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文化史没有启蒙运动,自爱文化一向被抹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0 06:56 2

摘要:欧洲每经历一次思想运动,个性就觉醒一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等文化思想深入人心,个性受到极大尊重,文化和科学伟人也就不断诞生。

欧洲每经历一次思想运动,个性就觉醒一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等文化思想深入人心,个性受到极大尊重,文化和科学伟人也就不断诞生。

与之相反,我们不仅没有启蒙运动,反而从南宋以后,儒家文化统治日益严酷,民族也就日益衰落。盛唐是个例外,但个性文化也没有形成自觉的民族共识。

我们最可贵的是庄子,可是庄子代表的道家文化一向没有统治地位,被儒家文化排挤出去。

即使这样,庄子也孕育一代代文化和艺术伟人,但文人都受到儒家统治的迫害,铸成不幸命运。

在儒家文化看来,个体并不重要,不过是忠孝的信仰者,生命价值只体现在替忠孝牺牲。

在西方文化看来,个体最重要,必须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天才才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每个孩子都活了千岁,由文化塑造。

孩子没有自觉的文化素养,却因袭沉重的文化。

从小到大,孩子都被抹杀自我的文化封锁,父母的意志是天律,老师的意志是天律,同学的意见也是行动的意志。

对比一切人,自我都不重要。即使自我瞧不起的人,其意见也是真理。

自我没有价值,自卑到骨子,是潜意识中支配孩子的魔咒。

即使被溺爱,孩子的意志也不重要,而是孩子的欲望重要;或者将孩子引向狂妄的歧途,而盲目自大跟盲目自卑只有一步之遥。

教一辈子书,极少见到在否定中坚守自我尊严的孩子,没有见过越是被否定越是反抗到底,进而有所作为的孩子。

爱迪生小时候做板凳,被老师嘲笑,说他的板凳是世上最丑陋的,可爱迪生从桌子下拿出先做的两只更丑的板凳,镇定地否定了老师。

像爱迪生那样自信满满的孩子见过吗?

一个肥硕的男孩子对我讲,他不准备结婚,未来工作已想好——到殡仪馆守尸。

我说,那个岗位也早有人占着,你不会得到;否定自我没有快乐和幸福,请你热爱自我,奋斗学业,锻炼减肥,你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孩子说,爱别人,他能做到;但爱自己,他做不到。

我是那样清醒,尽管我满怀悲悯地呼唤,孩子的自爱也不觉醒。

不仅文化抹杀生命尊严,教育也有同样目的。

教育本是启蒙尊严,播种自爱的信仰,为生命发展找到支点,可是我们的教育恰恰背道而驰。

孩子的学业史就是不断被否定的历史,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社会,就是一路抹杀孩子价值,剔除生命固有的自爱基因。

考试失败一百次,孩子还有自信吗?老师和家长不断地否定,孩子还自爱吗?

教育啊,从来是抹杀孩子价值,何曾启蒙尊严,培养自爱?

有的孩子考入清华,该有不可动摇的自爱信仰了吧?可是调查发现,自卑才是他们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

那些孩子对自我天分一无所知,没有远大理想,又在如此优异的群体,自我的种种劣势就突显,哪敢自爱?

教育就是不断淘汰,孩子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不是被发掘出来,而是被不断否定,题海淹死多少心灵!

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四个孩子就有一个患心理疾病!还有更多躺平的孩子!

教育呀,请播种自爱的信仰,孩子才有希望!

来源:灵拙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