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且说江流儿十八载寒暑,金山寺内敲钟扫塔,早课诵经时总见木鱼上隐现血痕。这日法明长老唤他至方丈室,从紫檀匣中取出褪色血帕:“此乃你母殷温娇绝笔,你父陈光蕊屈死洪江,恶贼刘洪窃官十八年矣!”
且说江流儿十八载寒暑,金山寺内敲钟扫塔,早课诵经时总见木鱼上隐现血痕。这日法明长老唤他至方丈室,从紫檀匣中取出褪色血帕:“此乃你母殷温娇绝笔,你父陈光蕊屈死洪江,恶贼刘洪窃官十八年矣!”
江流儿捧帕细观,但见血迹凝成八句偈语:
洪波藏玉骨,绣帕裹金身。
刀头舐蜜处,原是报恩人。
帕角绣着半枚胭脂印,恰似残月挂梢头。
翌日,江流儿怀揣血书,扮作游方僧潜入江州府衙。后园牡丹亭畔,见一华服妇人手持念珠诵《地藏经》,眉心朱砂痣与血帕所绘分毫不差。
江流儿掏出木雕小舟——正是当年顺流而下的沉香木盆残片——轻叩石栏三下。
殷氏手中佛珠骤断,滚落遍地菩提子:“师父...此物从何得来?
江流儿褪下僧衣,露出左肩金色蝉形胎记。母子相认未及抱头痛哭,忽听廊下靴声橐橐,原是刘洪下朝归来。
当夜三更,江流儿密会洪州知府。这知府原是殷开山门生,见血书如见丞相手谕,立发三百精兵围衙。
刘洪拔刀欲抗,却见江流儿立于阶前,月光映得僧袍如雪,厉声道:“十八年洪江冤魂,可识得陈光蕊否?”声如惊雷裂帛,吓得刘洪肝胆俱碎。
法场那日,江流儿亲执戒刀。刀落瞬间,洪江骤起白浪,水中浮出陈光蕊尸身——原来龙王以定颜珠护其尸,此时魂魄归位竟死而复生!
殷氏见丈夫重生,忽忆起当年抛绣球时,曾有癞头和尚谶言:“红丝系冤孽,白刃了前缘。”言罢纵身跳入洪江,却被一朵金莲托起。
长安城万家灯火中,殷开山老泪纵横,将外孙金蝉袈裟捧出。只见袈裟内衬密密麻麻写满《金刚经》,字迹竟与当年血书一般无二。正是:
血帕引来三世债,戒刀斩断九重冤。
欲知金蝉子怎生踏上西行路,且看观音显化第五难。
偈云:
木盆载得前世因,戒刀了却今生恨。
若非龙王藏玉骨,哪得金蝉再逢春?
来源:历史是任人打扮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