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贵州遵义云雾缭绕的龙岩山顶,矗立着一座九重关隘的石头城堡——海龙囤。这是播州杨氏家族经营七百年的象征。
在贵州遵义云雾缭绕的龙岩山顶,矗立着一座九重关隘的石头城堡——海龙囤。这是播州杨氏家族经营七百年的象征。
明朝地图 播州宣慰司位置
在明朝万历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改变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历史走向。播州杨氏,这个曾经镇守当地长达700多年的家族,在万历二十八年(1599年)被大明王朝以二十多万大军一举荡平。那么,这个家族究竟从何而来?他们又是如何在播州屹立不倒700多年?一个与中原王朝共处四朝的土司家族,为何突然走向末路?最后为何又会突然覆灭呢?
海龙囤所在区域卫星立体图
注:海龙屯依靠天然山势在沿山而建,易守难攻
播州杨氏源远流长的根基
故事要追溯到唐朝末年,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杨端响应朝廷号召,率领家族千余人,不远千里来到西南地区,成功地从南诏国手中夺回了播州这片土地。自此之后,杨氏家族便开始了他们在播州的统治。
随着朝代更迭,杨氏家族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领地,并且在五代十国时期,为了保家卫国,四代家主先后战死沙场,留下“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袭,保疆土,从俭约,辨贤侯、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十条家训,彰显了其对朝廷忠诚和守护家园的决心。
到了宋朝,杨氏家族继续为维护边疆稳定贡献力量。
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大举入侵川蜀地区,播州第十五代土司杨文不仅积极支持抗蒙大计,还推荐了冉氏兄弟,帮助余玠制定了山城防御策略,有效地抵御了蒙古军队的进攻。
风云突变的转折点
然而,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的行为开始引发争议。尽管他早年曾协助朝廷平定周边土司叛乱,并因此获得朝廷嘉奖,但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行为逐渐变得专横跋扈。尤其是醉酒后杀害妻子一事,成为了导火索,引发了与五司七姓之间的激烈冲突。
五司七姓是播州地区的其他主要势力,与杨应龙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杨应龙杀妻事件发生后,这些势力联合起来向朝廷告发了他的种种恶行,包括杀害岳母、阉割民众等严重罪名。
明朝播州“五司七姓”:
明朝地图5司相关位置
五司”是明朝在播州(今贵州遵义)设置的五个土司机构,用于分化杨氏土司势力,强化中央控制:
1. 草塘安抚司
位于乌江南部(今瓮安县境),洪武十七年因军功升格为安抚司,辖草塘、瓮水等要地。
2. 黄平安抚司
洪武七年设立(今黄平县境),控扼湘黔古道,承担驿传与军事防御职能。
3. 余庆长官司
辖余庆、白泥等地(今余庆县境),负责管理乌江流域的盐铁贸易。
4. 白泥长官司
地处播州东南(今余庆县白泥镇),以农业赋税和土兵征调为主。
5. 重安长官司
永乐四年设立(今黄平县重安镇),扼守清水江航道,防范苗疆动乱。
这五司因位于乌江南岸,被称为“江外五司”,成为中央制约播州杨氏的前哨。
“七姓”是播州杨氏扶持的地方豪族,形成于杨应龙祖父杨相时期,原为杨氏统治的辅助力量:
1. 田氏
思州宣慰司后裔,永乐改土归流后迁入播州,与杨氏世代联姻,曾掌兵权。
2. 张氏
江西龙虎山天师道分支,负责宗教祭祀,张时照家族主导万历年间控告杨应龙事件。
3. 袁氏
原为播州军户,以屯田和军事管理见长,控制播州北部隘口。
4. 卢氏
播州本土大族,擅长水利营建,杨应龙曾委派其修筑海龙屯防御工事。
5. 谭氏
湘西土司分支,主管播州与湖广的贸易通道。
6. 罗氏
播州土同知世袭家族,掌管司法与文书,罗时丰曾联合控告杨应龙。
7. 吴氏
原播州容山长官司后裔,负责矿冶开采,掌控播州铁器制造。
七姓最初通过“室庐田产”与杨氏形成依附关系,但万历年间因土地争夺、承袭索贿等问题与杨应龙彻底决裂。
面对这样的指控,朝廷起初采取了招抚政策,试图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然而,杨应龙的态度却越来越强硬,最终拒绝接受审判,选择武装反抗。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朝廷,导致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平播之役。
注:1592年第一次交锋;1599年第二次交锋;1600年决战时刻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杨应龙发动全面叛乱,攻陷多座城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为了平息这场叛乱,朝廷集结了来自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的二十四万大军,由兵部侍郎李化龙统一指挥,展开了针对播州的全面围剿。
经过数月艰苦卓绝的战斗,明军终于在1600年6月攻克了杨氏家族的最后一道防线——海龙囤。这座位于龙岩山巅的坚固城堡,见证了杨氏家族数百年的辉煌历史,如今却成了他们覆灭的见证。杨应龙见大势已去,最终选择了自尽,标志着播州杨氏统治时代的结束。
参与平播之役主要将领
李化龙(总督指挥):时任兵部侍郎兼四川巡抚,总督川、湖、贵三省军务,持尚方剑全权指挥。
刘綎:都督同知,以“刘大刀”闻名,手持120斤镔铁刀,勇猛善战。被赞“晚明第一猛将”,后殉国于萨尔浒之战。
麻贵:辽东名将,曾参与宁夏之役和朝鲜抗日。率军参与播州会战,与刘綎、陈璘并称三大主将。
陈璘(水陆协同):广西总兵,以水师见长。
秦良玉(巾帼英雄):四川石砫土司,唯一女性将领。
董一元(后勤保障):湖广总兵,以后勤调度著称。
王继光(早期指挥):四川巡抚,战役初期主将。
覃宜(土司将领):施南宣抚司土司,参与平播之战。
海龙囤位置,从最新的卫星图上看还能依稀看到零星的建筑残留
此役虽终结了播州杨氏的土司治理,但战争耗光国库,24万大军耗费白银200万两(相当于当时2年的朝廷收入),伤亡超6万人。并且抽调辽东精锐导致东北防务空虚。20多年后,努尔哈赤趁机崛起,最终灭了明朝。
来源:俞易国学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