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东六环改造工程全长约16.3公里,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由现状双向四车道加宽至六车道。全线设置施园立交、环球东立交、土桥立交与疃里立交4座互通立交,满足东六环路与京哈高速、环球度假区、京津公路、潞苑
4月20日凌晨,随着首辆机动车平稳驶入东六环隧道,历经5年建设的北京东六环改造路段正式开通试运营。
4月20日凌晨,首批车辆驶入东六环隧道。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东六环改造工程全长约16.3公里,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由现状双向四车道加宽至六车道。全线设置施园立交、环球东立交、土桥立交与疃里立交4座互通立交,满足东六环路与京哈高速、环球度假区、京津公路、潞苑北大街以及周边片区的交通转换需求。其中,土桥立交建成北京首个地下互通立交,连接京塘路(京津公路),东六环也自此引入地下。
从道路形式上看,东六环改造工程分为“地面加宽段”和“入地改造段”两部分,其中路基加宽段长约7.1公里,隧道段长约9.2公里。在隧道段中,盾构段长约7.3公里,也是目前国内最长的盾构高速公路隧道。
论及对东六环进行改造的初衷,“缓堵”是首要原因。记者注意到,原先的东六环路是以高架桥为主的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高峰时期较为拥堵。在改造工程中,将东六环“藏到”地下,可实现城市副中心各组团之间的十余条东西向城市道路贯通,缓解地面道路交通压力。同时,将原双向四车道增加为双向六车道,车流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如果按照设计时速80公里计算,驾车通过这条特长隧道,仅需约7分钟,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
此外,东六环改造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地下高速不仅可以更高效地服务市民出行,还可以从源头解决地面车流穿梭带来的噪声、尾气排放等环境影响,隧道内已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可收集并净化汽车尾气,降低隧道内及洞口处污染物浓度。
为确保东六环隧道安全开通,首发集团高效运用东六环隧道智慧化综合管控平台,对行车数据进行精细化查询管理,结合隧道全覆盖视频,实现隧道内车辆全线动态跟踪,提高隧道事件的检测水平。
为加强隧道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营企业还建立了完善的突发事件防范应对指挥处置体系,细化了5级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科学、高效、有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在隧道洞口、疏散通道口设置4个24小时应急值守站。
值得一提的是,东六环隧道采用纵横结合的疏散方式。隧道分为三层,上层是排烟通道,中间层是行车通道,下层是疏散救援通道,这也是国内首次设立疏散救援专用通道层。此外,隧道段每80米设置一处疏散楼梯,每公里设置一处人行横通道,总共设置人行横通道14处、车行横通道4处、上下疏散楼梯166处。
交通部门提醒市民,在东六环隧道工程实施期间,为不影响通行,在隧道南北洞口位置分别修建了临时导行道路。隧道通车后,需将导行路拆除,计划5月底前完成拆除。拆除施工期间采取夜间施工等措施,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此外,因隧道南侧洞口的导行道路占用了土桥立交由南向东方向的规划匝道位置,待此处导行路拆除后,将组织建设该匝道,计划6月底前完成。
此外,为保障东六环地下隧道通行安全,自开通之日起,全天禁止重型载货汽车和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进入东六环小庞各庄至施园桥路段通行,请各位车主出行前规划好行车路线。
▼
▼
传播北京|报道北京
来源:京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