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许听说过细菌性食物中毒,但对其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氏菌)可能比较陌生。
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许听说过细菌性食物中毒,但对其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氏菌)可能比较陌生。
近日,宁波市质检院食品安全科研中心通过实验,对不同家庭的冰箱进行采样,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数量,并给出安全饮食提示。
据介绍,单增李斯特氏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对人类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威胁。
食用被单增李斯特氏菌污染的食物后,轻则出现发热、头痛、肌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意识模糊等不良后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和腐烂植被中,其传播途径多样,而食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宁波市质检院食品安全科研中心高级工程师章海通科普道。
值得注意的是,单增李斯特氏菌在4℃甚至更低的温度下,仍然能繁殖生长,因此被称为冰箱中的“隐藏杀手”。
相关实验人员提醒,冰箱并非食物的“保险箱”,为有效降低单增李斯特氏菌感染风险,应采取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01
彻底加热食物
冰箱冷藏食物在食用前应彻底加热。单增李斯特氏菌不耐高温,食物中心温度达70℃以上、持续超过2分钟,一般可以杀死包括单增李斯特氏菌在内的常见食源性致病菌。
02
定期清洁冰箱
定:冰箱不宜塞得太满。注意冷冻、冷藏食品的储藏温度及时间,定期清理冰箱。待烹饪的生鱼、生肉等生鲜食品应装在保鲜盒或者其他不漏水的容器中,避免上述食品溶出的水污染冰箱。
03
生熟分开
加工熟食前,无论是砧板或刀具都应彻底清洁。最好将加工生、熟食品的砧板、刀具彻底分开,减少致病菌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04
保护易感人群
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人、孕妇、小孩等),尽量少吃或不吃生冷等高风险食品,最好现做现吃,避免剩饭剩菜。
见习记者 林昱辰 通讯员 陈艳雯 章海通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