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在歌唱/散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1 00:10 2

摘要:这鸟儿生得并不起眼。灰褐色的羽毛,与枯枝几乎同色,若不鸣叫,便很难发现它的踪迹。然而它的歌声却是极有特色的——两个音节,前长后短,在晨光中荡开,又渐渐消散在薄雾里。老辈人说,它唱的是"布谷布谷",年轻人却偏要说它在喊"光棍好苦"。小孩子们最是顽皮,跟着学舌,把

清晨五时许,天色尚青,布谷鸟便醒了。先是三两声试探性的啼叫,像是怕惊扰了夜的残梦。继而便放开了嗓子,一声递着一声,将整个村庄从睡梦中唤醒。

这鸟儿生得并不起眼。灰褐色的羽毛,与枯枝几乎同色,若不鸣叫,便很难发现它的踪迹。然而它的歌声却是极有特色的——两个音节,前长后短,在晨光中荡开,又渐渐消散在薄雾里。老辈人说,它唱的是"布谷布谷",年轻人却偏要说它在喊"光棍好苦"。小孩子们最是顽皮,跟着学舌,把尾音拖得老长,惹得大人们发笑。

我曾在田埂上遇见过一个老农,他告诉我,布谷鸟的叫声会随着节气变化。"清明时节叫得急,像是催人播种;到了立夏,调子就缓了,仿佛在说'不急不急'。"说着,他眯起眼睛,仰头望着树梢,那神情像是在聆听一位老友的絮语。

布谷鸟的歌声里,确乎藏着农事的密码。李家的媳妇说,去年她就是因为听见布谷叫得急,才赶紧下了秧苗,结果比别家早收了半个月。王家的老汉却不以为然,他说布谷鸟早就不准了,"如今气候变啦,鸟也糊涂了"。

奇怪的是,这鸟儿似乎通晓人意。张家刚办了喜事,它就在门前的老榆树上叫了三天,调子欢快得像支小曲。而村东头死了老人的那户,布谷鸟却绕着飞,一声也不肯叫。村里人都说这鸟儿灵性,见了白事就躲着走。

布谷鸟的歌声最盛时,是在雨后。空气湿润,将它的声音传得格外远。这时节的清晨,倘若静心聆听,能听见山谷里此起彼伏的布谷声,这边刚落下,那边又起来,仿佛在对歌。偶尔有只冒失的,抢了别个的调,便会引发一阵混乱的鸣叫,直到重新排好次序。

城里来的生物老师说,布谷鸟学名叫大杜鹃,是典型的候鸟。可村里没人信这个,大家亲眼看见它冬天也在林子里飞。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有两种相似的鸟,一种留下过冬,一种远赴南方。这倒像极了村里的人——有的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活,有的则远走他乡谋生。

布谷鸟的歌声渐渐少了。农药毒死了虫子,它们找不到足够的吃食。去年春天,我只听见三五声零星的啼叫;今年到如今,竟一声也未闻。村里的老人说,没有布谷鸟叫的春天,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就像宴席上没有酒,虽然也能吃饱,却终究不够滋味。

昨夜下了一场小雨。今晨推窗,忽闻远处传来一声熟悉的"布谷——"。我屏息静气,等了许久,才又听见第二声。那调子有些生涩,像是多年不用的琴弦重新被拨动。但确确实实是布谷鸟在歌唱。阳光穿过云层,照在湿漉漉的树叶上,泛着晶莹的光。不知怎的,我忽然想起母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听见布谷叫,就该把厚被子收起来了。"

这歌声虽然孤单,却依然按照古老的节律,一声长,一声短,在晨光中固执地重复着。仿佛在提醒人们,有些东西不该被遗忘。

来源:闽生聊生活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