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春节档《哪吒2》的成功,带动了全国影院营收增长,而其中的翘楚,当属全国仅有的几家拥有IMAX GT(Grand Theatre)银幕的影城。据猫眼专业版,《哪吒2》票房排名最高的5家影院均为拥有IMAX GT银幕的影城。凭借最极致的视听体验,IMAX GT
今年春节档《哪吒2》的成功,带动了全国影院营收增长,而其中的翘楚,当属全国仅有的几家拥有IMAX GT(Grand Theatre)银幕的影城。据猫眼专业版,《哪吒2》票房排名最高的5家影院均为拥有IMAX GT银幕的影城。凭借最极致的视听体验,IMAX GT已成为当下的流量密码,不仅为影院实现高额创收,还带动了贵阳、哈尔滨、辽宁等地方文旅发展。如此空前的盛况,让我们不禁想问,为何IMAX GT能如此火爆?
IMAX GT为何成为“顶流”?
IMAX分为两类,一类是最常见的数字IMAX(Xenon),另一类则是规格更高的激光IMAX(Laser)。激光IMAX共有三代,其中数量最低、造价最高的是一代激光IMAX,也就是本文所讨论的IMAX GT(Grand Theatre)。
IMAX GT优劣都很明显,优点在于,它被称为IMAX的天花板 ,甚至是国内影院的天花板,IMAX GT银幕普遍超过21米高、27米宽,全国最大的辽宁科技馆IMAX GT银幕达22米高、29米宽,面积638平方米,采用双机4K激光投影系统,亮度是普通数字IMAX的两倍以上。再加上其他顶级技术加持,IMAX GT无疑能带来最顶级的观影体验。
其劣势在于银幕建设和维护的成本巨大,例如东莞华南MALL影厅的IMAX GT就一直有观众反应有亮斑存在,但极高的维护成本,让这一问题一直未被解决。极端的两面,也是促成 IMAX GT能引发如此大的话题讨论的原因之一。
IMAX GT此次爆火出圈,最早缘于贵阳越界影城的走红。这家拥有亚洲最宽的IMAX GT银幕的影城,曾“布满尘土”,陷入亏损,随着春节期间《哪吒2》迎来全民观影热潮,越来越多的影迷为了获得极致的观影体验而来。在“《哪吒2》让影院‘起死回生’”等话题的加持下,也吸引众多外地游客为了支持濒临关闭的影城前来打卡。据越界影城统计,《哪吒2》上映后,有50%—60%的观众来自贵阳以外,其中不乏外国友人。
在满足大众观影需求的基础上,贵阳以“影城+文旅”进一步打造全域服务型旅游城市。越界影城把特色餐饮、文创市集等直接搬到影城里,并与周边酒店、餐饮联动,推出各项主题活动,观众凭电影票即可享受折扣,实现了“一座影城带火一座城市”。
贵阳越界影城逆袭式的爽文叙事,让IMAX GT面临的状况让更多人熟知,也引发各地文旅纷纷抓住此次机遇,推出相应举措。哈尔滨借IMAX GT打造“寒夜观影潮”,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影迷争相打卡的观影地标,观众在零下15度仍难掩热情。拥有全国最大IMAX GT银幕的辽宁科技馆,在原先并不进行商业影片放映,在网友的呼声下,也抓住了这波流量,与万达电影进行合作,在3月12日正式开始营业,一经开票,便售罄了所有场次并迎来加场。
IMAX GT也由此成为了社交货币,人们不再满足于“看过”,更需要“拍过”。各地网友前往贵阳、哈尔滨、北京等拥有IMAX GT银幕的城市打卡,并在各个社交平台分享,助力其进一步出圈。
可以看到,在《哪吒2》持续的热度之下,IMAX GT被打造成城市名片,各地以“影城+文旅”有效延长消费链条,拉动地方经济,影院不再是孤立的消费场所,而进化成串联餐饮、住宿、旅游的流量枢纽。
火爆背后的隐忧:是昙花一现还是新的增长点?
IMAX GT赢得流量红利之外,也不免让人思考背后存在的问题,毕竟《哪吒2》只有一部,几个月之后,未来维护成本如此高昂的IMAX GT银幕依旧存在陷入以往困境的可能。
历史上,在2010年《阿凡达》上映之时,也曾掀起特效影厅的观影热潮,IMAX 一票难求。这一火爆的情景,也带动了影院视听体验的产业升级,全国大建IMAX与3D影院。但后续合格的影片供应不足,大量伪3D影片消耗了观众的热情,影院日常运营逐渐走向不健康的状态中。
《哪吒2》掀起的IMAX GT观影热潮也同样面临着这一危机。比起早年3D热时期,观众能为单纯的视听买单,如今的观众对于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吸引观众走进IMAX GT影院,必须满足高口碑与高技术两个门槛,满足“爆款”大片的要求,而这种“爆款依赖症”,也导致目前市场面临着结构性风险。
贵阳越界影城创始人就曾坦言:“《哪吒2》带来的收益仅能缓解亏损,若后续没有同量级影片,设备又将沦为昂贵摆设。” 当IMAX GT80元的票价成为常态,如何维持日常运营是影院的难题。全年能符合高视效规格的影片本就不多,这些影片面临的市场情况也无法保证,人们未必会像为了《哪吒2》那般购买高价票二刷、三刷电影。
但无论如何,此次IMAX GT的火爆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在网络流媒体带来强势冲击的当下,影院再次证明了有与之抗衡的可能,极致的视听体验依旧能赢得观众,也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更多商业大片,为了更好的沉浸感,选择加大投入,制作IMAX版本。对于IMAX 公司来说,此次IMAX GT的热度,也可能会让他们有更高的热情与国产影片合作,这也将有助于带动国产影片整体技术水平的增长。
未来图景:从技术普惠到产业新生态
IMAX GT目前已经成为影院极致体验的代名词,一部影片能完整在IMAX GT呈现,就代表着其拥有着目前最高规格的视听体验,这将吸引许多观众走进影院。但要扩散到更广大的受众范围,还是要依靠影片的口碑,只要让观众觉得物有所值,相对高昂的票价也不会成为过大的阻碍。要承接此次来之不易的热度,从影片的生产到影院的运营,都需要做出适时的调整。
电影的制作方,应当意识到高质量的影片所具备的深厚潜力,不仅要注重内容与形式,还要完善技术水准,思考如何让观众能在影院获得独特的体验。例如《奥本海默》为IMAX GT制作的专属1.43:1画幅,不仅带动IMAX GT影院的票房,对影片也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对于影院来说,要着眼于自身的运营方式。既然科普性质的沈阳科技馆能投入商业影片运营,反过来,商业IMAX GT影院是否也能探索更多的放映形式和更多类型的影像作品。此前“影院+”的尝试,将奥运会直播、演唱会电影引入影院,都是成功的突破,于IMAX GT而言,也可进行同样的探索。
当然,影院的持续发展,也离不开所在城市的扶持。“影院+文旅”的形式在当下正在逐步打通,未来城市文旅与影院的积极合作,将有助于让影院成为城市日常的打卡点,也有助于影院从文化消费终端升级为在地文化生产中枢。
《哪吒2》创造的热度终究会消逝,一个影院无法依靠一部影片长期生存下去,但经过此次热潮之后,IMAX GT代表着的科技标准和极致视听体验,已然植根在许多观众内心。当观众再次走进IMAX GT厅时,他们购买的将不再只是一段两小时的视听体验,而是一次对未来的郑重投票,是对电影所营造的极致感官世界的认可。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