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一男子帮貌美寡 妇犁地,寡 妇送来饭菜,他刚想吃却被毛驴打翻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0 12:27 2

摘要:故事发生在古时候的柳树镇,镇子环山抱水,漫山遍野都是柳树,春风一吹,柳枝儿就跟绿帘子似的晃荡。镇上有个叫赵铁柱的年轻汉子,年方二十四,生得五大三粗,脊梁板挺直得像棵白杨树。他爹娘走得早,身边就剩一头叫“老伙计”的毛驴,这驴跟着他八年了,通人性着呢——赵铁柱耕地

故事发生在古时候的柳树镇,镇子环山抱水,漫山遍野都是柳树,春风一吹,柳枝儿就跟绿帘子似的晃荡。镇上有个叫赵铁柱的年轻汉子,年方二十四,生得五大三粗,脊梁板挺直得像棵白杨树。他爹娘走得早,身边就剩一头叫“老伙计”的毛驴,这驴跟着他八年了,通人性着呢——赵铁柱耕地时它拉犁,赶集时它驮货,夜里还会守在柴房门口,比条狗还尽心。

村西头住着个寡 妇,姓王名秀兰,生得面如桃花,眼尾却总挂着淡淡哀愁。秀兰男人原是镇上的货郎,三年前走南闯北时遭了山匪,连尸首都没找着,只留下她和六岁的女儿小桃,还有七旬婆婆,靠秀兰给人浆洗缝补度日。

这年春分刚过,秀兰望着自家荒了一冬的田地直发愁——田里杂草丛生,土块硬得像石头,她一个弱女子,别说犁地,连锄头都抡不动。正蹲在田埂上抹泪呢,赵铁柱挑着柴火路过,见状把扁担往地上一墩:“他嫂子,别愁坏了身子!明儿我拉着老伙计来帮你犁地,顶多三天,准保把地拾掇得平平整整!”

秀兰慌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你一个光棍汉,帮我这寡 妇家干活,传出去让人戳脊梁骨。”赵铁柱把袖子一挽,露出古铜色的胳膊:“咱庄稼人讲究的是邻里互助,我爹娘临死前叮嘱过,见不得人落难不管。您就当我是帮自家兄弟,成不?”话说得敞亮,转身就牵着老伙计走了,留下秀兰在原地愣神,心里头又暖又慌。

第 二天卯时刚过,赵铁柱就带着老伙计来了。老伙计不用吆喝,自觉地套上犁具,蹄子踩在冻土上“嗒嗒”响。赵铁柱手扶犁把,随着老伙计的步子往前赶,翻起的泥土裹着草根,散出潮乎乎的土腥味。秀兰在旁边搭手捡杂草,见赵铁柱额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掉,后背的粗布衫湿了一大 片,咬了咬牙——家里还有俩鸡蛋,是小桃攒了半个月要给奶奶补身子的,今儿说啥也得给赵铁柱做顿饭。

晌午时分,秀兰挎着竹篮来了,篮底垫着干净的粗布,上面摆着新蒸的玉米面窝头,还有一碗白菜炖豆腐,豆腐块儿上飘着几滴香油,香气在风里打转。赵铁柱擦了把汗,笑着伸手:“他嫂子,您这手艺比我做得强多了!”可手刚碰到窝头,老伙计突然一声嘶鸣,尾巴甩得像扫帚,“哗啦”一声把竹篮扫翻在地!窝头滚进泥沟,豆腐汤泼了个精光,连老伙计的蹄子上都沾着白菜叶。

赵铁柱气得抄起树条子要打:“你这老东西,平时挺懂事儿,今儿咋犯浑?”老伙计却往后退了两步,脑袋直往秀兰那边凑,鼻子使劲儿嗅,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像是在着急地提醒什么。秀兰眼眶一红,蹲下身捡竹篮:“兄弟,是嫂子连累你了,村里的闲言碎语已经传开来,说你对我……对我有别的心思。”话没说完,眼泪就掉在泥地上。

这事像长了翅膀,不到半天就传遍了 柳树镇。茶馆里的老学究摸着胡子摇头:“寡 妇门前是非多,这赵铁柱怕是着了美色迷。”村口的李婆子嗑着瓜子撇嘴:“可不是嘛,那毛驴都看不下去,才打翻饭碗呢!”更有人添油加醋,说秀兰克死了丈夫,如今又勾住赵铁柱,要把好好的汉子拖进穷坑。

赵铁柱的三叔登门劝他:“侄儿啊,咱老李家就剩你一根独苗,别跟寡 妇搅和,让人笑话!”赵铁柱把眼一瞪:“我帮人犁地是行善,又没做亏心事,怕啥笑话!”可老伙计却越来越不对劲——只要秀兰靠近,它就打响鼻、跺蹄子,有回秀兰来送水,老伙计愣是把水桶撞翻了,水花溅了秀兰一身。

直到第五天傍晚,地快犁完了,秀兰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卖了陪嫁的银镯子,换了二两大米,熬了锅稠乎乎的白粥,还煎了个鸡蛋,用干净的帕子包着。她刚把粥碗放在田埂上,老伙计突然发疯似的冲过来,脑袋一甩,竟把粥碗撞进了水渠!白粥顺着水流漂走,煎蛋在石头上摔得稀碎。

赵铁柱再也忍不住,拽着老伙计的缰绳就往镇上的兽医铺跑:“您给瞧瞧,我这驴是不是中了邪?”兽医摸了摸老伙计的眼皮,又掰开嘴看了看,纳闷道:“牲口壮实着呢,没病。不过……”他凑近赵铁柱耳边,“昨儿我瞧见镇东头的刘财主在你家田边转悠,刘财主不是一直想买秀兰家的地吗?”

赵铁柱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起三天前,刘财主的管家曾来找过秀兰,说要出五两银子买她的二亩地,被秀兰一口回绝了。他越想越不对劲,夜里蹲在秀兰家草棚附近守着,只见个黑影鬼鬼祟祟溜到窗下,往门缝里塞了张纸条……赵铁柱拿着纸条,借着月光一看,纸条上写着:“再不卖地,让你母女俩横死!”

真 相渐渐浮出水面——原来刘财主想扩建染坊,盯上了秀兰家的地,先是让管家低价收购,被拒后便散播流言,想逼走秀兰,如今见她还不松口,竟打算下毒手!赵铁柱连夜报了官,带着捕快冲进刘财主家,搜出了准备用来栽赃的毒药,还有账本上记录的“买通王媒婆传谣言”“雇二流子写恐吓信”等字迹。

公堂上,刘财主哆哆嗦嗦地招了:“我、我怕赵铁柱坏我事儿,就让人在秀兰送的饭菜里……里掺了蒙 汗药,想让赵铁柱吃了后昏睡,再诬赖他调 戏寡 妇!”众人这才明白,老伙计之前打翻饭菜,竟是闻到了蒙 汗药的气味,在暗中保护主人!

消息传回柳树镇,乡亲们羞愧难当——王媒婆红着脸给秀兰送来了新做的鞋面,李婆子抱着自家母鸡来赔罪,就连赵铁柱的三叔都拎着酒来认错:“是三叔糊涂,错信了谣言。”秀兰抹着泪说:“我不怪大家,只盼着以后咱们能多些信任,少些猜忌。”

后来,在乡亲们的帮衬下,秀兰家的草棚翻盖成了砖瓦房,小桃也去了镇上的学堂。赵铁柱依旧常来帮衬,不过这次老伙计再也不捣乱了,反而乖乖地帮着拉车运柴,偶尔还能吃到秀兰喂的黑豆。有人打趣问赵铁柱啥时候娶媳妇,他挠着头笑:“咱不图别的,就想跟秀兰嫂子一家搭伙过日子,互相有个照应。”秀兰听了,低头绣着鞋面,针脚细密得能缝住人心上的裂痕……

看完这个故事,心里头就像喝了碗热乎的小米粥,暖烘烘的。赵铁柱的憨厚仗义,老伙计的灵性忠诚,秀兰的坚韧不屈,还有乡亲们从误解到醒悟的转变,都让人忍不住红了眼眶。这世间顶难得的,莫过于在流言蜚语中守住本心,在困境中依然相信善意。老伙计用一次次“捣乱”揭开了阴谋,也让我们看见:真 正的善良从不怕被误解,只要你愿意像赵铁柱那样挺直腰杆,像秀兰那样守住底线,终会等到云开雾散的那天。愿我们都能记住,在别人落难时伸一把手,在流言面前多一分清醒,因为这世上顶牢固的情谊,从来都是建立在信任与守望相助之上,就像柳树镇的柳树,根须相连,枝叶相扶,哪怕风雨再大,也能撑起一片绿荫。

来源:伞是雨的等待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