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为何先后5次撒谎?谎话连篇背后有玄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0 21:13 1

摘要: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从王熙凤手里得到20两银子后,辛苦经营,经过春播夏忙,终于迎来秋收。丰收之际,她带着板儿背了两袋新鲜瓜里蔬菜二进荣国府答谢。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从王熙凤手里得到20两银子后,辛苦经营,经过春播夏忙,终于迎来秋收。丰收之际,她带着板儿背了两袋新鲜瓜里蔬菜二进荣国府答谢。

机缘凑巧,贾母听闻乡下来了同龄人,让人带刘姥姥前来相见,高兴之余挽留她在荣国府里小住。

在荣国府两三天时间里,刘姥姥陪同贾母吃住行走,运用浑身解数,解下诸多善缘。

在“浑身解数”中,刘姥姥先后5次撒谎。

这是怎么回事呢?

1.雪下抽柴:投其所好的谎言​

刘姥姥为了讨大家喜欢,说起乡下事来,公然说谎。

当时众人围坐,刘姥姥绘声绘色地讲道:“就像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 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这故事一听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成功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尤其是贾母,听得津津有味 。​

这谎言的妙处在于,它精准地投合了贾府众人对灵异之事的好奇心理。

刘姥姥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信口拈来这么一个故事,把自己塑造成故事的亲历者,增加可信度。

讲故事期间,马棚突然失火,故事被迫中断。但是刘姥姥脑子一转,又接着虚构 “茗玉小姐成精” 的传说,继续把众人的好奇心拿捏得死死的。

刘姥姥撒的谎既满足了大家的猎奇心理,又为自己在贾府赢得了更多关注,为后续可能获得的利益铺好了路,实是妙招。​

2.菩萨赐孙:迎合贾母的谎言​

讲故事时,刘姥姥还讲了一个“菩萨赐孙”的故事。

她说道:“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民间故事,可实际上,刘姥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个故事暗指的正是贾母和王夫人。贾母年事已高,自然希望家族人丁兴旺,子孙满堂;而王夫人作为当家主母,长子贾珠早逝,宝玉便成了她的心头宝,可宝玉的未来仍让她忧心忡忡。刘姥姥的这个故事,仿佛是一场及时雨,直接戳中了她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刘姥姥利用大家心理,有效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

3.误闯怡红院:维护体面的谎言​

刘姥姥在贾府游玩时,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她醉酒后误打误撞闯进了宝玉的怡红院,还在宝玉的床榻上睡了一大觉。等袭人发现时,她已经睡得人事不知,屋子里弥漫着酒气和臭味。袭人又惊又气,但又不好发作,毕竟刘姥姥是贾母请来的客人。

刘姥姥醒来后,在袭人的安排下,对众人谎称“醉倒山子石上打盹”。​

这一谎言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一方面,它保全了袭人的颜面。怡红院是宝玉的住所,袭人负责管理,如果刘姥姥在里面撒酒疯、睡大觉,是袭人失职。另一方面,刘姥姥醉酒也是失态,所以用谎言来化解危机。​

4.夸赞黛玉:讨好权贵的谎言​

贾母带刘姥姥到林黛玉的潇湘馆时,又撒了一次谎。

她明明目不识丁,却对着潇湘馆大肆夸赞:“这哪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这话一听就知道是违心之言,可刘姥姥为何要这么说呢?​

其实,刘姥姥这么做,是在讨好权贵。她深知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贾母带她参观潇湘馆,就是希望听到她对黛玉的夸赞。刘姥姥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讨好贾母的机会,所以才会昧着良心说出这番话。

刘姥姥此次撒谎,恰到好处,让贾母对她更加认可。​

5.看《玉匣记》:顺应大众的谎言​

王熙凤的女儿生病,刘姥姥说是冲撞了花神,需要赶紧用纸钱送去,保佑平安。

事实上,王太医诊病时,王熙凤又让他给巧姐看病,本质是吃多了消化不良。

刘姥姥的说法,明显与事实不符,她是在顺着大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给出一个简单易懂,又符合大众迷信思维的说法。

刘姥姥撒的谎,既安抚了王熙凤焦急的情绪,又让自己融入到贾府众人的认知体系里,显得自己也懂些门道,从而更受重视。

6.五次谎言里充满了智慧

刘姥姥先后5次撒谎,本质是以退为进。

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乡下老妪,与贾府这样的豪门贵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阶层差异,只好用谎言来迎合贾府众人的喜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

刘姥姥的付出自然得到了回报,临走之时,她不仅得到了银子,还得到了一车子的礼物。

掩卷深思,刘姥姥的5次撒谎,揭示出中国式人情世故的精妙平衡:真诚与策略从来不是对立面,而是共生的双翼。

正如玛雅·安吉洛所说:"人们会忘记你说过什么,但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

刘姥姥深谙此道——她虚构的“雪下抽柴“故事激活了贵族的精神荒原,巧妙的”菩萨赐孙“寓言抚慰了贾母的家族焦虑,每个谎言都是精心裁剪的情绪布料,为不同对象缝制合体的情感衣裳。

刘姥姥的谎言恰似叩门砖,提醒我们:真正的处世之道不在于绝对诚实,而在于像山泉般既能保持本真,又能顺应地形的沟壑蜿蜒。毕竟,最高明的真诚,往往需要裹着智慧的糖衣抵达人心。

来源:小涵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