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很多公司已经披露了25年一季度的业绩预告。多家公司业绩客观,其中有研新材预计其一季度净利润增幅或超16370%,比较炸裂。下面是最新数据统计以及每页部分个股的点评:
据最新消息,目前很多公司已经披露了25年一季度的业绩预告。多家公司业绩客观,其中有研新材预计其一季度净利润增幅或超16370%,比较炸裂。下面是最新数据统计以及每页部分个股的点评:
有研新材:“电磁光医”四大板块并驱前行。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高端金属靶材、先进稀土材料、红外光学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诸多领域。22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减少 2.91%,缘由在于铂族金属价格的下跌;实现扣非归母 1.83 亿元,同比增长 71.63%,毛利率同比增加 1.38 个百分点,薄膜材料(靶材)和稀土材料乃是主要的业绩来源。
电板块:国内半导体靶材的领军者,呈垂直一体化布局
大陆晶圆厂掀起扩建热潮,靶材的国产替代势头强劲崛起。预计至 24 年,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在全球的占比将由 16%提升至 19%,于逆周期之下,材料规模稳健增长,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进程。在材料中,靶材所占比例为 3%,其技术壁垒颇高、认证周期长达 2 至 3 年,在 12 英寸和先进制程下,铜系靶逐步取代铝系靶。全球靶材的 CR4 高达 80%,由海外企业垄断,国产化率尚不足 20%;高纯金属原料成本所占比例达 70%,主要依赖进口,伴随全球产业链的转移以及本土企业的技术突破,国产替代强势崛起。
原料实现自产自供,产能扩建与高端铜靶占比提升。公司的半导体靶材实现全品类覆盖,22 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 60%,12 英寸高端靶占比超 40%;当下产能为 3.5 万块/年,规划扩充至 7.3 万块/年,预计 25 年达成产能;核心铜系靶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客户处全面上量,占比持续攀升。公司达成高纯金属原料的自产自供,21 年 30 吨 6N 超高纯铜已投入生产,自给率显著提高。预计 22 至 24 年公司靶材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约在 50%左右,为核心业绩贡献增量。铂族金属业务因其加工特性,营收较高但毛利较低,盈利基本保持稳定。
“磁光医”板块协同发力,构筑多领域新材料平台。1)磁板块: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加大投资以突破电声和微电机等所用的烧结磁体,增加铽系列产品的产量,22 年上半年有研稀土净利率同比增长 136%。2)光板块:红外锗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 25%,向红外光学产业链的下游镜头组件加速延展,预计 22 至 24 年营收增速在 15%以上。3)医板块:发展数字化口腔正畸产品,镍钛生物医用材料持续扩大产能。
移远通信:物联网复苏态势明朗,持续引领技术前沿。随着物联网行业去库存周期的终结,全球下游相关需求逐步回暖,车载、AIoT 等场景的景气程度显著攀升。公司于 AI 算力模组方面,悉心打造了多款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模组产品,包含支持高算力的边缘计算智能模组,以及同时支持 5G 和高算力的 5G 智能模组等产品。在机器人业务范畴,公司研制了智能模组、控制器产品以及相关的视觉技术,已在双足类/四足类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割草机、多模态机器人等行业头部公司的产品中得以应用。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公司推出端侧 AI 大模型整体解决方案,集成自研的 AI 高算力模组 SG885G-WF,拥有高达 48TOPS 的 AI 综合算力,助力服务机器人得以实现 1 秒以内的意图识别,解码速率超过 15_tokens/s。
场景化研发领域展开前瞻性布局,发布定增预案助力产品技术提升。公司聚焦于工业智能、智慧农业、AI 大模型及边缘计算等应用领域,凭借前瞻性布局与深度的场景化研发,在通信模组业务以及智能化解决方案板块均实现平稳增长。公司在边缘计算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其最新边缘计算模组 SG885G 成功运行百亿参数级大模型 DeepSeek,于端侧达成低至 50ms 延迟的 AI 推理;在自研的高算力模组基础之上,巧妙融合前沿的 LLM(大语言模型)、RAG(检索增强生成)与 Agent(智能体)等业界主流技术,推出了大模型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公司于 2025 年 4 月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募集资金预计不超过 23 亿元,主要投资于车载及 5G 模组扩产项目、AI 算力模组及 AI 解决方案项目、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星网锐捷:公司网络基础设施产品实现突破:于数据中心领域,公司持续增强在网络基础设施范畴的创新实力,助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凭借对场景及行业的价值赋予,AI-FlexiForce 智算中心网络解决方案达成大规模交付,荣获“年度影响力解决方案奖”;携手中国移动共同发布具备自主技术知识产权的 AIGC 智算网络新标准,推动国内智算网络技术体系的进步。2024 年,公司于关键领域接连取得突破,成功推出 TH5 交换机、51.2TCPO 交换机、全球性能领先的 400G/800GLPO 光模块等创新产品矩阵及创新解决方案。
公司积极拓展于信创、视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 AI 应用:(1)信创:公司基于华为最新麒麟 9000C 芯片打造的“升华”系列整机,助力党政、国企、教育、医疗等行业达成信创智能化升级;持续深化与兆芯、飞腾等生态伙伴的战略合作,发布多种形态的信创整机产品。
(2)视联网:多款 AI 语音核心产品正式获得工信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增强了在运营商市场和行业专网的竞争力。在政务办公、医疗、金融等多行业实现突破: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批量落地于山东、上海、北京等省份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金融相关解决方案中标建设银行总行集采项目。
(3)车联网:2024 年,公司紧密追踪技术发展趋向和国际市场的变化,精准洞悉客户需求,达成车联网 ODM+EMS 两大业务的并驾齐驱,持续稳固北美市场,同时,加快拓展在欧洲、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 20 多个国家市场,公司积极探寻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全新推出的 ARMS 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市场突破,并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
巨化股份:公司身为氟化工领域的龙头企业,产业链布局完备,成本与配套优势突出,并且财务结构良好。就氟制冷剂行业格局而言,公司的制冷剂配额在国内位居首位,将直接受惠于制冷剂长期的景气态势提升。就氟精细化学品及氟材料行业而论,伴随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氟化工产品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应用领域不断延展,市场空间持续拓展,年需求稳健递增。从公司自身的内生效益出发,多年以来,公司不断加强氟氯先进化工材料的发展,向高端延伸产业链,多个化工子行业的集约协同能力得以增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核心竞争能力与竞争地位不断强化。
新和成: 营养品板块主要产品量价齐升,推动业绩大幅增长。在 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受蛋氨酸等项目新产能的释放、下游养殖行业的复苏,以及其他厂家供给受限等因素的作用,公司营养品板块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得以修复;公司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全力以赴,通过产销联动开拓市场,多管齐下拓展市场份额,公司营养品业务实现销售量价齐升;此外,公司持续创新以降本增效,优化生产工艺、资源配置、能源消耗等,合理降低运营成本,进而实现经营业绩的提升。
主要维生素品种皆在豁免清单,“对等关税”影响甚微。依据公司 4 月 8 日的互动易,公司主要维生素系列产品,如 VE 系列、VA 系列、VC 系列、VAD3 系列、VB 系列,以及辅酶 Q10 系列,均在此次关税豁免清单之中,公司出口美国的销售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低于 10%,“对等关税”的影响较为有限。
营养品、香精香料、新材料、原料药四大板块的新项目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在营养品板块,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 18 万吨/年液体蛋氨酸(折纯)项目基本建设完毕;4,000 吨/年胱氨酸稳定生产运行,草铵膦项目中试进展顺利。在香精香料板块,系列醛项目、SA 项目、香料产业园一期项目平稳推进。在新材料板块,PPS 新领域应用开发顺遂;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顺利推进大生产审批;HA 项目产品已正常生产、销售。在原料药板块,氟烷、植物醇整合项目有序开展,未来将依据市场需求升级产品结构,逐步发展成为解热镇痛类、营养类药品以及特色原料药中间体的生产商。
隆鑫通用:1)国内摩托车领域的领军者:自主高端品牌“无极”持续发力。隆鑫通用创立于 1993 年,总部坐落于重庆,乃是国内摩托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两轮摩托车主要涵盖 50cc - 900cc 的仿赛、复古巡航、街车、越野、弯梁车、踏板车以及电动两轮摩托车等产品。2023 年,公司摩托车产销量位列国内前二,出口创汇位居行业首位。公司的高端自主品牌“无极”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产品矩阵日益丰富,巡航车型 CU525、四缸仿赛 RR660S 等爆款车型位居人气榜前列。“无极”在 24H1 实现销售收入 15.20 亿元,同比增长 132%,实现了翻倍以上的高速成长,逐渐跻身国内新晋一线休闲玩乐摩托品牌之列。
2)国内市场:大排量休闲玩乐车型从无到有加速兴起,五年复合增长率达 30%以上。摩托车可划分为通路车以及大排量休闲玩乐车两类。通路车绝大部分排量为 150cc 及以下,主要用于短途出行,国内通路车市场渐趋稳定。而大排量休闲玩乐车作为摩托车中的细分赛道,附加了更多玩乐、社交的属性,排量基本在 250cc 以上。自 2019 年起,国内大排量摩托车加速兴起,19 - 24 年间 250cc 以上销量的复合增长率达 33.67%,24 年大排量出口与内销渗透率分别提升至 3.3%、4.5%。在需求端,大排量摩托车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并且摩托车玩家与社媒 app 用户皆为年轻群体,社媒为摩托车的传播强势助力;在供给端,国产品牌的热卖款车型密集推出,众多产品力强劲、性价比出色的产品涌现;大排量摩托车供需两旺,逐渐构建起完备的生态。隆鑫的高端自主品牌无极逐渐成为新晋一线休闲玩乐摩托品牌,随着产品矩阵的丰富以及渠道的拓展,具备较强的成长性。
3)海外摩托车市场:出口潜力巨大,国产品牌出海步伐加快。2023 年,全球摩托车市场容量约为 5400 万辆,出海空间广阔,国产品牌出海进程加速。在拉美市场,隆鑫优势明显,23 年拉美摩托车整体市场容量为 622 万辆,其中巴西 157 万辆、墨西哥 100 万辆以上、哥伦比亚 68 万辆,拉美小国家众多,市场较为分散;日系品牌话语权较强,本田与雅马哈合计占据 54%的份额,而隆鑫的出海产品竞争力较强,有望持续抢占拉美市场。在欧洲市场,是大排量摩托车的主要消费区域,市场容量在 200 万台以上,目前主要由日系与欧系品牌主导,市场集中度较低,中国品牌已逐渐进入欧洲市场,目前国产品牌在英德法意西的合计份额分别为 2%、5%、3%、11%、6%,未来有望持续提升影响力。目前无极在欧洲市场的渠道数量近 700 家,在意大利、西班
4)股权整合后,与宗申集团有望协同互补,迈向中国摩托车榜首。2024年12月,隆鑫的股权重整顺利落地,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宗申新智造,实控人变更为左宗申先生(宗申集团董事长)。隆鑫通用与宗申集团为两大摩托车巨头,2024年二者摩托车销量分别为180.3、154.2万辆,分列国内的第二、三名,合计销量达到334.5万辆,在二者管理经营取得协同后,规模将远超目前国内销量榜首大长江(24年销量194万辆),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摩托车势力。且从产品端来看,两家的多个自主品牌无极、赛科龙、宗申、茵未、森蓝将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进一步覆盖国内海外多个市场、通路车与高端大排量等多类产品。
宝丰能源: 内蒙项目顺利投产:公司于内蒙古的 300 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推进顺遂,第一、二套总计 200 万吨产能分别于 2024 年 11 月和 2025 年 1 月进行试产,第三套 100 万吨预计在 2025 年 3 月投产。项目全面达成生产能力后,公司烯烃总产能将达 520 万吨/年,跃居国内煤制烯烃行业之首,我们预计公司在 2025 年的业绩有望伴随产能的释放获得显著增进。
新疆规划开启新空间:公司此前披露了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煤炭清洁高效转化耦合植入绿氢制低碳化学品和新材料示范项目》,项目涵盖 1120 万吨甲醇、400 万吨甲醇制烯烃及下游 195 万吨聚乙烯、195 万吨聚丙烯、25 万吨 1 - 丁烯、25 万吨 EVA、5 万吨 MMA/PMMA 等装置。我们在前期的深度报告《新疆有望成为煤制烯烃新基地》中剖析过,得益于显著低于疆外地区的煤炭价格,准东地区煤制烯烃具备极强的成本优势。倘若公司新疆项目落地,有望获取比内蒙基地投产更为显著的发展。
海陆重工:余热锅炉及压力容器业务产销旺盛,有望受惠于下游高景气态势。公司的余热锅炉业务主要服务于钢铁、石化以及有色冶炼等众多行业的客户,压力容器业务则深耕于石化与煤化工行业。公司长期致力于锅炉及压容业务,其设计制造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准,盈利能力长期得以改善、位居行业前列。近些年来,国内石化行业资本开支一直保持在高位,众多项目陆续动工,对余热锅炉和压力容器等大型特种设备的需求颇为旺盛,有望促使公司业绩呈现新一轮的增长。同时,公司的余热锅炉业务还将长期受益于国内大规模工业设备的更新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有色冶金行业设备需求的上扬;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煤化工行业迅速发展、景气程度上升,将持续为公司的压力容器业务带来利好。
公司核电业务具备较高的弹性。伴随能源转型,核能再度受到重视,国家加大了核电项目的审批力度。公司的核电业务逐步恢复并发展,在核安全设备制造方面占据领先地位,研发水平出色,引领着核电站堆内构件吊篮筒体制造的国产替代。募资扩产第四代核级容器的计划进展顺遂,未来第四代核电技术有望成为发展重点,高温气冷堆具备显著优势,拥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
光伏发电与环保业务为公司利润提供稳定支撑。光伏能源在国内的装机量持续攀升,成为重要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运营光伏电站业务,稳定的发电量和较高的毛利率使新能源电力销售业务为公司利润提供了有力支持。环保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公司的环保工程业务持续发展,致力于固废和污水处理业务,未来将拓展全产业链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声明:本文内容仅做行业分析与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码字不易,请点赞+收藏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