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农村娃撑伞!巍山县这个法庭法护“童”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0 09:03 2

摘要: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庙街人民法庭立足“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聚焦农村地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以“司法指导+人民调解”为抓手,搭建“联防联调联建”工作机制,融合司法、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力量,共同促进辖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落实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庙街人民法庭立足“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聚焦农村地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以“司法指导+人民调解”为抓手,搭建“联防联调联建”工作机制,融合司法、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力量,共同促进辖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落实见效。

联动防范风险

共筑未成年人向上向善的法治根基

“法治副校长”为青少年播撒法治的种子。庙街法庭选派一名法官助理作为“法治副校长”挂包联系辖区学校,结合“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围绕未成年学生常见的违法犯罪问题,结合校园暴力等典型案例进行以案释法。通过普法教育让学生树牢学法、懂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弘扬社会正能量,发挥出普法宣传对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指导站”为离异家庭少年打开成长的心门。庙街法庭年均受理的婚姻家事纠纷案件占比约40%,其中以离婚纠纷为主。法庭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重点着眼于离婚纠纷中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在立案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关爱未成年人告知书》,告知离婚对未成年子女的身心伤害。同时,在审理过程中围绕立法背景、抚养意义、抚养权与父母子女关系的区分等内容进一步开展释法说理,引导父母正确看待子女抚养问题,为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司法保障。

联调化解纠纷

共解涉未成年人矛盾纠纷的社会难题

诉调对接为留守少年提供快捷解纷通道。庙街法庭一以贯之树牢实质解纷理念,坚持用活用好与辖区综治中心及12个村民委员会之间的挂包联系平台,根据属地基层治理职能部门的调解需求,积极主动参与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纠纷化解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的成功率以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有效性。通过多元治理主体的衔接和联动,聚合各职能部门优势,力争实现矛盾排查化解不出网格、司法服务延伸进入网格的“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目标。

今年年初,庙街法庭与辖区村委会成功化解一起涉三名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调解过程中,法庭干警注意到三个家庭中参与调解的两方家长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而孩子的父母在外出务工。关注到留守少年成了“问题少年”,法庭指导调解的重点从损害赔偿转移到家庭教育,以父母监护职责、民事纠纷与刑事犯罪的不同法律后果为切入点,警示未成年人的父母不能“养而不教”,要避免未成年人因价值观偏差误入歧途。最终三方当事人当场签署了人民调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完毕。

联建实现善治

共谱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和谐篇章

“小站点”撬动“大格局”,在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庙街法庭全体干警锚定解纷一盘棋的工作目标,在畅通解纷渠道上精准发力,将审前推行诉前服务、审中灵活开展调解、审后跟踪回访问效的工作融入日常,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司法在多元解纷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云南高院

责任编辑:吴沅锦

来源:云南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