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谷雨,有些地方有“最怕晚谷雨”的说法,那么今年的谷雨是晚谷雨吗?又怕啥呢?我来为你解答: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到谷雨了。
说到谷雨,有些地方有“最怕晚谷雨”的说法,那么今年的谷雨是晚谷雨吗?又怕啥呢?我来为你解答:
我们要先明白谷雨是个啥日子。
① 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老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六个,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这时候,气温回升加快,雨水明显增多,正是农民们播种百谷、移栽秧苗的大好时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就记载:
“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意思就是说,谷雨时节的降雨,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是名副其实的“雨生百谷”之时。
② 与仓颉造字有关。
在有些地方的民间传说里,谷雨节还和文字始祖仓颉有关。
据说,仓颉造字成功后,功德感动了上天,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就降下了一场“谷子雨”。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后人便将这一天定为谷雨节,寓意着对五谷丰登的期盼和祈祷。
了解了谷雨的基本情况,我们再来看关键问题:今年的谷雨算不算“晚”呢?
今年谷雨时间:公历4月20日,农历三月廿三。
按照传统农历的划分方法,谷雨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三月中旬(也就是十五前后)是比较适中的。如果谷雨的交节时间晚于农历三月中旬,到了下旬,那在老辈人看来,就属于“晚谷雨”,也叫“尾谷雨”。
很明显,今年的谷雨在农历三月廿三,落在了三月下旬,所以,今年确实是一个“晚谷雨”的年份!
第一,怕“春旱”。
农谚说:“谷雨在尾,春旱催泪”。
这句谚语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说如果谷雨节气来得比较晚(在农历三月尾),那么这个春天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咱们都知道“春雨贵如油”,尤其在谷雨前后,正是春播作物出苗、生长,以及冬小麦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非常大。如果这时候出现春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第二,怕“倒春寒”。
农谚说:“谷雨不暖,麦秆哭软”。
这句话描绘了晚谷雨可能带来的另一个风险低温冻害。谷雨时节,按理说天气应该持续稳定地回暖了。但如果谷雨来得晚,气温还迟迟升不上去,甚至可能出现反常的低温天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春寒”,那对农作物,特别是进入孕穗期的小麦来说,打击是很大的。
低温会让小麦的秸秆变得脆弱、发软(“哭软”),容易倒伏,并且影响授粉结实,导致麦穗空瘪,最终造成减产。
第三,怕“虫害”增多。
农谚还提到:“谷雨来得迟,虫王睁眼时”。
这句老话则是在提醒大家,晚谷雨期间,往往天气变化也比较反常,气温波动大,时冷时热。这种不稳定的气候条件,反而容易刺激各种害虫提前或集中孵化、繁殖。
害虫一旦大面积发生,就会啃食庄稼,传播病害,给农业生产带来额外的防治压力和损失。
当然,农谚是古人长期观察自然、总结农事经验的智慧结晶,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代局限性。所以一切还是按照天气预报和农业技术为主。
来源: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