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咋日因琐事奔波一天,向晚又喝了点茶,又伏案整理了“粮油产业项目的建议与思考”,待成稿时,已是晚十一点半。
今日谷雨,有诗为赞。
布谷催耕细雨斜,青檐滴露煮新茶。
豆瓜莫问收成事,且看农人种彩霞。
咋日因琐事奔波一天,向晚又喝了点茶,又伏案整理了“粮油产业项目的建议与思考”,待成稿时,已是晚十一点半。
随后,洗濑完毕躺床上,开始数羊,无奈何貌似“用脑过度”,竟一夜辗转难眠。
我知道,作为焦虑症的人,最怕所谓用脑过度,即大脑皮层兴奋,这一定导致失眠。
失眠的底层逻辑是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协调出现了些许偏差。但这必竟是令人苦恼的。
呵呵,一不小心,此刻,我又犯了习惯总结自以为是的逻辑自洽的内耗性思辩的错误引导。
大约五点,貌似浅睡了一会,但每天六点半的生物钟,又唤醒了我的“浅睡”。于是我索性斜躺在床上,享受难得的周末晨光。
在晨光中,忽听窗外传来布谷鸟叫,我用老家的话来翻译一下布谷鸟是怎么叫的吧一一“碗豆八哥、碗豆八哥,收麦割禾”……
哦,今日乃谷雨节气。
谷雨时节,是我喜欢的节气,站在窗前,眺望晨曦中的蓉城,脑海里依然是印在偏安一隅的湖南省安乡县安生公社五星大队的不曾磨灭的场景。
或许,也是在某个清晨,江安垸的布谷鸟的清啼会准时透过垸中湖水两岸的杨柳破晓而来并传入我的耳中:碗豆八哥,碗豆八哥。
同时,远处薄雾中隐约会传来农具碰撞的清脆声响。五星大队的田垄间人影如缀,蓑衣斗笠在雨丝里时隐时现,恍若行走的水墨。
那时刻,我早起的农人乡亲总会教育他们的小孩,说“秧好半年稻”。这个时节乡亲们最忌小孩贪睡。
是的,晨光里弯腰插下的不仅是稻秧,更是农人整年的念想。
茶烟袅袅间,忽觉万物皆有期许。
是的,谷雨时节,蚕豆在湿润的土里膨胀,南瓜藤正酝酿攀爬的触须,连檐下新垒的燕巢都盛满春光。
布谷鸟叫,收麦割禾,那些深埋的种子与躬耕的背影,终会在某个夏夜化作蛙声里的稻香,一如生活中最朴实无华的样子,播下去的时光,终会以另一种模样满载收获归来。
来源:文化之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