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里面吹的牛,什么时候能成真呢?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3 18:55 3

摘要:最近用番茄畅听又听了一遍《三体》,感慨于作者那些超前的设定,就感觉大刘好像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像这种超前设定,最后理想照进现实生活的例子还真有,就像1869年凡尔纳写的小说里有个叫“鹦鹉螺号”的潜艇,结果一百多年后人类真的造出了核潜艇,连名字都直接抄了小说里的

最近用番茄畅听又听了一遍《三体》,感慨于作者那些超前的设定,就感觉大刘好像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像这种超前设定,最后理想照进现实生活的例子还真有,就像1869年凡尔纳写的小说里有个叫“鹦鹉螺号”的潜艇,结果一百多年后人类真的造出了核潜艇,连名字都直接抄了小说里的!小说里吹的牛,愣是变成了现实。1945年有个作家克拉克说:“咱们可以把卫星挂在天空某个固定位置当地球的路灯”,当时人人觉得他做梦。结果18年后,人类真发射了同步卫星,连轨道计算公式都是照搬他论文里的。还有1992年小说《雪崩》里描述人戴VR眼镜在虚拟世界混,还能买卖数字土地。现在Facebook改名Meta砸钱搞元宇宙,游戏里买皮肤、炒NFT数字藏品,这不就是小说里的场景吗?

至于三体这个概念,也就是三颗太阳乱窜的星系(半人马座α星)也真实存在,但离我们4光年,坐现在的飞船要飞6万年。 就算有外星人,大概率是发微信都嫌信号慢的距离,打架成本太高。不过人类已经开始往那儿发探测器了(“突破摄星”计划想用光帆飞船)。

黑暗森林法则就像俩陌生人在漆黑的森林里举着枪,谁先发现对方都可能直接开枪——这其实是升级版“猜疑链”。看看现实中看看大国拼命发展反卫星武器,马斯克疯狂发射星链卫星占轨道,确实有点“谁露头谁挨打”那味儿。

智子监控,现在量子通信已经能传上千公里(中国墨子号卫星),但把粒子铺成“显示屏”监控全人类?估计还得等300年。而二向箔灭世,把三维世界压成二维,这比让奶茶里的珍珠自动排队还难,感觉属于“理论上可能,现实中抓瞎”的设定,但场面确实震撼。

小说里人类因为瞎广播坐标招来三体人,就像现实中某些网红直播暴露家庭住址引贼。提醒我们:AI、核技术这些“危险玩具”,秀之前得先买好“保险”。

卷不过就换赛道,“降维打击”在现实中就是: 电商让实体店倒闭(把三维的逛街变成二维的刷手机),手机干掉了相机(把专业摄影降维成全民拍照),普通人想赢,与其在红海里拼命,不如找新维度,新赛道,东方不亮西方亮,只要肯多试,总有一个是最适合你的。

抱团才能活命,小说里全人类不团结就被虐,现实中疫情来了才知道全球合作多重要,气候变化逼着190个国家签《巴黎协定》,说白了,地球就是个“新手村”,谁都没法单刷副本。

技术是把双刃剑,能切菜也能砍人, 脑机接口(比如马斯克的Neuralink)能治瘫痪,也可能被黑客改成“脑控武器”,用 AI能写论文,但也能造假新闻。就像《三体》里“技术爆炸”可能带来灾难,现实中发展科技得装好“刹车片”。

《三体》不会完全成真,但它的“预言”就像天气预报, 不一定准确预报天要下雨,但提醒你出门带伞,未必真有外星人打架,但教会我们“在宇宙职场怎么生存”,从量子计算机到星际移民,人类正在把科幻书撕下来当说明书用。最重要的是——别当程心(该狠心时就狠心),学学罗辑(留好后路再谈判),记住章北海(跑得够快才能赢),这大概就是《三体》教给普通人的“宇宙生存摸鱼指南”。

来源:一往无前旭日CG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