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0年6月,萧华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赶到红军总前委报到。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4、6、12军正在长汀整编为红军第1军团。萧华是奉调到红1军团工作的。
1930年6月,萧华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赶到红军总前委报到。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4、6、12军正在长汀整编为红军第1军团。萧华是奉调到红1军团工作的。
毛泽东再次见到萧华,十分高兴,热情地要萧华在前委住几天,待整编结束后再去红一军团。
在前委待命的几天里,毛泽东稍有闲暇,就找到萧华,给
他介绍当前的革命形势和红军的情况。每到吃饭时间,就派人叫萧华来和自己一起吃。由于生活条件艰苦,毛泽东吃饭也很简单,同大家一样从伙房打,几乎每顿都是南瓜汤红米饭,不过一碟辣椒总是少不了的。
一天,在吃午饭的时候,毛泽东问萧华:“怕不怕吃辣椒啊?”
萧华回答:“不怕。”
“好!不吃辣椒不革命!”毛泽东边说边夹起一筷子辣椒。
红1军团成立不久,红军就奉命北上攻打九江、南昌。萧华被总前委任命为红4军政治部青年委员。毛泽东亲自把总前委的任命告诉了萧华,并要他北上到红4军报到。
萧华告别了毛泽东和总部的首长,顶着酷暑北上来到了红4军军部所在地樟树镇。这里距南昌仅一百公里。
在樟树镇,红4军政治委员罗荣桓热情地接待了萧华。罗荣桓年长萧华12岁,身材魁梧,脸庞略胖,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萧华透过镜片看到一双真诚而流露着炽热光亮
的眼睛,他感到自己心里非常踏实,萧华觉得自己一定遇到了一位兄长和良师。
谈话时,罗荣桓扼要地向萧华谈了党组织关于在红4军组建共青团的决定,并要萧华负责这项工作。萧华有些犹豫了,刚到部队就担负这样艰巨的任务,自己能否挑起这副重担,心里确实没有底。
罗荣桓敦厚地笑了笑,热情鼓励萧华:“前一段你在兴国担任共青团县委书记,工作搞得不错嘛。这次毛委员调你到红4军,相信你能完成这个任务。”
接着,罗荣桓谈了谈他对红军青年工作特点的认识,他说:“部队工作与地方团的工作有很大区别,地方上主要是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少先队儿童团进行参战扩红工作。而部队团的工作却要着重于对青年士兵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鼓舞战斗意志,服从战争需要,为党在部队的政治工作发挥助手作用。在目前残酷紧张的战争环境里,在我们红军的创业时期,这是为我军政治思想工作打基础中很重要的一环。”
说到这里,他望着萧华,亲切地拍了一下他的肩头说:“这任务可不简单啊,努力干!”
临走时,罗荣桓拉着萧华的手说:“毛委员把你交给我的时候,对我说:‘这孩子日后会有大出息’。我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务的。”
受领任务之后,萧华开始着手在红4军中组建团的工作。
由于部队战斗频繁,机关人员少,他只好里里外外一个人跑,红4军各个连队里常常看到他消瘦的身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罗政委的亲切关怀支持下,在不间断的行军作战中,萧华仅仅用了个把月的时间,就把红4军中的共青团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了。
罗荣桓望着这个只有14岁的青年千部忙碌的身影,又是赞赏,又是心疼。
萧华把全部身心地扑在了建团的工作上,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左”倾路线的支持者开始在红军中大搞“肃反”运动了。
一天早晨,萧华准备到一个连去组织青年战士开会,他刚骑上那匹罗荣桓特意送给他的大黄骡子,两个政治保卫部的人叫住了他:“萧华,你今天不要出去了。”
“为什么?”萧华有些疑惑地问。
“你要交待自己的问题。”一个人对着他大声说。
“我有什么问题要交待?”萧华更加大惑不解。
“‘AB’团问题。”
这一下萧华吃惊不小。最近,他常在下面跑,听说了一些抓“AB”团的事。可他并没有在意,自己跟“AB”团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得去开会,大家还等着我呢。”他骑在骡子上焦急地对那两个人说。
两个人面无表情,冷冷地说:
“不行,从现在起,你待在自己住的地方,哪儿也不能去。”
萧华又急又气,只能无奈地跳下黄骡子,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刚进屋,两个战士就把门反锁上,然后警惕地站在了窗户下。
萧华没料到竟被自己人关起来,一时不知所措了。
晚上,萧华被白天见过的那两个人带到了一间屋子里。其中一个阴沉着脸问:
“萧华,你是不是‘AB’团?”
“不是,‘AB’团是怎么一回事我都不知道。请你们告诉我,让我也明白一下。”萧华很坦然地说。
“我们已经掌握了你的情况,现在是让你自己交待。”另一个人显然有些恼火。
“我不是‘AB’团。”萧华说。
“你还是放老实点,有人已经交待你了。”两人狠狠地说。
“你们一定是搞错了,是不是‘AB’团,我自己还不清楚。”萧华无奈地说。
两个人见问不出什么,就转头商量了一下,其中的一个说:“萧华,你的态度很不老实,你要考虑清楚,再给你两天时间。”
两天后,萧华被正式速捕,关进了押“犯人”的临时拘留所。他无论如何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打成“AB”团。肃反之风越刮越烈,“AB”团被杀的消息不断从外面传来。
危险正一天天向萧华逼近。
正在此时,罗荣桓政委从前线赶了回来。
当他得知萧华也被打成“AB”团时,勃然大怒。他立刻赶到了临时拘留所,指着萧华大声地质问保卫干部:“他是毛委员亲自调来的军青年委员,怎么也成了‘AB’团?赶快放人!”
对方见到罗荣桓亲自出马,难得发脾气,这才悻悻然放人。
由于罗荣桓的保护,萧华得以幸免于难。
来源:历史八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