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9日清晨,非遗老字号“渝飨记”创始人周露被密集的消息提示音惊醒。拼多多旗舰店后台爆单了——荣昌卤鹅一夜狂卖了1202单,咨询消息叮咚狂跳。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邱小雅 刘力
4月9日清晨,非遗老字号“渝飨记”创始人周露被密集的消息提示音惊醒。拼多多旗舰店后台爆单了——荣昌卤鹅一夜狂卖了1202单,咨询消息叮咚狂跳。
“在线上卖了6年卤鹅,从未见过这个阵仗。”周露不禁感叹,过去半个月就像做梦一样。
这场爆单的源头,要追溯到重庆荣昌的“卤鹅哥”林江。前不久他追着网红“甲亢哥”投喂家乡特产卤鹅的视频意外走红,重庆老字号非遗美食荣昌卤鹅也迎来“泼天的流量”。荣昌官方数据显示,相关视频让荣昌卤鹅的网络曝光率暴增4050%。
4月19日,荣昌渝飨记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将卤鹅打包发往全国各地。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凭借这一热度,“渝飨记”这样的荣昌卤鹅老字号正以破竹之势“破圈”。
一朝爆火日销上千
4月19日上午11点,渝飨记的生产车间,9台巨型卤炉同时轰鸣运作,翻滚的卤汁咕嘟作响,卤味裹挟着八角、桂皮、花椒的辛香,在厂房里肆意弥漫,新一批鹅坯正“排队”等待入锅。
“江哥带火荣昌卤鹅之后,我们日均订单都是1000多单,同比之前翻了近10倍。”周露告诉记者,原本生产车间只有4台卤炉,最近又紧急购入5台,全天加足马力全力开工。
4月19日,荣昌渝飨记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卤鹅。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这波破天流量,周露此前从未“幻想过”。
1990年,周露的外公在荣昌老街支起了一个卤味摊卖卤鹅,凭借祖传配方和扎实的手艺,这家店慢慢成为当地人的味觉记忆。
“那时候每天就卤两锅,卖完就收摊。”周露告诉记者,到她接手时,虽然已经开了一家实体店,但生意始终局限在本地和重庆主城周边。
转机出现在2019年。在拼多多平台运营团队的主动对接下,卤鹅店取名“渝飨记”正式入驻电商平台。
“当时家里长辈都不看好,觉得卤鹅这种讲究现做现吃的东西不适合网上销售。”周露说,拼多多的运营团队主动找上门,帮他们优化页面、调整定价策略,甚至对接了更高效的冷链物流,让这个传统美食成功突破地域限制。
“进驻电商平台后,我们还根据平台不断反馈的消费端数据,对卤鹅的口味进行改进。”周露介绍,比如荣昌本地人吃卤鹅都比较咸,但外地消费者反馈卤鹅有点咸,所以对咸度进行了调整。
2022年,渝飨记卤鹅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前不久,店铺收到西藏那曲顾客的五星好评,“2000多公里,48小时送达,卤鹅口感非常好。”这样的远距离配送,得益于拼多多“西进计划”。该计划通过“中转集运包邮”“免二段运费”等政策,将西藏、青海等地区拉进了“包邮区”。
4月19日,荣昌渝飨记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通过网络接单。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数据显示,渝飨记今年一季度西部订单占比已达23%,最远一单更是送到了新疆喀什的塔吉克族牧民家中。
酒香也怕巷子深
事实上,荣昌卤鹅作为现制品,其特性犹如一把双刃剑。保质期短,既保留了其新鲜美味,却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销售半径与市场覆盖面。
过去,众多本地商家不得不将销售重心放在实体线下,渝飨记算得上最早一批勇敢“触网”的荣昌卤鹅商家。
但“触网”并非一帆风顺。
“除了保质期短影响销售半径,荣昌卤鹅作为地方非遗美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全国的知名度都不高。”周露向记者透露,之前,店铺买家大多集中在川渝、广州等地,销量好的时候,订单量最多也不过100单左右,少的时候仅仅十几单。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消费者每天接触到海量的商品信息,新的品牌和产品层出不穷。对于知名度有限的地方特色美食来说,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打开知名度与销路,2024年1月,渝飨记与“卤鹅哥”林江达成合作。“当时林江找到我们,希望在直播间帮忙售卖卤鹅和烤乳猪,本想着能借此扩大些销量,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直播间的订单一次最多也就是十几单。”周露回忆起那段经历,仍有些感慨。
直到前段时间,“卤鹅哥”林江凭借那条爆火的视频意外走红,一朝成名带红荣昌卤鹅,渝飨记作为他的合作商家,也借此迎来了重大转折。拼多多店铺订单量开始呈几何级增长,知名度也大幅提升。
不仅渝飨记抓住了这波机遇,荣昌当地的很多卤鹅商家也纷纷“上车”,接住了这波“泼天流量”。
荣昌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每年卤鹅销量约500万只,店家有300余家。此次全网爆火后,卤鹅线上订单平均增长了105%左右,个别企业订单更是成倍增长。
4月19日,荣昌渝飨记生产车间,工作人在直播间里展示销售的卤鹅。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把“流量”变“留量”
地方特产要想在市场上长久立足,仅有流量远远不够,真正能留住消费者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味道。只有保证产品品质,才能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有一天店铺的卤鹅日订单量超过了1500单,我们赶紧把商品下架了。”周露告诉记者,渝飨记保证每一只卤鹅都是鲜货,“订单太多产能跟不上,我们宁愿不做,要保证消费者拿到手上的荣昌卤鹅是最新鲜的”。
不仅注重产品品质,渝飨记还积极借助平台优势,拓展发展路径。“最近我们成功入选拼多多的‘多多好特产’计划,借助平台的强大数字化能力,品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周露说,没想到,还吸引了几位外国客人特意来店铺咨询,这让我们看到了卤鹅出海的潜在机遇。
4月,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拟投入1000亿资源,持续发力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在农业领域,拼多多“千亿扶持”推出“2025多多好特产”,加码农货、特产等扶持力度,助力地标农产品、各地地道风味打响知名度,推动产业增产,农民增收。
面对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商时代,荣昌区也迅速行动起来,为卤鹅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荣昌区专门梳理制定荣昌卤鹅电商发展机会清单,针对不同类型达人,制定个性化的合作清单,力争年内与10个500万“粉丝”级主播达成合作,借助他们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荣昌卤鹅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不仅如此,荣昌区还将启动电商培训计划,着力提升传统卤鹅企业“触网能力”,年内新开网店100家以上,并同步组建官方旗舰网店。此外,启动组建荣昌卤鹅公共售后处置中心,推动一键代发集货点建设,完善快递标准化集采,并通过卤鹅产业园作为承载平台,不断优化荣昌卤鹅电商发展生态。
根据《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到2026年,荣昌区计划培育龙头企业3家,发展规模以上企业5家,全区卤鹅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销售体系方面,将构建“中央厨房+区域仓库+社区零售+电商销售”的多层次体系,新增销售店铺(包括线下店和网店)1000家以上。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