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梧桐树下未了的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4 16:39 2

摘要:李明远把老花镜往鼻梁上推了推,眯着眼看晨光公园公告栏上新贴的象棋比赛通知。退休五年,下棋成了他最大的消遣。梧桐县的五月,空气中已经带着初夏的燥热。

李明远把老花镜往鼻梁上推了推,眯着眼看晨光公园公告栏上新贴的象棋比赛通知。退休五年,下棋成了他最大的消遣。梧桐县的五月,空气中已经带着初夏的燥热。

"比赛报名截止到今天下午..."他正喃喃自语,忽然感觉背后有道目光。转身时,看到一个戴着米色遮阳帽的老太太正在盯着他看,当二人目光对视了之后,她的身影匆匆躲进了树荫里。

那走路的姿势——左腿微微不自然的摆动——让李明远的心猛地揪紧了。五十年了,他绝不会认错。

"雅琴?"他的声音卡在喉咙里,干涩得几乎发不出声。

人影僵住了,缓缓转身。遮阳帽下,周雅琴苍老了许多的脸庞上,那双杏眼依然明亮,只是此刻盛满了惊慌。她环顾四周,突然快步走来,抓住李明远的手腕。

"明远..."她的手指冰凉颤抖,"有人跟踪我,别往两边看。"

李明远感到一张纸条被塞进手心。周雅琴迅速退开,声音突然提高:"哎呀,认错人了!对不起啊老先生。"说完便匆匆离去,背影很快消失在公园拐角。

李明远愣在原地,手心全是汗。他装作擤鼻子,迅速瞥了眼纸条:"有人监视我,明晚七点老槐树见。见面之前别联系,危险。"

老槐树。他们十八岁时秘密约会的地方。李明远的心跳得厉害,思绪被拉回到1972年的夏天。

那年,他和周雅琴刚被选入红旗公社文艺宣传队。她是报幕员兼独唱,他拉二胡。每次排练结束,他都用那辆永久牌自行车送她回家。后座上,周雅琴轻轻扶着他的腰,哼着《红梅赞》,发丝随风飘起,拂过他的后背,痒痒的。

最难忘的是七月那个傍晚。他们在小树林休息,周雅琴擦汗时,他鼓起勇气抓住了她的手。她没抽回,只是脸红得像天边的晚霞。当他正要吻她时,周雅琴突然推开他,惊恐地望向树林深处。

"有人在那里,"她颤抖着说,"我看到了反光,像是望远镜。"

他们慌忙离开,之后周雅琴总是心神不宁。直到一个月后,公社副书记刘建军找她谈话...

"李老师?您没事吧?"

公园管理员的声音把李明远拉回现实。他这才发现自己在长椅上坐了很久,手里的纸条已经被汗水浸湿。

"没事,想起些旧事。"李明远勉强笑笑,起身时膝盖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五十年了,刘建军早已是市政协退休领导,为什么还会有人跟踪周雅琴?

回到家,李明远翻出尘封已久的铁盒。里面有一张泛黄的合影——文艺宣传队全体队员站在公社大院里,年轻的周雅琴站在前排正中,而他自己站在最边上。照片角落里,一个戴眼镜的瘦高男子正盯着周雅琴——那是当年的刘建军。

第二天傍晚六点半,李明远提前来到老槐树。这棵三百年的古树位于城郊废弃的农机站后面,周围杂草丛生。他们年轻时,这里是谈情说爱的圣地,如今鲜有人至。

树皮上,当年他刻的"LY&ZYQ"已经随着树木生长变得扭曲模糊。李明远摩挲着那些痕迹,突然听到枯枝断裂的声音。

周雅琴从暮色中走来,比昨天更加憔悴。她紧张地环顾四周,从手提袋里取出一个布包。

"明远,我们必须长话短说。"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刘建军没放过我们。这些年,他一直在监视我。"

"什么?为什么?"李明远难以置信,"都过去半个世纪了!"

周雅琴苦笑:"因为我女儿——我们的女儿,周念。"

李明远如遭雷击,双腿发软扶住了树干。周雅琴迅速翻开一本发黄的日记本,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个日期,1973年4月15日,你参军前一周..."

日记上的字迹已经褪色,但仍能辨认:"那天和明远在谷仓...我可能怀孕了。不敢告诉他,明天他就要去部队..."

"我嫁给刘建军六个月后生下念儿,早产的说辞瞒不过他。"周雅琴的眼泪滴在日记本上,"他虐待我,但不敢离婚,怕影响仕途。直到九十年代他下海经商有了情妇,才放我走。"

李明远的手不停颤抖:"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我试过!"周雅琴突然激动起来,"78年你退伍回来,我给你写过信,但都被退回了。我去化肥厂找你,门卫说没这个人。后来听说你结婚了,我就..."

一阵刺耳的汽车刹车声打断了她。远处有手电光扫过树林。周雅琴脸色大变,慌忙把日记塞给李明远:"拿着这个,里面有全部真相。我不能再连累你了,快走!"

"一起走!"李明远抓住她的手腕。

周雅琴挣脱开来,眼中含泪:"念儿在省人民医院工作,病历档案室。去找她...现在快跑!"

她用力推了李明远一把,自己朝相反方向跑去。李明远犹豫片刻,听到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只得钻进灌木丛。透过缝隙,他看到两个黑影围住了周雅琴...

黑暗中,李明远紧攥着那本日记,心脏狂跳。五十年前的谜团刚刚揭开,新的危险已经降临。周雅琴提到的"病历档案室"是什么意思?而他的妻子十年前那场"意外车祸",真的只是意外吗?

老槐树的枝叶在夜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一个埋藏了半个世纪的秘密...

省人民医院档案室的门牌在昏暗走廊里泛着冷光。李明远压低了鸭舌帽,手里捏着周雅琴给他的病历号——这是他亡妻林淑芬十年前车祸后的治疗记录。

"请问找谁?"一个穿白大褂的女医生从档案架后转出来。她约莫四十七八岁,杏眼,左眉上有一颗小痣——和周雅琴年轻时一模一样。

李明远的喉咙发紧:"周...周念医生?"

女医生的表情瞬间凝固。她快步上前拉下百叶窗,声音压得极低:"你怎么认识我?你是谁?"

"我是李明远。"他直视着她的眼睛,"你母亲周雅琴告诉我..."

"出去!"周念突然厉声打断,同时飞快地往他口袋里塞了张纸条,"十分钟后,医院后门咖啡厅。"

李明远刚走出医院大门,就看见两个穿黑夹克的男人匆匆进入门诊部。他压低帽檐,绕到后门的"杏林咖啡"。

周念二十分钟后才来,已经换下白大褂。她坐在李明远对面,双手紧握成拳:"我妈出事了,是不是?"

李明远点点头,把老槐树下的事告诉她。周念的嘴唇开始发抖,她从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推过来:"我妈上周突然来找我,给了我这个,说如果她出事就交给来找我的'老槐树朋友'。"

纸袋里是一沓发黄的信件和票据,最上面是张黑白照片——年轻的刘建军和几个戴红袖章的人站在一起,背后是辆血迹斑斑的卡车。

"这是..."

"76年知青返城时的'意外事故'。"周念冷笑,"那辆车本该坐满知青,却只载了刘建军的情敌一家三口。我妈说,这些年刘建军一直害怕当年的秘密被揭穿。"

李明远翻到一张1995年的汇款单,收款人是"林淑芬"——他亡妻的名字。

"这不可能..."他手指颤抖,"淑芬从来没提过..."

"看背面。"周念说。

汇款单背面有行小字:"封口费,车祸目击证据。"

李明远如坠冰窟。十年前妻子遭遇的那场"意外",原来是她发现了什么不该知道的秘密?

躲在周念安排的郊区小屋里,李明远彻夜研读周雅琴的日记。1973年4月的那页之后,日记断断续续记录了周雅琴婚后的悲惨生活——刘建军的家暴,她偷偷生下"早产"的女儿,以及偶然发现丈夫的秘密。

"1980年9月12日:建军喝醉回来,说漏了知青车的事。他说'碾死几个人算什么,当年要不是老张多嘴,也不会...'他突然看见我,就不说了。"

"1995年7月3日:在书房发现汇款单,收款人是林淑芬。建军说这女人在化肥厂门口看见了他和肇事司机说话,必须封口。我偷偷记下了地址..."

最令李明远震惊的是最后一页:"2005年5月18日:终于联系上明远的老同事,得知林淑芬车祸身亡。太巧了,就在她给我回信约见面的一周后。我必须找到证据,为了念儿,也为了明远..."

合上日记,李明远泪流满面。原来这五十年来,周雅琴从未停止过爱他,甚至冒险收集刘建军的罪证。

手机突然震动,是周念的短信:"刘派人监视我家,你们别来!妈被关在他青龙湖别墅。小心!有内鬼!"

李明远立刻拨通老战友张卫国的电话。当年侦察兵出身的张卫国听完简述,只说了句:"半小时后到。"

深夜的青龙湖别墅区静得可怕。张卫国带着夜视仪和撬锁工具,轻松解决了警报系统。

"老李,你确定要这么做?"张卫国按住他的肩膀,"私闯民宅可是犯法的。"

"我女儿在里面。"李明远声音嘶哑,"还有雅琴。"

地下室的铁门被撬开时,周雅琴正蜷缩在角落,脸上有淤青。看见李明远,她踉跄着扑进他怀里:"你怎么这么傻!这是陷阱!"

楼上突然灯光大亮。一个苍老但威严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来:"李明远,好久不见啊。"

楼梯口,七十多岁的刘建军走了出来,身后站着两个保镖。他比年轻时胖了许多,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却依然锐利。

"没想到啊,五十年了,你们还是藕断丝连。"刘建军冷笑,"周雅琴,你以为偷偷收集那些陈年旧事就能扳倒我?"

"放开我女儿!"周雅琴厉声道。

刘建军故作惊讶:"什么女儿?哦,你说那个小医生?她好得很,正在来这儿的路上——我的人刚'请'到她。"

李明远浑身发冷。周念出事了?那个短信...

"老李,低头!"张卫国突然大喊,同时扔出烟雾弹。

混乱中,李明远拉着周雅琴往外冲。枪声响起,张卫国闷哼一声倒地。

"卫国!"李明远想去救战友,却被周雅琴拽着继续跑:"他有防弹衣,快走!"

两人钻进树林,身后追兵的手电光晃来晃去。周雅琴突然停下,指着远处一棵大树:"记得吗?老槐树。我们最后的希望在那里。"

黎明前的老槐树下,李明远和周雅琴气喘吁吁。远处警笛声隐约可闻——张卫国倒下前报了警。

"把日记给我。"周雅琴突然说。

"什么?"

"快!"她急切地翻开日记本封底,取出夹层里的一张微型胶卷,"这才是关键。刘建军贪污三千万的账本缩影,我花了二十年才收集全。"

树林里传来脚步声。刘建军独自出现,手里举着枪。

"跑啊,怎么不跑了?"他狞笑着,"把胶卷交出来,我可以考虑放过你女儿。"

周雅琴冷笑:"你以为我还会相信你?五十年前你用我父亲的'历史问题'威胁我嫁给你,三十年前你害死了知情的老张,十年前你杀了林淑芬——"

"闭嘴!"刘建军突然开枪,子弹擦过周雅琴耳边,"把胶卷给我!"

"在这里!"一个女声从树上传来。周念从槐树茂密的枝叶间跳下,手里举着手机,"全部直播出去了,刘建军!省纪委和公安局肯定都在看!"

刘建军脸色瞬间惨白。他颤抖着举起枪,却突然捂住胸口,痛苦地蜷缩起来。

"药...我的药..."此刻,他突然抽搐起来。

周念本能地要上前查看,被李明远一把拉住:"小心有诈!"

刘建军的脸已经变成紫红色,他挣扎着抓住李明远的裤脚:"梧桐...树下...还有..."话未说完,他的手突然垂下,眼睛永远定格在了惊恐的瞬间。

警笛声越来越近。李明远搂紧周雅琴和周念,三人望着地上刘建军的尸体,谁也没注意到,他另一只手里攥着半张被撕碎的地图...

三个月后,梧桐县老槐树下立了块新碑——张卫国之墓。他在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临终前笑着说这辈子值了。

周念正式认了李明远这个父亲,调回县医院工作。而李明远和周雅琴终于光明正大地走到了一起,每天黄昏都来老槐树下散步。

"明远,你看这个。"一天,周雅琴从老槐树洞里掏出一个生锈的铁盒——他们年轻时藏情书的地方。

盒里有张发黄的照片,背面写着"知青运输名单,1976.8.21"。名单最上方被血渍模糊的名字,隐约可见"李..."字。

"这是什么意思?"周雅琴困惑地问。

李明远突然想起刘建军临死前的话:"梧桐...树下...还有..."

远处,一个陌生男人正用长焦镜头对准他们,按下快门...

来源:华文原创小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