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米SU7的一场“智驾事故”,给2025年汽车行业狂热的智驾潮泼了一盆冷水。事故发生后不久,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小米SU7的一场“智驾事故”,给2025年汽车行业狂热的智驾潮泼了一盆冷水。事故发生后不久,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会议给车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
1.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
2.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
3.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4.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关于这次会议更多的信息,被记录在一份疑似当天的会议纪要上。流传的会议纪如下,真实性有待考证。
如果消息属实,那么这份会议纪要的含金量非常高,它对目前智能驾驶系统的宣传词汇、OTA升级、公测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比如,在技术规范和测试报告中,要求不能出现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统一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按照自动化分级标准;禁止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用词;不能出现脱手、脱眼等描述,用驾驶员运动脱离和视觉脱离代替。企业要规划宣传,不要扩大宣传。
再比如,还要求从技术层面解决不合理的驾驶行为;会上也明确提出不允许“公测”,不能拿用户去做测试,像千人团、万人团这种都需要走公告等。此外,会议还对部分车企只填参数,不进行验证材料申报的申请进行了批评。
如果这一政策落地,无疑将遏制目前车企夸大智能驾驶系统功能的营销风气。此前,余承东在与网红交警谭乔的直播活动中说道:“没转过方向盘,可以打盹睡个觉。”谭乔忙解围道:“你只用了两根手指头搭在上面。”证明余承东的手并未离开方向盘。然而,余承东却“不领情”地说道:“有时候拿开也行,法规要求还是放在上面。”
自小米SU7事故以后,舆论对车企过度营销智驾功能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尤其对余承东“遥遥领先”“闭眼入”“闭眼开车”“XX万以下最好”的宣传语口诛笔伐。有不少网友高喊余承东道歉,也有网友认为“中文博大精深,车企会发明一些新的名词”。
目前看来,国家整治的决心很大。除了4月16日开会讨论外,早在今年2月工信部就发布了《两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对智能汽车准入、召回、OTA升级的规范,其中也明确提出了对智能汽车营销宣传的规范:不得作虚假、夸大系统能力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该通知还要求车企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进行事故报告,进一步约束了车企的行为。
在积极拥抱汽车智能化浪潮的同时,希望“血的教训”永远成为过去式。
来源:一心一意豆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