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0日是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刚满三月。“懂王”内政外交一团乱麻、一事无成,急需一次成功来重塑美国政府威信,而在伊核问题上放弃不切实际的霸权要求,转而采取现实主义态度,成为特朗普的选项。
4月20日是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刚满三月。“懂王”内政外交一团乱麻、一事无成,急需一次成功来重塑美国政府威信,而在伊核问题上放弃不切实际的霸权要求,转而采取现实主义态度,成为特朗普的选项。
特朗普上任三月外交事务“交白卷”
据"今日俄罗斯"独家披露,在4月19日罗马举行的第二轮美伊核问题间接谈判中,美国代表团通过阿曼调解方传递了设定"现实条件"的信号。这场在严密安保下进行的谈判,折射出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多重困局——自1月20日就职以来,从俄乌调停失利到也门战事胶着,从贸易战僵局到上任三个月国内支持率跌破43%的历史冰点,白宫正急切需要外交突破重塑执政威信。
谈判现场呈现出微妙态势:美国中东事务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与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希分处不同房间,通过阿曼外交官进行信息中转。这种"隔空对话"模式延续了双方自2025年2月以来剑拔弩张的互动轨迹,当时特朗普曾以军事打击相威胁要求伊朗接受核协议条款。
意大利警方在阿曼驻罗马大使馆外警戒
知情人士透露,美方此次调整策略试图展现务实姿态。尽管美方官员向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宣称"取得了良好进展",但德黑兰方面的表态耐人寻味。阿拉格希在社交媒体强调"与中俄的战略合作是全球和平基石",明确释放不会因美伊谈判背叛中俄的信号。这种战略定力背后,是伊朗对2015年《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失效的清醒认知——正如阿拉格希所言,现有协议框架"已无法满足伊朗需求"。
谈判核心矛盾聚焦铀浓缩问题。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盖伊重申核计划的和平性质,但美方仍坚持要求德黑兰放弃核武研发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双方技术专家小组将再次磋商,这预示着双方可能在浓缩铀纯度、离心机数量等关键技术参数上寻求折中方案。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将此次谈判视为扭转执政颓势的关键战役。从单方面退出JCPOA到重启"极限施压",从暗杀苏莱曼尼到也门军事介入,美方的强硬路线已陷入边际效应递减困境。此刻转向务实谈判,既是对国内政治压力的回应,也是对中东战略困局的补救尝试。
但伊朗显然保持着清醒的战略节奏。在维也纳体系解构、多极格局成型的背景下,德黑兰通过深化与中俄的战略协作,正在构建对冲美国压力的新安全架构。这种地缘政治布局,使得伊朗在核谈判中拥有较2015年更从容的战略回旋空间。
历史经验表明,从朝核问题到阿富汗撤军、拱火与调停俄乌冲突,美国在重大安全议题上常陷入"烂尾工程"的怪圈。此次美伊博弈能否打破魔咒,既要看华盛顿能否真正放弃"霸权"做派,更取决于各方能否在新时代安全观框架下找到利益交汇点。随着4月26日阿曼会谈临近,这场牵动中东格局的博弈正步入深水区。
伊朗武装力量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来源:头号电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