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智若愚的邬老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0 12:49 2

摘要:康熙年间,绍兴有户姓邬的人家,家中生有三个儿子,年长的13岁,年幼的8岁。邬家祖上无田产,生活十分贫困。加上天灾,租种的稻田收成减半,一家人陷入了朝不保夕的困境。

康熙年间,绍兴有户姓邬的人家,家中生有三个儿子,年长的13岁,年幼的8岁。邬家祖上无田产,生活十分贫困。加上天灾,租种的稻田收成减半,一家人陷入了朝不保夕的困境。

眼见就要沦落到沿街乞讨的地步,邬父便与妻子商量:“与其让孩子们在家中饿死,不如卖出去一个儿子,或许能救一家人。”

此念一出,夫妻二人又犯了难:该卖哪一个儿子呢?

大儿子听话懂事,已经可以帮着父母干农活了,若卖了可惜;二儿子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很讨父母的欢心,卖了心中不舍;三儿子邬老三,虽然看着不怎么灵光,却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两口子的偏爱,更不舍得卖掉。

思来想去,邬母提议道:“不如这样吧,家里仅有一把大米,我做熟了,看哪一个孩子抢着吃?谁吃,咱们就卖谁。”

第二天清晨,邬母把香喷喷的米饭端到桌上,接着就喊三个儿子起床。大儿子和二儿子迟迟不出房间,倒是邬老三蹦蹦跳跳地跑了出来。他一声不吭,端起桌上的碗,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看着小儿子吃下米饭,邬母心疼得直掉眼泪。她不明白,一向懂事的邬老三为何不再谦让?抱着碗吃起了独食;而另外两个儿子像是知道了什么,有意躲在屋里不出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邬家父母商量事情的时候,睡在隔间的三个儿子听得清清楚楚。老大和老二怕被父母卖掉,所以躲屋里不出来。

而邬老三虽然年幼,却有自己的打算:与其在家里等死,不如出去找一线生机,既解决了家里的吃饭问题,也给自己留一条活路。所以,他毫不犹豫吃下了大米饭。

三天之后,邬老三被卖到了一户姓刘的财主家,当起了放牛娃。因为年纪小,被树枝绊了一下,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因此落下了笑话,家仆们笑他倒霉,这辈子都没出息了。

自此之后,邬老三的话更少了。他吃住都在牛棚里,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木讷。众人都觉得他脑子很笨,也不把他当正常人看待。

邬老三长到16岁时,与他一起放牛的孩子,都被调到了农地里做活,他依旧悠闲地放牛。别人又说,他傻人有傻福,因为腿有残疾,就不用出苦力了。

转眼十几年过去,邬老三也到了成亲的年龄。可他天天睡牛棚,一身臭烘烘,就连最低等的婢女也看不上他。

这一年的夏季,刘财主最宠爱的小儿子生病了,请了很多的郎中诊治,却一直不见好。眼见儿子药石无医,刘财主许下重金寻神医。张榜没几天,邬老三突然冲进内院,跑进小公子的寝室,将他一把薅起来,抱着朝牛棚跑去。

等丫鬟婆子清醒过来,邬老三已经把小公子扔进了牛粪池里。众人大惊失色,都以为他疯了,冲上去要捞人。

邬老三却满嘴疯话,说:“不到时间,再等一会儿,小公子病就好了。”

等刘财主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看见浑身是牛粪的儿子,气得暴跳如雷,当即命人将邬老三乱棍打死。

没想到,邬老三却一脸正色地说:“公子得的实热证,在牛粪里泡一下病就好了。若三日后症状未消,我甘愿领罪!”

这么多年,邬老三第一次说出这番有板有眼的话,听得刘财主对他刮目相看。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位年轻人,身上的气质已今非昔比,倒不如等几天再下结论。

七日之后,刘财主带着礼物来到牛棚,对邬老三施礼说:“谢谢你救了小儿,该有的赏银我一分不少。但我心中有疑惑,还望你能解答,你怎么会懂医术呢?”

邬老三也不隐瞒,讲出了自己多年来的经历。

原来,幼年的邬老三在喂牛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牛棚的墙上有一道裂缝,正对着一户人家。那家的主人是村里的教书先生,每晚会在屋里读书。

见此情景,一心想改变命运的邬老三,索性住在牛棚里偷学。后来被先生发现,见他求知若渴且聪慧过人,便收他当了关门弟子。

为了学得真本领,邬老三将墙挖了一个洞。白天放牛时,用草遮掩住;晚上回来,钻洞到隔壁学习。别看他表面愚钝,看上去不怎么机灵,实则记忆力过人,十几年下来,尽得先生真传,可谓学富五车。

如今,他得了赏银,便决定为自己赎身,然后再考取功名。

刘财主听完邬老三的讲述,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才,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他是个惜才之人,决定帮邬老三一把,除了送上银两,连同卖身契一并还给了他。

不仅如此,刘财主还写了一封推荐信,交到邬老三手里,说:“我有一位姓田的朋友,他门下有很多幕客,你若真有学识,倒是可以崭露头角。”

邬老三千恩万谢地告别了刘财主,立志要闯出一番成就。经过几年努力,他得到了田老爷的重用,管理田家的粮仓。再后来,他的能力和才学远近闻名,居然得到了皇家赏识,成了皇帝身边一位举足轻重的谋士。

有人说,邬老三其实就是邬思道,有名的绍兴师爷,为雍正皇帝出谋划策,把人生道路走上了巅峰。

像邬老三这种大智若愚的人,正对应了《易经》的乾卦——潜龙勿用。他在自己羽翼尚未丰满时,懂得蛰伏自己;而一旦得势,便一跃飞天,成就一番事业,绽放人生光彩!

小编写这些奇幻的民间传说,意在传承民间文学的独特魅力,劝人从善,弘扬传统美德,给读者增添乐趣,并非传播封建迷信,请理性解读,我们下期见。

来源:阿侃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