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焦头烂额 关税战四处漏风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0 08:06 2

摘要: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特朗普悍然发动了面向全球贸易伙伴的关税战;面对这种关税讹诈,多国奋起反击,也让特朗普焦头烂额,疲于应付。美国民众为了对抗生活成本的飙升,开启从中国“代购”模式,让关税战四处漏风。

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特朗普悍然发动了面向全球贸易伙伴的关税战;面对这种关税讹诈,多国奋起反击,也让特朗普焦头烂额,疲于应付。美国民众为了对抗生活成本的飙升,开启从中国“代购”模式,让关税战四处漏风。

白宫慌了

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以便在未能与中国政府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问题。目前有关成立该小组的具体情况还未敲定任何细节,但工作组可能包括副总统万斯、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

另外,由于美联储不愿配合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迟迟不降息,这也让特朗普大为恼火。近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称,特朗普在关税等领域的重大政策调整在现代史上没有先例,这将使美联储陷入未知领域。鲍威尔直言,“目前为止的关税上调幅度远超预期”,由关税产生的不确定性会一直持续,或将导致持续性的经济损害。关税政策让经济增长势头变弱,失业率上升,通胀加速,这三重压力同时出现,美联储也面临着半个世纪以来从未处理过的局面。此外,美联储可能面临“双重使命”目标相互冲突的复杂局面。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要求美联储立即降息。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文称,鲍威尔的行动总是“又迟又错”“越早走人越好”。双方矛盾也是愈演愈烈。

关税讹诈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美东时间8日,美方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4月10日时,美方再次宣布对华关税提高至145%。4月15日,美国白宫网站称中国目前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

为反制美关税霸凌,中国关税税则委员会9日发布公告,宣布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再次发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公告明确表示,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政策可谓是踢到了钢板上。

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公开批评美国加征关税破坏全球自由贸易秩序。朔尔茨表示,自由贸易是全球繁荣的基石,美方推行的保护主义政策正使其“面临严峻挑战”。美方不断加征关税将加剧全球不确定性,这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绝非好兆头”。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2日表示,当前美国政策缺乏“可预测性”,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经济来说不是好事。“我从未像这几周那样频繁提到‘不确定性’这个词。”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表示,加政府将研究如何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他认为,美国加征汽车关税是对加拿大和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两国关系“正在破裂”。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参议院答辩时表示,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对日本经济影响极大”。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也公开表示,美方汽车关税措施“令人极其遗憾”。日本《朝日新闻》发表社论称,美方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令人无法容忍。

代购兴起

美国的关税政策令民众生活成本飙升,这就产生了跨洋来中国代购的兴起,此外中国电商平台在海外爆火,订单应接不暇,让关税壁垒形同虚设。

4月14日,纽约肯尼迪机场的候机厅里,一群拖着空行李箱的美国游客正用手机刷着“中国代购攻略”。他们即将跨越太平洋,奔赴深圳华强北、义乌小商品城和上海免税店,开启一场“人肉集装箱”式的扫货之旅。这场由关税战催生的消费奇观,正在撕开全球经济秩序的新裂缝——当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后,精明的消费者发现:与其在本土购买“中国制造”,不如直接飞往中国采购更划算。还有一个视频爆火,就是一位美国小伙从中国乘飞机回国时,在飞机上连续脱下上身几十件衣服,这些都是他从中国购买的,因为便宜呀。

敦煌网,一个此前国内鲜为人知的电商平台,近日在美国突然爆火,起因是美国持续升级的关税政策。在此背景下,跨境电商敦煌网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的免费应用排名急速攀升至第二位,仅次于ChatGPT。美国消费者因担忧本土平台涨价,纷纷涌向中国电商平台寻找“源头好货”,这些消费者也被戏称为“关税难民”。这一幕似曾相识:此前TikTok遭封禁时,美国大量用户曾转向小红书寻找替代方案;如今“关税难民潮”涌向敦煌网,本质都是政策压制催生的市场自救行为。美国“关税难民”现象,背后是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更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贸易战、关税战不得人心,不可持续。

当技术封锁与贸易壁垒试图割裂全球供应链时,消费者与企业却在缝隙中开辟新路径。全球化塑造的消费习惯与产业分工,绝非几道行政命令可以轻易改写。美国消费者甘愿支付来华机票等成本采购“中国制造”,便是对市场规律最生动的诠释。

来源:南瓜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