基准税率、钢铁铝关税、汽车关税、附加税及互惠关税等等。

所以特朗普并不仅仅是反复无常玩弄数字游戏,还玩起了文字游戏。中方4月11日已经明确表示,如果美方继续玩关税游戏,将不予理会。所以针对此事,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面对记者提问时淡定地表示,具体税率数字去问美方。

三天前欧盟与美国关于关税的谈判没有任何进展,结果欧盟方面是这样说的:几乎没有弄清楚美国想要什么!而美国方面则表示,大部分关税将不会被取消。真搞笑。

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过去半个月内朝令夕改,毫无信用,市场已经不知道他到底想干嘛了。美国这种空前混乱的关税政策,已经导致同一类商品进入美国时面临的关税税率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现在很多商船根本不敢冒然出动,因为大概率来说,船在半途中就会遇到关税不断遭遇变化,要么就出一个不知怎么想出来的招,总会搞得大家无所适从。

我们不难想象,很快美国的通胀就会飙起来。因为对于美国的进口商来说,大部分人面对这种过山车式的关税变动,怎么可能轻易订货。

逻辑上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是,随着一些日常用品的消耗不断增加,库存量也会锐减,在锐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商品价格的明显上涨了,除非他马上终止这一切。

最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变动非常剧烈,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不断创新高,一个极为重要的推动力就是美国的关税政策。

大家想想,特朗普现在上台还不足100天,这个世界这么快就变得如此碎片化和不确定性凸显,他还有三年多的任期,恐怕这一点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特别是金融市场。我之前一直提醒,别追涨杀跌。

我很能理解特朗普这种让人有点捉摸不定的关税政策,政策朝令夕改的背后,其实是美国本身也不敢真正破坏贸易链,因为必然会严重伤到自己。

特朗普的本意就是通过极限施压逼其他国家站队,然后形成一个去中国化的供应链体系,继续维持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同时稳住岌岌可危的美债。

打关税战对特朗普来说是没办法的办法,但美国长久以来的傲慢和优越感让特朗普认为这种极限施压是行得通的,至少值得赌上一把,哪怕短期造成巨大动荡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问题是,这一次特朗普及其团队高估了美国的实力,低估了全球当下已经非常成熟的供应链体系的惯性作用力,他们对关税大战的后果没有充分计量过,更远远低估了中国的强硬态度。

所以当关税大棒挥动起来之后,很多负面影响超出了特朗普的预期,他原计划是做做样子然后捞到设定的好处之后就作罢的,结果现在搞砸了。不但大国几乎都不鸟他,而且美国的金融市场和居民生活也开始出问题了。

这就是为何欧盟也好日本也罢,跟美国都很难达成贸易协议的原因,因为特朗普没法坦白讲出自己心中所想,更无法袒露自己内心当下的尴尬,所以除了漫天要价之外他没法真正去思考如何达成协议。

就拿那个20种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清单来说,美国政府竟然不知道美国有73%的智能手机、78%的笔记本电脑都在中国生产吗?而被豁免的电子产品,占据了中国对美出口总量的20%-25%。

其实他并非不知道,而是他那套整天吓唬人的假把式超出自己的预料,它这次竟然失效了,而继续实施下去又会严重影响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供应链的稳定,所以只能临时被动调整策略。

但他又心有不甘,所以稍有什么刺激一下让他觉得没面子的话,他又会继续升级关税战。或者一边讲想要谈判,但一边又不断刺激全球,面子想要,里子也想要,既要又要。

今天(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以便在未能与中国政府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问题。

看到没有,今天最新的新闻已经足以证实我上面的分析,特朗普政府对畸形关税实施之后中方的态度以及其他负面影响是完完全全没有预料到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所准备了。

因此也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出了问题再来补救,因此才有我们看到的那些变来变去的事情。

现在的特朗普非常捉襟见肘,但反观中国跟美国开打关税大战之后,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大家应该体会得到,中方应对美国的反制措施,每一个细节都丝毫不含糊,我非常肯定国家早有预判和准备。

除了对等关税反制美国,还通过WTO多边机制起诉美国、对美方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两用物资出口管控、不可靠实体清单以及重申芯片原产地规则等等。

大家要明白,我们的反制回应速度是当天要么是隔一天,如果没有提前准备的话,根本不可能反应速度那么快,要知道我们的反制措施比特朗普的关税措施还多。

而中方一众高层更是在最近马不停蹄前往东南亚进行国事访问,大排场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做好了坚壁清野的持久战准备,中方在战略上藐视美国但战术上重视美国。

从中方进半个月的应对措施来看,很显然中国没兴趣做美国这场游戏的玩伴。至于美国现在爱怎么折腾那是他的事,而且过去几天白宫也终于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等哪一天特朗普扛不住了,想要谈判了,自然会主动来谈,至少会像他们说的那样找个中间人来谈。

现在特朗普说中方已经在接触美方之类的,千万别信,他就是想给自己一个台阶下。顶多就是中间人在里面给双方互相传话,他就拿着这些东西来做文章给自己也给美国虚张声势罢了。

大家一定要看清楚,美国并没有多少牌可以打。纵观全球历史,我就从来没有见过打贸易战的话,一个工业大国会输给一个工业产能远不如自己的国家。

19世纪英国用蒸汽机碾碎农业帝国,20世纪美国用流水线埋葬手工作坊,21世纪的中国也必然会以占全球35%的工业增加值开始重塑世界规则。工业文明史上,产能规模决定战略定力,当年的英国和美国这样,接下来的中国也一样。

不过美国副总统万斯最近公然暗示,如果中国不接受关税,美国的鹰派就会“考虑战争”。我认为这是他的心里话,也是美国内部鹰派的共识。

因为即便中美接下来能够谈拢,但美国事后一定又会变卦,又会觉得自己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到时再次谈不拢的时候,美国一定会走极端。

美国撕毁协议并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情了,它哪有什么契约精神。契约有利于它的时候,它会跟你讲规则,契约不利于它的时候,它直接想改变规则,规则无法改的时候,它会掀桌子,就这么简单。

就像2017年中美签下了一大堆贸易协议,但过后美国觉得还是没有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结果特朗普在2018年撕毁那些协议,悍然对中国发动贸易战。

所以更别说接下来要是没法谈拢了,那就很快会变成极端对抗了,美国会到处给我们制造各种幺蛾子,它太擅长做这样的事情了。

我就一句话:无论接下来谈不谈,谈得如何,都无法阻止一件事必然发生,那就是终极决战,这是美国一直跃跃欲试的事情。

你不要认为我们亮出各种武器他们就会怕,根本不会,也不可能怕,人家可能还认为你有水分,你千万不要用自己的中式思维去理解西方人的分析框架。

因为只要中国依然走自己的路,那么就一定会在全球贸易体系当中发挥越来越重磅的作用,当这种体量大到一定程度,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任何一种货币,只要它想成为世界货币,第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哪怕只是成为区域性的结算货币也足以严重削弱美元霸权。

当年欧元刚诞生,不就是被美国狠狠爆锤了一次吗,希腊债务危机以及后来的欧债危机是怎么演变出来的,不就是美国人在搞鬼吗?

有了这样的现实案例摆在面前,我们绝对不敢冒然出头,一直韬光养晦到现在才敢叫板。答案很简单,不仅仅是我们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门类齐全价廉物美,同时一带一路深度绑定了那些国家与中国的利益。

同时军力也足以叫板美国了,六代机最近动不动就出来试飞,而且还飞得很低,就是怕大家拍得不够清晰啊,让外面好好看看而已,004航母看这态势今年出来也问题不大了,这是我们的逻辑思维。

所以特朗普打关税战,就是想逼全世界选边站,从而破坏当下由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打造一个去中国化的美国贸易体系,从而保住美元的地位。美元的地位保住了,也就是保住了美债,美债保住了,那么美国人就可以继续靠剥削过日子。

我讲通俗一点就是,美国想靠印钱过日子,但又不想承担货币泛滥的代价,更不想承担贸易逆差。美国这种既要又要最好能够要的想法,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

这本书是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写的,美国的想法后来被称为特里芬悖论,但美国就是想过这样的日子,如果美元被削弱,他们就没法过这样的日子,所以这种对抗是不可能有任何一丝丝本质上的缓和的。

当然了,放眼当今全球局势,无论是地缘政治、国际贸易体系、中国自己的实力等等,特朗普的计划当然也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否则就不会干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事情。

大家一定要厘清两件事:我们怎么想,是我们的事情,但这不是特朗普和美国的思维;他们怎么想,我们很多人觉得很奇怪,但这不妨碍他们继续这样干。

我认为中国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到东南亚去,各种联合声明,各种命运共同体,大家就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这是在做极限准备,看懂了没有。

因为命运共同体就不仅仅是贸易的事情了,更关乎地区稳定和安全,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那都是绑定在一起的,是要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至少得提供便利给我们的。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种伟大,是因为它正在发生革新,正在发生新陈代谢,它符合规律的演变结果,而我们有幸见证。

但对于一个守成大国来说,它很难接受这种趋势会最终成为一种事实,所以它必须负隅顽抗。只是历史的潮水淹没的从来是逆流者。

生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3年时高层已经指出了,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来源:东方红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