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孙俪和董子健主演的都市职场剧《蛮好的人生》正在热播,收视率一路走高,平均收视率破2.3% ,峰值更是高达3%。原本这部剧有望成为又一部爆款剧集,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它却陷入了一场激烈的争议之中,被多位保险业内人士指责“抹黑保险行业”。这到底是怎么
孙俪新剧炸锅!保险圈集体开炮:这哪是职场剧,分明是行业"抹黑现场"?
文/醉眼朦胧看世界
最近,孙俪和董子健主演的都市职场剧《蛮好的人生》正在热播,收视率一路走高,平均收视率破2.3% ,峰值更是高达3%。原本这部剧有望成为又一部爆款剧集,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它却陷入了一场激烈的争议之中,被多位保险业内人士指责“抹黑保险行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剧中情节引争议,保险行业被指“抹黑”
在《蛮好的人生》中,孙俪饰演的是保险精英胡曼黎。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展现保险从业者专业、敬业的角色,可剧中的一系列情节却让保险业内人士坐不住了。胡曼黎为了冲业绩,各种违规操作层出不穷,伪造客户签名、教唆假离婚骗保单、泄露客户隐私……这些行为在现实的保险行业中,那可都是严重违规,甚至可能触犯法律的。
一位自称有七年保险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在社交平台上愤怒发声:“请避雷《蛮好的人生》,保险行业被严重抹黑!”他还详细列举了剧中多处违背行业规范的情节,引发了众多同行的共鸣。不少保险从业者纷纷表示,保险行业这些年一直在努力通过合规化改革来扭转负面形象,可这部剧却把保险从业者刻画成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实在是让他们心寒。更有甚者,有网友直言这部剧“让保险行业倒退十年”,可见业内人士的愤怒和不满。
编剧回应遭质疑,创作与现实的平衡在哪?
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编剧团队坐不住了,出面回应称在创作前曾深入保险公司采风半年,目的是展现行业新老观念的冲突。他们想通过胡曼黎代表的“以情动人”派和董子健饰演的新人薛晓舟代表的“专业至上”派的对比,来推动角色的成长,最终达到一种平衡。
但这个回应并没有让保险从业者们买账。他们觉得,就算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进行一些艺术加工,也绝对不能以牺牲行业底线为代价。毕竟,电视剧的影响力可不小,很多观众可能会因为剧中的情节对保险行业产生误解,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不公平的。
观众评价两极分化,职场剧该何去何从?
这场争议在观众中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网友认为剧集敢于“揭露保险业潜规则”,觉得现实中的保险行业可能比剧中更“黑暗”,还纷纷举出自己身边的例子来佐证。而另一部分观众则批评剧情逻辑漏洞百出,比如女主失婚后“色诱丈夫”等桥段与她的独立人设严重不符,职场斗争的情节也被指“脱离现实”,太过于夸张。
其实,《蛮好的人生》的争议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下职场剧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追求收视率和话题度,很多职场剧过度渲染负面案例,制造各种狗血冲突,却忽略了行业的真实面貌和从业者的真实困境。就像这部剧,虽然有一定的现实素材作为基础,但在呈现的时候却没有把握好度,让行业剧变成了“行业黑”。
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蛮好的人生》的价值。剧中涉及的“养老社区 + 保险”模式在现实中已有试点,也通过一些案例传递了保险在风险保障方面的积极意义。这说明主创团队其实是有想要展现保险行业积极一面的想法,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理性看待争议,行业剧需回归初心
对于这次孙俪新剧引发的争议,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一方面,保险从业者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行业被无端抹黑,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确实需要一定的戏剧冲突来吸引观众。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歪曲行业事实,伤害从业者的感情。
对于影视创作者来说,在拍摄行业剧的时候,真的应该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行业,尊重行业规则和从业者的付出。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具有观赏性,又能真实反映行业风貌的优秀作品。而作为观众,我们也要明白,电视剧只是一种艺术表达,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来源:信马由缰齐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