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4年,陈山海与姐姐陈雪、姐夫赵成业共同创立“蒸鼎记”,凭借独创的蒸汽蒸柜技术,将一家小餐馆发展为餐饮帝国。然而,随着企业壮大,野心勃勃的赵成业暗中布局,一步步蚕食股权,排挤陈氏姐弟。亲情与利益交织,信任与背叛并存——陈雪被迫交出股权,陈山海的专利被窃取,
小说简介:
1994年,陈山海与姐姐陈雪、姐夫赵成业共同创立“蒸鼎记”,凭借独创的蒸汽蒸柜技术,将一家小餐馆发展为餐饮帝国。然而,随着企业壮大,野心勃勃的赵成业暗中布局,一步步蚕食股权,排挤陈氏姐弟。亲情与利益交织,信任与背叛并存——陈雪被迫交出股权,陈山海的专利被窃取,而赵成业则在赌场与情场间肆意挥霍,最终因经济犯罪锒铛入狱。
这是一场关于权力、欲望与救赎的博弈,也是一曲家族兴衰的悲歌。当蒸笼里的蒸汽散去,谁能守住初心?当股权之争尘埃落定,谁又能全身而退?商海沉浮,江湖险恶,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一章 加盟入股
滨江市,1994年夏。
后厨铁门被撞开的瞬间,陈山海正在校准第三代蒸柜压力阀,经营了4年的“808小碗菜坊”,正红火也是正缺人手的时候,创业失败的姐姐和姐夫带着3万元现金入股,陈山海占公司50%的股份,姐姐和姐夫各占25%,决定增加蒸品菜系,店铺也更名为“蒸鼎记”。陈山海耳廓微动,从发电机轰鸣中精准剥离出姐夫的脚步声。
"阿海,黄鳝粥里再加两勺味精。"赵成业的鳄鱼皮带扣碰到在门框上,金属刮擦声让陈山海后槽牙一阵发酸。"蒸柜够三分钟了。"陈山海没抬头,扳手在指间转出银光。
陈雪记账的圆珠笔顿在粉蒸排骨6份的"6"字上,胸前的观音像吊坠若即若离地触碰着收银台上的计算器。"天阳,工商所老林那桌..."
"赊着!"赵成业拿出包细杆烟,烟盒封口处隐约的口红痕迹的电话号码。陈山海想起三个月前,自己在维修间撞见姐夫把同样的数字用碳素笔写在服务员古某雪白的大腿上。他提醒过姐姐,不要被赵成业的花言巧语给骗了,这个人不靠谱,贪财不说,买个菜都要骑驴儿,还花心,花心的男人有几个能干成事的,心思都不往正地方放。他说完扫了一下姐姐微隆的小腹,姐姐轻轻点了下头,用目光回应了她的好意。
蒸柜突然尖啸。陈山海猛扳泄压阀,气流掀开他额前碎发。"哈!"赵成业蹚开脚边菜筐,新鲜的云南产小土豆像玻璃弹珠滚过陈雪脚边,"都研究两月了,行不行啊?"他绕过陈山海沾了机油的工装裤,"现在食客要的是这个..."突然舀起半碗猪油扔向灶台,火苗"轰"地窜起半人高。
陈雪冲去关煤气阀的瞬间,观音像吊坠勾住了账本,在纸张的撕裂声里,陈山海想起父亲离世前,交给他的祖传药戥,现在,他就用这杆戥秤称量每份豉汁凤爪配料的的黄金配比。
"叮——"
压力表归零的脆响中,陈山海笑了。他抽出蒸柜抽屉,128个炖盅在导轨上列队,盅底编号在蒸汽中若隐若现。赵成业不知道,这些看似随机排列的陶盅,实际是按斐波那契数列分布,当第13号盅的排骨最先熟透时,第21号盅的党参正好析出最后一滴药性。
"姐夫 。"陈山海擦着手走向店外,为了不让姐姐为难,他会刻意的跟姐夫表现的热络。暴雨前的闷热裹着国道上的汽油味涌来,赵成业的呼机突然震动,液晶屏闪过"22:00嘉豪酒店308"。"你说蒸汽能煮熟石头吗?" 陈山海盯着柏油路上蠕动的蚯蚓,它们被热浪炙烤成S形,就像他昨夜在图纸上新画的蒸汽回路。
暴雨砸下时,陈雪发现弟弟站在巷口。雨帘中他的背影被路灯切成两半,左半边是修理工沾油污的垮肩,右半边却挺得像药铺柜台后的父亲。她不知道,陈山海裤袋里正攥着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
第二章 双生裂痕
中部某理工大学实验楼1005室,陈山海盯着蒸汽柜原型机的压力曲线图,铅笔尖在热效率公式上戳出黑洞。
"陈工,第三次测试失败了。"助研递来碎裂的陶盅,盅底编号"13"的釉彩龟裂成蛛网,这正是斐波那契序列的首个关键点。陈山海突然掐住助手手腕:"你往蒸汽阀掺了冷水?"
"是赵总要求..."助研话音未落,实验室门被推开。赵成业甩来一份《标准化操作手册》,纸页恰好擦过陈山海眉骨旧伤,瞬间渗出血珠,最大的一滴滴在纸页"所有炖品味精添加量≥3g"的条款上。
"食药监的人下周来!"赵成业叉起一块豉汁排骨,"你那套‘药性析出’理论,比得上这个?味精加足了菜味就鲜,碰到一两个嘴刁的偶尔食材不新鲜时也吃不出来!"排骨在叉子尖上颤动,裹着层晶亮的谷氨酸钠。
陈山海摸向裤袋里父亲留给他的药戥锤。
"咔嗒。"
对着索尼采访机,赵成业志得意满地宣布:"经专家认证,'蒸鼎记'标准化方案通过。"
结束采访,他走到还在操作间的陈山海身边,凑近陈山海的耳朵:"你的什么破研发,中听不中用,就像这陶盅..."他猛敲13号盅,瓷碎片迸溅中,陈山海看见姐姐站在走廊阴影里,她新烫的卷发像团枯萎的忍冬藤。
六个月后,滨江市会展中心。
陈山海的研发测试成功,并获专利申请批准。"蒸鼎记"品牌升级发布会现场,赵成业对着二十家媒体镜头侃侃而谈,干冰烟雾中浮现出全新LOGO。陈雪在后台核对新闻稿时突然僵住,通稿中"创始人赵成业"的字样像蚂蚁般爬满纸页。她冲向控制台想暂停PPT却被财务总监拦住:"赵太,您弟弟的'技术总顾问'头衔在第二页..."
因为是后加入的身份,加之陈山海有经营餐饮业的经验,又一直参与蒸柜专利的研发,开始的几年,对于“蒸鼎记”的运营,陈山海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蒸鼎记"以“留住食材营养,吃到原汁原味”为品牌定位,深得追求健康的人们青睐,到2000年已经在国内的快餐业显露龙头地位。随着连锁餐厅雨后春笋般的开业,活跃的赵成业开始不满足于配合的角色,他要有所作为,他要成为“蒸鼎记”的老大。
赵成业下的第一步棋是“去家族化”,即削弱陈山海和陈雪的权力,让“蒸鼎记”姓“赵”。其实,陈雪是看出了丈夫的心思的,也知道他小时候因为贫困吃了很多的苦,所以对金钱有很强的欲望。
为了避免亲人间撕破脸皮,毕竟她和赵成业已经有一双儿女了,就把丈夫和弟弟叫到一起,敞开了谈权利的平衡问题,最后达成一致,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陈山海和赵成业二人轮流当,五年一轮换,因为蒸制设备、后厨生产和餐厅操作已经在陈山海的主导下,基本形成标准化,企业正在扩张期,赵成业更擅长外联,所以决定由赵成业先当。
这姐弟还真是太老实了,没看出赵成业早就扎根心底的狼子野心。他上任以后,迅速排挤掉陈山海和陈雪的亲信,重要部门全部换成是他的人,并且开始启动他的第二步棋,享受收益、争夺股权。
2001年,深圳某分店。
收银系统警报第三次响起,陈山海盯着屏幕上的"董事长特批折扣"红字。玻璃门外,赵成业的表弟正将冻品入库单撕碎塞进下水道,碎纸屑上的"过期"字样在油污中载浮载沉。
"陈总,新到的冬菇不新鲜啊..."店长话音未落,陈山海已掀开蒸柜,128个炖盅只剩98个,店长从废物筐拿出三十个被弃的13号盅。盅底残留物在pH试纸上晕出靛蓝,这是食用碱过量反应。他抽出柜子底层的《伤寒论》,夹页里的当归不知何时被换成甘草,甘则缓也,能解百毒,亦能掩腐味。
手机突然震动,姐姐发来一连串的照片:赵成业在东南亚某赌场,筹码堆成塔尖,塔底压着份《股权质押协议》。
2003年元旦,总部会议室。
年度财报投影在幕布上,陈山海盯着"研发费用占比1.2%"的数字。赵成业摩挲着镀铬车钥匙:"各位股东,技术总监的办公室从今天起搬去B栋。"说完眼神往陈山海这边一瞥。
B栋是临建板房,夏热冬冷。陈山海推开锈蚀的铁门,发现蒸汽柜原型机被拆解成废铁堆,从拆下的部件看,明显的是有意而为。
深夜,林婉(陈山海的妻子,公司监事)敲开板房:"他们用关联交易抽空研发资金。"她展开图纸,赵成业表弟刚注册的"鼎香设备",竟在生产山寨蒸柜。陈山海用手指用力按住压力表玻璃,心里一阵绞痛。派出去的部下接连送来赵成业包养二奶、三奶、四奶的证据,他后悔了,开始怀念自己那个每天飘香充满客人欢声笑语的“808小碗菜坊”。墙上的《股权结构图》中,陈山海的名字下边括号里是50%的股权份额,名字后边还有个括号,里边写着"技术出资方"。
第三章 股权转让
珠江新城嘉豪酒店308室的空调出风口嘶嘶作响,陈雪盯着茶几上的离婚协议,纸页边角被赵成业的雪茄烫出焦黄小孔。她无名指上的戒痕在酒店射灯下泛着青白,像道未愈合的刀伤。
"以前定的50:50就不合理,必须改变股权结构,公司才有可能上市,你不是想离婚吗?你不是想要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吗?都可以依你,但是你得先把你的25%股权转给我,并书面承诺股权及相关利益归我个人所有..."赵成业指着协议的签字处,"你最好在明天上午十点前签好,别等我改变主意,况且,转给我最后还不都留给两个孩子吗?"
陈雪望向窗外,对面"蒸鼎记"上市路演广告牌正播放着赵成业接受《财经》采访的画面。她摸向手提包夹层,那里藏着弟弟陈山海昨晚塞给她的录音笔,进门时颤抖着摁下了开关。浴室门突然打开,离婚协议飘落地上,女人裹着浴巾甩着湿发走出来,脸上带着迷人的微笑。
"天阳哥,我项链掉浴缸了!"女人赤脚踩过协议,水渍晕染了"股权转让"条款。赵成业大笑着一把扯落浴巾。陈雪想到女儿中考前夜,独自在医院陪护急性阑尾炎儿子的情景。她拿定注意,不管发生什么,要把孩子的抚养权争取到自己手里。
赵成业如愿得到了妻子的25%股权,他现在公司里的股权份额和陈山海均等。他的第三步棋是融资,引进新的股东,打破和陈山海的股权平衡。融资之前要对公司进行评估,“蒸鼎记”市值50亿,也就是说赵成业未支付任何对价,仅以子女抚养权为条件,从妻子手中取得价值12.5亿的股权。融资后的股权结构变成了45:45:5:5,尽管陈山海和赵成业还是均等的45%的股权,但是另外的两个5%大有文章可做。
2005年,赵成业的计划就要顺利实现,但是他最近也有两件很挠头的事。一是古某带着私生子来要名分,闹得市井庸扰不堪;一是本家的管理人员手脚不干净,蒸制设备长期疏于维护,饭菜质量大不如前,投诉实在是多,市场监督管理局成了常客。还有一件更没法说出口但有可能会给企业造成致命性打击的是,表弟售出的山寨蒸柜正在成为“蒸鼎记”的李鬼。
正在赵成业想着排除万难先把企业做上市了再慢慢处理这些事的当口,妻子陈雪醒悟了。当她知道古某的私生子找上门来时,她再也无法保持沉默,私生子和婚生子享有一样的继承权,她自己的心里苦一些不打紧,为了两个孩子,但是现在孩子们的利益也有可能保不住。她拨通了弟弟的电话。
弟弟陈山海为了让姐姐的心尽量的能够安静一些,没有把赵成业的烂事说给她,手里拿着50%的股份,什么决策都做不了的苦楚也没有跟姐姐讲过,蒸柜早就应该维护、食材质量一再下降,父亲留下的药戥锤已经被他的手磨得反光。
“我想要回我的股权,当初是他用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要挟我让我签字!”见到姐姐的决心已下,陈山海把调查到的赵成业大量作风问题的证据拿了出来。
要回股权何其艰难!专利保护也即将到期,赵成业早就放出风来,研发部没啥用早该取消。在他的严密管控中,陈山海和陈雪想要进入公司的关键部门都难。
第四章 上市博弈
股权陷阱。
陈山海在律所会议室第一次暴起时,林婉按住了他的手腕。投影仪播放着赵成业提交的"证据":公司增资时,陈雪签署的《配偶放弃优先认购权声明》公证书。
"出于人道,赵先生同意补偿您姐姐原始出资额50万元”吴律小声说道。
陈山海突然抓起保温杯砸向投影幕布。枸杞红枣茶在《股权结构变更图》上流淌,将陈雪的名字漫漶成褐色污迹。他想起五年前姐姐生产时大出血,赵成业却在隔壁会议室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此刻茶水正沿着同样的路径,吞没"陈山海45%"的字样。
为了别把事闹太大了,影响上市的进度,赵成业决定使用缓兵之计,拖一拖。他一方面稳住陈雪,让陈雪开条件,答应可以谈;一方面等着专利的到期,这样他就能够不受陈山海专利权的束缚了。
陈山海盯着OA系统弹出的“账号已冻结”提示,屏幕蓝光映着他紧锁的眉头。行政部刚送来的纸箱里,蒸汽柜专利证书的钢印正粘着半片指甲,那是昨夜赵成业表弟带人强拆研发部时,保安老周反抗留下的血迹。
"陈总监,请交出门禁卡。"新上任的人事总监倚着门框,胸牌上"赵氏宗亲会理事"的烫金字刺得人眼疼。距离专利保护期截止还有72小时,陈山海意识到,一旦保护期截止,他在公司的处境会更加艰难。抽屉里放着赵成业在瑞士银行的加密账户材料,用他的一个情人的身份开的。
陈山海很痛苦,他看出了赵成业对姐姐的拖延和欺骗,却无计可施。而姐姐拼命争取过来的孩子不但被赵家接走,而且说了很多关于他和姐姐的坏话,两个孩子现在有点和他生分,认为他在抢老赵家的财产,阻挠他们爸爸的公司上市。
赵成业此时,认为自己距离登天只有一步之遥。
第五章 尘埃落定
林婉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丈夫,一点点的变得消沉,经常喝闷酒,心疼的同时她始终保持着冷静。身为监事,公司一团和气时就是个称呼,细心的她在看出端倪之后,就背着陈山海暗中收集材料,不知道将来会不会用上。
股东大会前夜。
U盘推过桌面时,金属外壳反射着冷冽的光。
"三组证据链:第一,他挪用蒸汽柜专利费在东南亚某赌场的流水。"她指尖点着屏幕上模糊的监控截图,赵成业在VIP厅的筹码堆里,正把玩着刻有"蒸鼎记"LOGO的金色蒸笼模型。
"第二组是阴阳合同。"陈山海翻开《融资协议》,公证处骑缝章的红线竟完美避开关键条款。林婉用紫光灯照射:"他用特种墨水,半年后字迹会自动消退。"
第三组证据是段录音。播放键按下瞬间,陈山海听见姐姐的抽泣声混着赵成业的冷笑:"500万买你一个签字知足吧,不签,两个孩子你一个都别想要..."突然插入"咔嗒"脆响,是药戥铜盘砸在瓷砖上的声音。
B栋板房的玻璃突然爆裂,陈山海护住林婉时,右臂被飞溅的钢化玻璃割出口子。窗外传来改装摩托的轰鸣,肇事者头盔上贴着赛车贴纸疾驰而去。
"看这个。"林婉从公文包里取出申请查阅公司账目的材料。“他们闻到味,狗急跳墙了。”
赵成业和一众高级管理人员因为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等分别受到刑罚。
暴雨冲刷着警车车窗,陈山海看见赵成业在押解车上用头撞着玻璃,血痕蜿蜒成的形状,正是他当年教姐夫算股权比例时画的黄金分割线。林婉递过来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闪烁着证监会公告:蒸鼎记IPO申请终止审查。
陈山海掏出裤袋里的药戥锤,紧紧地拥抱住了林婉。
除夕夜,陈山海和姐姐一起走进刚解封的蒸鼎记总部。
2025年,赵成业出狱,蒸鼎记的故事还在继续。
【法律声明】
1. 本故事中所有企业名称、人物姓名、事件经过,包括但不限于"蒸鼎记""赵成业"等均为虚构创作,与现实无任何关联。
2. 文中涉及的商业操作(如股权分配、专利研发)不可作为实际参考,技术原理(如斐波那契蒸柜)纯属艺术加工。
3. 本故事核心冲突(如股权争夺、专利纠纷)为常见商业案例类型,无特定影射意图。
4. 故事背景地点(如滨江市、嘉豪酒店)均为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5. 若情节与某些历史案例存在表面相似性,仅为创作巧合,作者无意影射或暗示任何真实事件。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