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客户端关注 | “再造一个涪陵工业” 一碟“国民下饭菜”加速新旧动能转化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0 21:29 3

摘要:4月20日,新重庆客户端发布文章《大区大县挑大梁|“再造一个涪陵工业” 一碟“国民下饭菜”加速新旧动能转化》关注了涪陵榨菜成为串联一二三产,催生新旧动能转化的核心纽带。

4月20日,新重庆客户端发布文章《大区大县挑大梁|“再造一个涪陵工业” 一碟“国民下饭菜”加速新旧动能转化》关注了涪陵榨菜成为串联一二三产,催生新旧动能转化的核心纽带。

报道原文

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涪陵榨菜上榜区域品牌榜单,从众多的消费名品中脱颖而出。

传承上百年的涪陵榨菜,有着“国民小菜”的美誉。以涪陵榨菜集团为龙头,涪陵区先后聚集了40余家榨菜加工企业,形成了一个集榨菜“种产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2025年4月1日,涪陵南沱镇洪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董事长李承洪(右)和技术人员在生产车间内巡查生产情况。

今年涪陵提出“再造一个涪陵工业”,在这一背景下,涪陵榨菜这碟“国民下饭菜”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串联一二三产,催生新旧动能转化的核心纽带。

传统产业亟待突破增长边界

榨菜历来就是涪陵的一张名片。放眼国际,涪陵是青菜头的主产区,有着”榨菜之乡“的美誉;再看全国,多年来,涪陵榨菜集团稳坐国内酱腌菜行业的“头把交椅”,“乌江牌”市场占有率超30%;立足当地,涪陵拥有榨菜加工企业40余家,2024年涪陵榨菜产业总产值为155.45亿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涪陵区委书记黎勇提出要再造一个“涪陵工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涪陵榨菜被放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这是为何?

“答案在使命担当中。”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说,市委市政府赋予涪陵“市域副中心、渝东新城主引擎”的定位,多年来,涪陵以工业见长,但农业在全区经济中的占比也不容小觑。

然而,作为连农带工的特色产业,涪陵榨菜以近40%的市占率接近包装榨菜行业的天花板,亟待突破传统增长边界。业内人士认为,在新消费场景下,消费者对产品价值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纯依靠传统渠道、传统销售方式难以持续增长,也暴露了涪陵榨菜这一传统产业面临着产品单一、创新滞后、品牌弱化等不足。

再说加工端,目前青菜头的看筋剥皮等关键工序还主要依靠人力,在制造业人力成本年均增长6%—8%的背景下,传统加工模式的竞争力也持续被削弱。

目前,当地榨菜加工业的规上工业产值仅占产业链总值的40%,与涪陵一以贯之的制造业强区存在一定差距,也暴露了榨菜加工环节所面临的附加值创造能力不足等深层问题。涪陵区政府研判提出,到2025年,力争榨菜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3亿元,到2027年达100亿元。

榨菜加工向高向新迈进

“ 榨菜是涪陵的‘家底’,它的迭代升级意味着向高向新的不断进阶。”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涪陵榨菜集团中国榨菜城智能化生产基地内,数控中枢与AGV小车高效配合,一车车青菜头原料在智能设备操作下平稳运送到指定工位,开启从田间蔬菜到“国民下饭菜”的奇妙之旅……

2025年4月1日,涪陵南沱镇洪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董事长李承洪(右)和技术人员在消毒后的成品榨菜中取样。

今年2月,位于涪陵高新区的中国榨菜城1号原料车间正式投产,榨菜原料青菜头实现了从卸料、清洗、入池、腌制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运行。“过去需要上百名工人的前端腌制加工环节,现在只需要四五名技术人员就能完成。”涪陵榨菜集团副总经理皮林说,这不仅大幅节省了人力成本,数字系统还能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为后续工艺和产品优化提供支撑。”

早在2024年,涪陵区便印发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围绕榨菜这一主导产业,细化原料基地建设、“爆品”培育打造、数字化转型等重点举措,释放产业新动能。

但纵观涪陵榨菜产业的结构图,整条产业链却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形态——顶端是涪陵榨菜集团这样的行业头部,但基底仍以中小企业为主。“这种‘头重脚轻’的产业结构让行业的迭代升级面临着发展不均的问题。”涪陵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以“智转数改”为例,许多中小企业都有“门槛焦虑”,一套完整的智能生产线动辄上千万,这相当于他们的一年的营收,许多企业都不敢转、不愿转。

在这一形势下,自主技术的创新研发成为了推动榨菜这一“老产业”焕发新机的关键。

洪丽食品,涪陵土生土长的榨菜加工企业之一。这几年,公司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渝东南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其自主研发的充气式搅拌脱盐装置将生产成本控制在10万元左右,与动辄几十万的进口设备相比,堪称“白菜价”。

在龙头企业带动方面,针对青菜头原料老筋分布复杂,传统手剥青菜头人力成本高这一行业共性问题,涪陵榨菜集团联合设备单位共同研制了三代青菜头“自动剥筋机”。最新一代设备犹如长了“火眼金睛”,通过视觉识别+压力传导识别老筋走向,最快3秒就能剥一颗青菜头,而未来这一技术也将向中小榨菜企业推广。

涪陵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涪陵榨菜加工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超过60%,部分企业人力节省2/3以上。

闯入新赛道不断突围市场

记者注意到,从产品结构上来看,这几年,涪陵榨菜已不再单纯局限于国民“下饭菜”这单一赛道,而是向“榨菜+”、榨菜亲缘品类、川式复合调料和川渝预制菜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当涪陵榨菜闯入新赛道,会跑出怎样的姿态?

“2023年我们推出的‘零添加’榨菜单品首次进军全国糖酒会展厅,就一举拿下了700万元的订单。”洪丽食品总经理李承洪回忆道,当时,“零添加”概念在食品行业还是件新鲜事,来自同行的质疑声也不小。但市场却给出了最有力的回应——开展仅三天,他们就签下了五六十位客商,远超预期。

今年,当李承洪再次踏进糖酒会的展厅,他惊喜的发现,曾经质疑他们的参展商纷纷效仿,几乎每家榨菜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零添加产品。

2025年4月1日,涪陵南沱镇洪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包装榨菜。

消费市场的三个因素离不开“人、货、场”,“顺应市场需求,开发符合新消费场景的即食小包装、低盐健康的爆火单品,是我们推动榨菜产品实现市场突围的不二法宝。”涪陵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这几年,涪陵榨菜集团相继推出了60余个榨菜产品品类,旗下“乌江牌”脆口榨菜更入选市经信委公布的2023-2025年重庆市消费品工业“爆品”培育清单,还推出了榨菜月饼、榨菜咖啡等多款跨界产品,成功引流。

数据显示,2024年,涪陵榨菜产业规上工业产业同比增长8.2%,增长速度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中名列前茅。这意味着,涪陵榨菜加工迈入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涪陵区还将发挥榨菜这一传统产业的优势,串联起从原料种植到智能生产的全产业链条,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

让更多小伙伴知道

来源:涪陵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