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座塔,曾经位于大余县伯坚大道与南安大道交汇点的林丰大楼路口,因为取名为——钨都塔,而成为当时许多大余人心中的地标建筑,这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兴建的工程,却在不到十几年后就被爆炸拆除,成为许多大余人的回忆。
唯有老照片,才能够留住时间的烙印!
有一座塔,曾经位于大余县伯坚大道与南安大道交汇点的林丰大楼路口,因为取名为——钨都塔,而成为当时许多大余人心中的地标建筑,这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兴建的工程,却在不到十几年后就被爆炸拆除,成为许多大余人的回忆。
下图为一位读者提供的自己曾经在钨都塔的照片:
这位读者的照片不是一般的模糊,而是相当的模糊。善良找出几张老照片回忆一下吧:
大概2001年左右吧,当时县里的划拳输技在林丰大楼大闹总台、掌掴林丰大楼宾馆的保安事件,最后觉得是这座塔的三角犹如一股妖风压住了划拳输技,于是下令拆除。记得当时请了广州市的一家爆破公司进行爆破拆除,结果因为装药量没有计算准确,只炸了一只脚斜起来,后来不得不请人拆除。说来也怪,这钨都三角塔被拆除后,划拳立马提拔去了那“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地方!
后来划拳一路高升,但过于膨胀最后也是直接摔了下来,印证了那句大余的老话:闹添牙威休嘿!
下图是拆除后的情形:
如今的钨都塔位置就成为一个十字路口。世界钨都已经风光不再,那钨都塔自然也是落花流水春去也!
善良当年(1989-1992)去南安中学读书时,从西门印刷厂往老南安中学步行,到达南门口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一座老的农贸市场,同时也要经过老的图书馆,再沿着东门幼儿园的城墙到达中山桥位置的南安中学。
这座老的农贸市场位置,就是现在的街心花园东边位置。菲尔雪蛋糕店的位置就是原来的百货公司,再过去就是副食品公司。记住了,副食品公司再过去就是一家录像厅,在那个年代,录像厅可是承载了一代甚至几代年轻人晚上消遣的精神乐园。下图这位读者就是在老农贸市场的录像厅前的老照片:
老照片的桌子上摆着的几盘录像带,基本上是那个年代的武打片与枪战片。那时的录像带播放完还要倒带回去,或者是手动倒带或者是录像机倒带。桌子上还有一把当时非常洋气的鸿运扇来消暑。
当年的百货大楼与南门口农贸市场。
1998年后,随着城市改造,当时的百货大楼与南门农贸市场被拆除,兴建了现在的街心花园。
最后再说说当年的录像厅,武打片看腻的人,都知道到晚上十二点再去录像厅,那时候老板会将门锁上,再拿出几盒内部特供的录像带,很多年轻人的生理卫生课基本上都是在录像厅学习了。这里不懂的自己脑补一下哈。
现在的原南门口农贸市场,成为街心花园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下图的位置是原来牡丹亭公园的大余县文化局,记不记得,这张老照片当时的牡丹亭老公园还没有兴建,所以从那部桥直接过去就是大余县文化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县里说兴建牡丹亭公园,硬要各单位集资出资,于是在那个位置建起了老牡丹亭公园。
下图为1998年建好的牡丹亭,被拆除于2016年。
但公园没有建设多久,就在2012年之后陆续被拆除,建起了几幢烂尾楼公园建筑,终于在2016年被曹奶奶下定决心,重新设计并修建了新牡丹亭公园。
六十五年,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是一刹那,但对于1960年大余中学初中毕业的学子来说,六十五年足以让一位风华正茂的青葱少年变为耄耋之年的老年人。
2025年五一节前夕,原大余中学初十七班三组的部分同学重新来到大余中学正南的老校门处与校园,一起合影留念。
照片当中的原大余中学同学们,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曾经共同在这所学校苦读,后来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其中还有一位特意从遥远的东北回到大余后,与同学们相聚。
▲在大余中学老校门处合影
老人们一起在大余中学老校园的大樟树前合影,当年寒窗苦读的少男少女们,转眼间就已经成为夕阳红。
▲江西省大余中学初十七班三组全体同学毕业合影 1960年7月16日
衷心祝愿各位健在的老人幸福吉祥,长寿如意!
来源:善良说大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