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常州市天宁区红梅街道锦绣东苑社区,有一对老夫妻,他们既是党员,也是加拿大侨眷,他们一个发起了合唱班,一个组建了民乐团。丈夫莫兆鹏,年轻时候长期从事外事工作,英语十分在行,他“承包”了孩子们的课外英语辅导;妻子况怡,退休前就职于市疾控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科
在常州市天宁区红梅街道锦绣东苑社区,有一对老夫妻,他们既是党员,也是加拿大侨眷,他们一个发起了合唱班,一个组建了民乐团。丈夫莫兆鹏,年轻时候长期从事外事工作,英语十分在行,他“承包”了孩子们的课外英语辅导;妻子况怡,退休前就职于市疾控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科普和心理咨询服务。他们的退休生活,是用自己的余热,串联起“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
每周三下午是社区合唱班的固定活动日,周四下午是民乐团的训练时间,莫兆鹏和况怡每次都会准时出席。这两支队伍现在是社区活动中的常客,迎新春联欢会、学雷锋日、道德讲堂、妇女节活动,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回想起当初组建的过程,充满了机缘巧合:最早社区聘请了老师教居民唱歌,后来几个志同道合的爱好者经常聚在一起,夫妻俩就商量:“不如我们成立一个合唱班吧!这样就能经常练习了!”合唱班的队伍渐渐扩大,由于莫兆鹏会演奏二胡,于是从中分出来了一支民乐团,并吸引了更多会乐器的居民加入。
莫兆鹏还是社区第一批理发志愿者。年轻时在西藏的工作经历,让他早早就学会了理发这个技能。因此当社区招募理发志愿者时,莫兆鹏毫不犹豫就报了名。“说是第一批志愿者,其实就我一个人。”莫兆鹏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为社区的老年人理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女士看到我的技术还不错,就问我能不能帮她剪个头发,这也是对我手艺的肯定了。”后来,莫兆鹏带出了4个徒弟,组成了一支理发志愿者团队。现在,每个月的18日是社区的固定理发日,他们还会为30名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与此同时,况怡利用她的专业知识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每当有健康义诊的活动,况怡总会义不容辞地参加。“除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心理健康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她的科普下,居民们对心理健康也愈加重视起来。此外,她还为病患提供一对一的心理疏导。
几十年的外事工作经历让莫兆鹏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刚退休那几年,闲不下来的他找到了社区主动询问:“咱们小区有没有孩子想学英语?”社区工作人员眼前一亮,于是少儿免费英语课外辅导班就这么办了起来。社区的中小学生聚在一起,学习语法、练习发音。后来,社区还开办了老年英语班,莫兆鹏担任老师,教老人们认识英文字母和简单的日常对话。“没想到我这点技能退休后还能派上用场!”莫兆鹏笑着说。
现在,夫妻俩都已经70多岁,他们的徒弟在各个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王榕,合唱团负责人,社区志愿者骨干、宣讲团成员;宗继坤,党员、理发队骨干……“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而我们也要‘退居幕后’啦!”莫兆鹏说。
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冯丽表示,锦东社区致力于在各个领域挖掘社区能人,在为民服务上提质增效。“莫兆鹏和况怡两位老人是真正地以社区为家。今后,我们还将积极发动更多的党员、居民、志愿者力量,牵头打造出‘锦善锦美’的熟人社区,营造和谐邻里氛围。”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