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武威大地,金色的阳光洒向广袤的农田。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台台搭载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拖拉机正沿着预设路线精准耕作,驾驶座上的农机手不时查看屏幕数据,神情从容。
清晨的武威大地,金色的阳光洒向广袤的农田。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台台搭载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拖拉机正沿着预设路线精准耕作,驾驶座上的农机手不时查看屏幕数据,神情从容。
“以前靠经验开车,地头总留‘三角区’,现在系统自动规划路线,每亩地能多种两行玉米。”凉州区长城镇长富村农户赵刚指着刚播种完的田垄,满脸喜悦。
今年以来,这样的场景在武威市已成为常态。记者从武威农机装备产业园获悉,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累计销量突破1800台,成为西北地区智能农机升级的“明星产品”。在沙尘频发、信号复杂的西北农田里,这套系统凭借厘米级定位精度和军工级防护设计,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耕方式。
武威瑞丰惠陇农业机械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赵国学向记者演示时,手指轻点10.1英寸触控屏,作业面积、轨迹偏差等数据实时跳动。“系统采用自主算法,即便在强干扰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适配20余种作业模式。”赵国学介绍道。
在莫高生态酒堡的千亩农田里,三台安装北斗终端的播种机正同步作业。“技术员直接到地里调试,还教会我们用手机APP远程监控。”公司负责人宋茂华边说边展示手机界面,“现在效率翻倍,人力省了一半。”据测算,该系统可使每亩地节省燃油15%、减少种子浪费20%,年综合收益提升18%。
销量激增的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同频共振。甘肃省将北斗农机导航纳入省级补贴目录,单台最高补贴3400元,较常规农机高出40%。“补贴政策一出,咨询电话就没断过。”赵国学说,“通过这几年农业机械设备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采购我们的智能化农机设备。”
此外,该公司组建的技术服务团队承诺“48小时上门安装”,并开展定制化培训,这种“产品+服务”的模式成效显著。凉州区农机合作社社员李建军告诉记者:“学了两次就能独立操作,作业报告自动生成,种地终于能‘看数说话’了”。
从“靠天吃饭”到“看数种田”,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的轮廓正愈发清晰。从精准播种到智能管理,这场由科技驱动的农业变革,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让农民真切感受到“智慧农业”带来的红利。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武威正加速迈向农业现代化。
记者手记
在采访期间,农户们说得最多的是“没想到”——没想到种地能像“绣花”一样精细,没想到手机成了“新农具”。这场由北斗导航掀起的农业革命,不仅提升了生产力,更重塑了人们对传统农耕的认知。当科技与土地深情相拥,乡村振兴的答卷,便在这厘米级的进步中愈发厚重。
新武威记者 徐燕 王炳智
来源:农村孩他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