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委会标准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青年委员,《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等。
作者:杨剑桥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中心副主任/中药药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委会标准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青年委员,《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等。
擅长:运用食疗学、营养学方法,调理各种偏颇体质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例如:怕冷、倦怠、便秘、超重/肥胖、孕前调理、产后调理等。
门诊地点: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营养门诊726室。
『谷雨』
三月中
自雨水后
土膏脉动
今有雨其谷于水也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
春季的第六个节气谷雨
谷雨(雨读作去声)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古人云:“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此时南方气温升高较快,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南方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已达20℃至22℃,人开始有炎热之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所谓“谷雨”实际源于“雨生百谷”之说。谷雨节气一般开始于每年的4月19~21日。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谷雨 · 三候
一候 萍始生|萍,水草也。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
二候 鸣鸠拂其羽|鸠,即布谷鸟。拂,过击也。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
三候 戴胜降于桑|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食养
1. 深春至,饮茶时。
民间谚云: “谷雨谷雨,采茶对雨。” 谷雨前后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又叫二春茶。此时采摘的新茶,具有清火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谷雨之后,温度会有较大的提高,可饮用绿茶或以金银花、菊花、薄荷等代茶饮用,以疏散风热,防治风热感冒。但饮用时必须适量,切忌贪多贪浓。
花茶也是好选择。春季到来本来应该阳气振奋,不过在谷雨时节,虽然阳气初生,但降雨也多,阴气制约了阳气的生发,所以谷雨时节人体容易表现为困倦和情绪低落。可自制一杯沁人心脾的花茶,以疏肝解郁。
2.风寒湿兼有,祛湿健脾为基础。
谷雨时节,外界降雨多、常有风、湿度大,人体也容易出现肝气过旺而克脾土不能排出体内多余的风寒湿邪的情况,很容易出现精力不佳、头晕沉、困倦疲惫等湿热症状,出现关节痛、肌肉痛等风寒湿痹症。
可适当多选择祛湿食品,如丝瓜、茯苓、薏米等,以健脾除湿,缓解痹症发生。薏米是清除体内湿热的好食材。平时煮粥做饭时放一些薏米,也可搭配红豆做成红豆薏米粥。需要提醒的是,孕妇忌用薏米,且薏米不宜空腹吃。另外,也可用茯苓、淮山药、党参等煲汤饮用。
可适当多吃健脾食品。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中医认为,此时脾处于旺盛时期,能涵养胃气,有利于营养吸收,是适当调补的好时机,如莲子、芡实、山药、大枣等。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3.过敏人群慎食发物
接近立夏,此时气温越来越高,各种花草盛开,杨絮、柳絮漫天飞舞,加上人们踏青等室外活动增加,很容易引发鼻炎、哮喘等过敏问题,尤其是过敏人群。因此,除了出门佩戴口罩注意减少过敏原接触外,建议大家饮食少吃荞麦、蚕豆、牛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
推荐节气膳食:参姜菊花蒸鳝鱼
1. 材料准备
主要食材:鳝鱼100克,生姜、盐等调味品适量。
食药物质:党参6克,菊花3克。
2. 制作方法
1)鳝鱼剖除内脏,清水洗净再用开水稍烫一下捞出,刮去粘液,剁去头尾,再把肉剁成段。
2)锅内加清水,下入一半的姜、葱、绍酒烧沸后,把鳝鱼段倒入锅内烫一下捞出。
3)将党参片、菊花放于鳝鱼上,锅中加入葱、姜、绍酒、胡椒粉、盐,蒸约 1 小时至蒸熟为止,调味即可。
3. 功效:补气养血,祛湿健脾。
4. 适用人群:脾虚血亏,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者。
5.食用方法:一人份,可在节气内常规食用。
6. 膳食点评: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耳聋等症。党参、生姜、大枣配合可补气养血,菊花清利头目,防止峻补产热,脾健则湿除。
谷雨·食治
谷雨时节,降雨明显增多,气温开始回升外,天气忽冷忽热,自然界中湿邪增多,导致感冒、关节炎较易发生。春应肝,肝失疏泄,也会导致胁痛、郁病的发生。
1. 胁痛
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的作用。肝乃将军之官,性喜调达,若因情志所伤、暴怒伤肝、抑郁忧思,都可以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发为肝郁胁痛。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肋间神经痛、胆囊炎的相关症状,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胁痛 肝郁气滞证的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
一日三餐强调要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饮食要清淡、细软、低脂、少渣,少吃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卵和蛋黄这一类食品;饮食以清淡为宜,多选择绿叶类蔬菜、萝卜、水果等,不选择油炸、熏烤类食物。
(图片来源: 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推荐代茶饮:黄花猪肉丝
1. 材料准备
主要食材:瘦猪肉50克,青红椒各半个,生姜、盐等适量。
食药物质:黄花菜20克,腰果10克,佛手10克。
2. 制作方法简述
1)新鲜黄花菜去蕊,在淡盐水中浸泡30分钟,备用。
2)将腰果炒至微黄,盛出备用。
3)爆炒瘦肉、青红椒丝、黄花菜,加盐调味,撒入佛手、腰果煮沸即可。
3.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4. 食用方法:一人份,可作为辅助治疗。
5. 适用人群:肝郁气滞肋痛者。主要证候为,胁肋胀痛,疼痛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善太息,舌苔薄白,脉弦。
2. 郁证
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当肝疏泄失常,导致气机不畅,肝木克脾土,脾失健运,不能代谢水湿,聚湿成痰,发为本病。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出现相关症状的时候,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郁证痰气郁结证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痛,咽中有异物感,吞之不下,咯之不出。本证也可称为梅核气,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异物感,但是没有咽痛和吞咽困难的症状,咽中不适感与情绪波动有关,时轻时重。治疗上以行气开郁,化痰散结为原则。
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选择多种类的应季蔬菜、水果,注意搭配制作,色香味俱全。多采用奶类、大豆类和蛋类、鱼虾类为蛋白质来源。三餐规律,就餐环境良好,忌烟酒。
推荐代茶饮:解郁利咽茶
1. 材料准备
食药物质:玫瑰花3克、姜半夏3克、茯苓6克、厚朴6克、紫苏叶3克。
2. 制作方法
将上述材料加入沸水焖泡约20分钟,可反复冲泡至味淡,每日一剂。
3. 功效:化痰行气,疏肝解郁。
4. 食用方法:痰气郁结所致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痛,咽中有异物感等人群。
二十四节气食疗养生
应季药膳速查速用
零基础易学
专业营养师指导
——《24节气顺时药膳》
《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来源:空气能厂家说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