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进一步增强青少年诚信观念和法治意识,给孩子们打造全流程“沉浸式”式司法体验,近日,文昌市教育局联合市人民法院组织开展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参观,让青少年走进司法办案一线,帮助青少年建立起正确的自我防护方式和法律运用模式。迈号中学副校长张昌忠、团委书记王英强、教师
为了进一步增强青少年诚信观念和法治意识,给孩子们打造全流程“沉浸式”式司法体验,近日,文昌市教育局联合市人民法院组织开展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参观,让青少年走进司法办案一线,帮助青少年建立起正确的自我防护方式和法律运用模式。迈号中学副校长张昌忠、团委书记王英强、教师孙傲带队参加。
走进法院“窗口”
在诉讼服务大厅,文昌市人民法院法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立案大厅的设施、功能和特点,同学们学习了法院立案等有关流程,了解了庭审等相关便民服务举措。诉讼服务大厅导诉台上都是当事人在立案时要提交的诉讼材料的模板以及“案件必备”的诚信诉讼提示书和诚信诉讼保证书,包括跨域立案、异步调解、残疾人绿色服务通道等举措,让同学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司法庄严亦有温情。
感受司法温度
随后,学生们参观了家事少年法庭。在这个特殊的法庭中,控、辩、审和被告人均位于同一平面的圆桌方式审理案件,营造出相对适合未成年人参与的温馨庭审氛围。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涉未成年人和家事等案件以不公开审判为原则的制度,认识到法院尊重和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各类办案细节。接着,同学们进入了文昌市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庭,倾听法庭审理的流程和细节,分别以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原告、被告、代理人等角色代入到动态讲解中,接触各类角色在不同阶段需要做的事,了解诉求背后的动因,法律行为背后的逻辑,庭审活动背后的规则。
体会执行力度
在一楼大厅的显眼处,文昌法院执行110配套之拘传区的大字映入眼帘,十分醒目。为最大限度确保生效裁判落实到位,执行干警常态化接警出动,寻找执行线索和拒不履行裁判文书的当事人,对于符合规定的当事人,则可将其暂时拘传至该区域“后悔椅”上。整个拘传区宛若法律的威严具象化般警示着每一个经过的人,切忌触碰法律红线,“诚信高压线”碰不得。
传播法治理念
为了更加直观高效地提升学生们的法律分析与应用能力,同学们集中观看了由文昌法院精心出品的法治教育宣传片。屏幕放映内容充分展示了法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联系,法治化保护制度就在你我身边,法律武器的使用并无门槛,触手可及。同时,通过展示深入剖析诚信正反面案例,加深同学们对诚信社会建设离不开每一个参与者,人人均应恪守诚信而获利,人人均应违背诚信原则而受损等重要观念。在观看前后,法官助理辅以真实发生的各类案例详解,带领同学们体悟身边那无处不在的秩序与公正,让法律的威严与温情进一步展示,让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学生标准进一步明确。
传递公正感受
文昌法院常态化开展各校师生走进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庭审旁听及模拟法庭等各类针对青少年发展特点的特色活动,旨在通过更加“沉浸式”的司法体验代替传统的说教式法治学习,尽可能让更多学校师生走进法院,走近法治,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司法制度的功能与效用,并逐步树立起诚信为本,司法为公的观念,以法治剖析道德之问,以法治立起诚信之旗,让社会责任感、生活安全感、法治获得感浸润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来源:文昌市人民法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