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体系|盱眙县黄花塘镇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0 08:00 2

摘要:基层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的实践场域。近年来,黄花塘镇人大以“人民民主”为根本遵循,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多元平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各环节持续发力,让群众呼声有回应、权益有保障、治理有参与,走出了一条具有乡镇特色的民主实践之路

基层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的实践场域。近年来,黄花塘镇人大以“人民民主”为根本遵循,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多元平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各环节持续发力,让群众呼声有回应、权益有保障、治理有参与,走出了一条具有乡镇特色的民主实践之路。

民主选举:让每一张选票承载民意

“以前觉得‘代表’离我们远,现在选的都是身边人。老张当了代表后,天天在村里转,谁家水管坏了、哪条路要修,他都记在本子上嘞!”旧铺社区的王婶提到当选的张兵代表就竖起了大拇指。

黄花塘镇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坚持“全覆盖、零距离”原则,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为目标,全域宣传动员、全程透明公开、全员参与保障。针对留守老人多的情况,镇人大联合村“两委”逐户摸排选民信息。2021年换届选举中,全镇设立40余个“流动票箱”,由村干部、人大代表、志愿者组成“送票小分队”,为行动不便的人群上门服务。针对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微信群、视频电话等实现远程投票。通过“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差额选举”机制,镇人大确保代表“能代言、敢发声”。一张选票,一份信任。镇人大严把选举关,让“群众选、群众认”的代表成为民声“传声筒”、发展“助推器”。

民主协商:让群众声音汇聚成智慧

茶旅融合专业工作室位于黄花塘镇茶场,这个不足二十平方米的联络站地方虽小,却承担着在一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任务,一件件全民共商共决的重要事项在这里落实。

群众的增收靠的是产业支撑,现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茶农收入翻了番,但离产业兴旺、乡村美丽、农民富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茶农收入如何再翻番?产业兴旺怎么搞?茶旅融合专业工作室的代表为充分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先后走访多户农户,一边宣讲政策,一边听取群众想法,并召开了专题民主议事会。“遇事齐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议事会中,镇人大代表叶红兵率先提议。

经过大家的协商讨论后,最终决定根据茶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群众意愿,持续壮大茶园种植规模。项目实施中,代表们就茶叶栽培选地整地、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等技术进行了学习,并对村民进行现场教学。

现如今,茶场已有茶园2730亩,有龙井43、福鼎大白、龙井长叶等品种,拥有2条绿茶生产线、2条红茶生产线,最高可年产茶4.2万斤,是苏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商品茶生产加工基地。

民主决策:让民生实事由民做主

自2019年起,黄花塘镇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构建“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督”闭环机制。问需于民,广纳民意,于每年10月启动“民生需求大征集”,通过线上问卷、代表工作站、流动意见箱等渠道收集建议。

莲塘社区作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基础设施跟不上,又没有标志性旅游亮点。莲塘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在了解群众的需求后,联名将莲塘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程项目作为2024年镇级民生实事项目提交,并得到落实。现在的莲塘社区,古驿瞭望台,水文化广场,徽派“一条街”,统一修砌的院墙,园林般的绿化,一幅和美乡村的画卷呈现在眼前。

从“政府定事”到“群众定事”,黄花塘镇坚持重大决策“群众说了算”。近年来,90%的民生项目源自代表建议,满意率达95%以上。

民主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黄花塘镇,人大代表的监督之刃始终折射着民意光芒。当“和美家园”专题问政会上抛出“水稻倒伏理赔迟缓”等民生痛点时,分管领导直面镜头、刀刃向内地应答,让“一问一答”的会场化作民主监督的立体考场。这场“辣味十足”的质询不仅建立了“问题清单-整改承诺-满意度测评”的闭环监督链条,更通过产险公司“月底前理赔款到位”的军令状,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监督利剑的温度与力度。

监督的脚步从未止步于会场。在民生项目验收现场,人大代表手持测量仪穿梭于水泥路施工现场,精确到毫米的沥青强度检测、横向到边的路灯亮度测试,将“纸上蓝图”与“脚下实路”逐一比对。这种“多方见证+数据留痕”的硬核监督模式,让每寸道路、每盏路灯都成为检验公权力的标尺。“总觉得工程验收是走形式,现在看到代表们拿着仪器一寸寸量,我们心里就有底了。”桃源小镇的居民纷纷表示放心。

民主管理:让群众成为治理主角

“以前公共绿地变成‘菜地游击队’,今天你拔草、明天我撒种,好好的绿化带被折腾得七零八落。”芦沟社区的居民回忆起两年前的乱象直摇头。

面对农房改善后群众“无地种菜”的治理难题,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省人大代表徐玲没有简单“一刀切”,而是将民主管理理念融入社区治理,通过“群众提议-集体协商-共同管理”机制,创新推出“共享菜园”治理模式。

在“关于完善芦沟小区居民共享菜园相关事宜”专题协商议事会上,徐玲代表提出“划地到户、疏堵结合”的思路:“咱们按户分配菜地,既满足种菜需求,又规范管理。”社区统一为居民划分地块,插上共享菜园某户标志牌。为培养儿童劳动意识,还专门划出60平方米建设“一米菜园”,孩子们在人大代表组织的“田园课堂”里学习播种、施肥,亲手种下的萝卜青菜成为“活的教科书”。

黄花塘镇人大用一件件民主实践,诠释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刻内涵。在这里,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泥土里的脚印、屋檐下的对话、手心间的温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