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世界汉语作家协会河北省分会于4月20日在河北承德市兴隆县作家青松岭文化交流驿站,举行了“以书为友,阅读点亮人生”为主题,纪念“4.23第30个世界读书日”暨《当代作家》(特刊)发布仪式。来自海南、广东、天津、北京、河北五省
与书为友,阅读点亮人生
——青松岭采风行喜迎世界读书日值此
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世界汉语作家协会河北省分会于4月20日在河北承德市兴隆县作家青松岭文化交流驿站,举行了“以书为友,阅读点亮人生”为主题,纪念“4.23第30个世界读书日”暨《当代作家》(特刊)发布仪式。来自海南、广东、天津、北京、河北五省市的十二名文友与嘉宾,互相交流阅读与写作心得,倡导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一个健康的文化市场。
发布仪式氛围浓
20日上午,全员文友嘉宾参加活动。采风活动由作家王继祥先生主持,首先由作家李培禄老师采风致辞,分会主席谢吉恒先生介绍了本次采风活动的策划设想以及《当代作家》世界读书日特刊的成书编撰历程,文友赵丹与大家分享了散文《向往“诗和远方”》,作家赵一臣重点交流了秉承阅书家风,祖孙三代家庭读书会的心得体会。特邀嘉宾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政商参考调研员、中国智慧人才网客座教授、中华大地之光征文评选组委会主任孔建超老师,专程从任丘不辞辛苦赶来参会,对本次采风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今后文化交流传播工作寄予殷切厚望。中国二十二冶物业公司经理王晓勇,百忙之中前往参会,表示祝贺,并给小学生赵梓延颁奖。
《当代作家》世界读书日特刊
2025年4月(上)文萃发布仪式,掀起了采风活动的高潮。接下来,进入采风颁奖环节。首先,为自愿聚能,书香传情的赵一臣作家,授予“最佳传承阅读人”荣誉;接着颁发王继祥作家专著《人生“麻辣烫”(钢铁文化践行记)》入藏国内多家图书馆荣誉证书;依次为白小会散文作品《我的文学老师》入选《赓续精神血脉记忆》一书,被评为优秀作品;张忠浩专著《大跨度钢结构张弦梁施工技术》入藏多家图书馆证书。小文友年仅八岁的赵梓延,在采风活动中,以其特有的气质,表演了诵读《木兰辞》,为采风活动起到了点睛之举。
钢铁人传承阅读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全部教育,或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分之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说到这里,不得不夸奖的是正读一年级的小侄女赵梓延,刚刚进入寒假第一天,调皮的她拿起笔对爷爷说“爷爷,我看您每日坚持读书学习,我也为您写篇文章吧,名字就叫《我的“聋”爷爷》,正如您看书时经常听不见我讲话。”
“一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往往取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受到任何层次的家庭教育”。从小受父亲酷爱读书、热爱写作的影响,在马来西亚读书时,恰巧赶上三年疫情,便在家开始记录着自己的求学生涯,以此枯燥乏味的居家生活变得有声有色。二0二五年的大年初一早起,祖孙三代人召开家庭读书会议,并确立了喜迎第30个世界读书日特刊杂志的编写与出版计划,并对祖孙三人各个章节予以具体分工。利用春节假期的时日,再次对曾是“流水账”的求学日记打磨成刊发的散文。一向好强的老爸,立刻整理近一年来的采风活动所撰写的文稿,同时收集关于津西集团产业链延伸进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相关论文。其次,着手撰写已经构思足足三个月的文稿,回顾他在津西钢铁从业历程。回忆自1998年8月加盟津西工作至今的二十六个年头,工作领域从文秘到市场营销,再到钢结构建造研发,历经了“一年内再造一个津西”,见证了由铁到钢再到材的企业跨越式发展。在高质量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合理延伸钢铁产业链进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领域。在津西这个大家庭中,增长才干,取得了韩国KSA的QC质量担当资质,2019年被吸收为全国钢标委型钢分技术委员会委员,2014年又被聘为全国装配式建筑专家智库专家,与津西结下了绵绵深厚的情缘。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祖孙三代人用淳朴的语言为平凡而又富有诗意的生活撰文留下美好情怀。
打卡寻访青松岭
文友走进兴隆青松岭文化旅游度假区,路旁的山壁上,镶嵌着《青松岭》电影画面的巨型浮雕。此地正是上个世纪著名电影《青松岭》故事的发生地和外景拍摄地。前国家领导人外交部长黄华,在大石头上题写“青松岭”三个大字,打卡必去之地。仰望高高的山岭,尤见挺拔的棵棵青松屹然高耸。
《青松岭》主题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也唱响大江南北。五十年前先后两次拍摄的《青松岭》,都是由李仁堂主演剧中的张万山大叔。万山大叔的人物形象(尤其像奶奶的父亲,生前曾任半壁山镇河沿子村书记),犹如青松岭上的青松,给我们留下了“高大上”的深刻印记。
如今的青松岭青山绿水,人们安居乐业,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再到青松岭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身处青松岭,紧接着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歌唱家蒋大为演唱的《今日青松岭》。“花半山果半山,喜的鸟儿满山川。姑娘美巧开店,农家那个小院客人满”,“山还是那座山呦,水还是绕山转,青松岭上仔细听,昔日鞭声在感叹”,“星星眨眼在夸赞,欢声笑语连天边”。
青松,宛如一位无私的奉献者,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人类。那挺拔的身姿,是建筑与生活的坚实依靠;那葱郁的绿色,不仅为大地添彩,更为人们的心灵注入蓬勃的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向前,永不言弃 。青松岭采风行文友收获颇丰。
来源:超超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