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高”见 :产品为核、体验为王,打造最意外的独家“中国配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0 21:31 3

摘要:近日,宝马官宣其将以新世代领衔的超硬核阵容,亮相2025年上海车展,引发行业高度聚焦。事实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面对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冲击浪潮,作为豪华品牌的领跑者,宝马等多家豪华品牌无疑遭遇了诸多挑战。但时过境迁,作为纵横汽车产业百年之久的豪华品牌,宝马正以产

近日,宝马官宣其将以新世代领衔的超硬核阵容,亮相2025年上海车展,引发行业高度聚焦。事实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面对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冲击浪潮,作为豪华品牌的领跑者,宝马等多家豪华品牌无疑遭遇了诸多挑战。但时过境迁,作为纵横汽车产业百年之久的豪华品牌,宝马正以产品为核、体验为王、合作为基组成“中国配方”,并且收效颇丰。

在《一品汽车》看来,宝马在中国市场的爆发之势,自然离不开宝马集团大中华区CEO高翔以及宝马中国团队的努力与付出。面对挑战与不利局面,高翔始终认为唯有体系化创新才能定义未来豪华出行,创新终点是为客户提供价值,其秉承安全才智驾,不容忍1%的风险的理念,真正做到了有定力、有功力、有软实力更有硬实力。

正是基于其针对宝马量身定制的“智能驾趣”新定位与新未来,宝马方能真正成为第一个走出新能源“危急存亡之秋”的世界级豪华品牌。值得注意的是,明年BMW新世代车型领衔,将开启大规模产品攻势,应对行业之大变革。下面,我们也将从市场解读、品牌解析、产品技术分析以及营销举措建议等多个维度,对宝马品牌与高翔的系列“操作”进行详解,并希望从中能够找到传统品牌突围新时代的“致胜之钥”。

01

市场风雷滚动,高挥旌旗方能破荆棘

Part One

事实上,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聚变浪潮之下,豪华品牌与合资车企正在经历突围的关键阶段。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3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8万辆,同比下降4%。中国市场头部自主车企凭借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持续扩张,而传统合资品牌则在转型迟缓中陷入增长瓶颈。

从月度销量前十排名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新能源汽车已经是车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表现相对更出色的,基本上都是在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布局上有优势的企业。相反,业务仍侧重在燃油车领域的传统车企,则普遍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据IHS Markit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35%,豪华车市场渗透率或超50%;高性能电动车市场(售价50万元以上)2024年增速达40%。

对此,《一品汽车》认为,想要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快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步伐,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挥旌旗破荆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这些都将是车企未来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在此背景之下,作为中国豪华品牌的领军者之一,宝马也在高翔的带领下积极求变。面对中国一众新势力品牌的强势崛起,其再复兴之路同样值得聚焦。

谈及市场挑战之际,高翔也提出,我们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一些设计也推向了海外市场,并且反响良好。例如,最近在印度推出的长轴距版BMW X1,市场反应非常积极,类似的设计也在日本、泰国和印尼等市场得到应用。中国创新已经走向全球,融入了我们的整个体系。中国用户群体非常年轻,他们的需求正在推动全球用户行为的改变。今天中国消费者的期待,可能在5-10年后成为全球的现实。这也是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在中国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能够基于中国研发推出受全球用户欢迎的产品。

在《一品汽车》看来,随着新世代领衔的重磅车型即将大秀硬实力,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反攻之路已然开启。反攻底气的背后也是缘于宝马近年来深耕新能源市场的决心。据年度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豪华车市场(含进口及国产车型)零售销量达420万辆,同比增长15%,渗透率突破20%。其中,新能源豪华车渗透率超3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具体而言,2024年新能源豪华车销量达150万辆,同比增长25%,特斯拉、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品牌加速蚕食传统豪华车企份额。同时,宝马、奔驰与奥迪仍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宝马在华销量714,530辆,同比增长8%,蝉联豪华车品牌销量冠军。其中,宝马X家族年销量超15万辆,市占率18%,稳居第一;M家族车型年销量突破3万辆,在50万元以上性能车市场占比达30%;纯电车型销量同步超6万辆,增速显著,累计交付超40万辆。

在《一品汽车》看来,通过“驾驶乐趣”与“智能驾趣2.0”的升级,宝马正在年轻化用户群体中建立独特优势,特斯拉Model Y虽占据纯电市场份额,但宝马通过本土化智能座舱与高性能标签维持溢价能力,M家族车型在性能车细分市场销量排名第一便是最好的佐证。

02

品牌历经“冰与火”洗礼 智能宝马再进化

Part Two

面对新势力冲击,宝马正积极加速电动化布局,高翔也同步对《一品汽车》表示,集团计划2025年推出5款新纯电车型,目标销量突破10万辆;针对下沉市场,宝马通过数字化展厅和在线服务扩大覆盖,2025年计划在三、四线城市新增50家经销商,目标渗透率提升至25%。

从高管的言论中不难看出,宝马正在布局新平台与新技术,旨在寻求更高的转型突破。而这也是其针对市场消费趋势所做出的积极之举。我们看到,据艾瑞咨询调研,2024年85%中国豪华车用户将智能座舱视为核心购车因素,基于此,宝马通过“中国优先”的研发策略,将70%的操作系统代码进行中国本土优化,精准响应用户需求。另据统计数据显示,70%用户愿意为定制化配置支付溢价,宝马便提供包含方言识别和定制导航超200项本土化功能。

同时,关注到超过55%新能源用户关注环保生产,宝马便高投入实现沈阳工厂100%绿电供能,单台车生产碳排放更是较2023年降低20%。实际表现层面,我们看到,大众汽车计划到2030年实现单车生产碳排放降低40%,而宝马通过全链条减碳已提前布局。此外,纵然在新能源时代,宝马中国进行了诸多升级转型,但高翔麾下的这家劲旅始终以“纯粹驾驶乐趣”为基因,通过技术升级赋予其新内涵。

对此,《一品汽车》注意到,宝马正在实现机械性能与数字控制的融合,其新世代车型通过“驾控超级大脑”将动力与底盘系统深度集成,实现机械响应的数字化控制,兼顾性能与智能化。同时在情感化交互体验层面,宝马的新操作系统搭载AI智能体“用车专家”与“出行伴侣”覆盖五大高频场景,支持复杂指令交互与方言识别,打造“懂用户”的智能伙伴形象。

而种种成果也要归功于高翔主张的本土化战略的深化,正是基于强大的本土化团队宝马方能在竞争与挑战中脱颖而出。官方资料显示,宝马中国研发团队主导新世代车型70%操作系统代码开发,并建立北京、上海、沈阳三大研发中心,确保技术落地贴合中国用户需求。而在营销维度,宝马通过“BMW X之旅”“M热血嘉年华”等沉浸式活动强化用户粘性,2024年活动参与人数超10万,线索转化率提升至15%。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通过积极的本土化布局,宝马始终将纯粹驾驶乐趣作为核心追求的同时,也在持续升级客户体验。

而在本届上海车展,宝马也将重点呈现两大创新维度。其一便是深度本土化的数字化座舱,宝马将“在中国,为中国”的创新成果融入其中,在智能时代,宝马正通过软硬件协同打造更直观、更安全的人机交互体验,将智能驾驶乐趣提升至全新高度。其二便是备受瞩目的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即将全球首发。在电动时代,马力易得,驾趣难寻,如何既可以加速快,又可以操控得当,这可能是宝马独一无二的天分。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不仅能实现强劲加速,更通过精准调校达成"快而稳"的驾控境界。

在《一品汽车》看来,中国车市这场"冰与火"的洗礼,或许正在孕育汽车工业史上最富戏剧性的革命。最终穿越周期的赢家,必将是那个在岔路中找到正确方向的智者。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的不是瞬间爆发的速度,而是持续进化的耐力,宝马显然便是其中的最佳代表之一。

03

新世代终亮剑集大成者齐驾到

Part Three

当下汽车行业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消费者对于数字化、电动化、智能化、ADAS等等有很多期待也有疑问。谈及新品布局背后的战略思考之际,高翔也着重提出,今年宝马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全新车型,并在未来两年内上新20余款BMW新车。明年将重磅推出BMW新世代车型,不断壮大宝马的产品阵容。随着新世代车型的推出,这些疑问就可以在今后两年当中迎刃而解。

对此,我们看到,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将迎来全球首发,其搭载行业唯一驾控超级大脑,首次将动力传动系统与驾驶动态功能进行深度融合和集成,实现不到1毫秒的精准响应,可以最优调控车身动态,预判驾驶意图。同时,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迎来亚洲首发,带来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BMW首创全景iDrive、深度融入本土创新的新世代操作系统X、行业首个竖向双辐设计的超感智控方向盘、AI引擎赋能的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

在《一品汽车》看来,深度定制与高度自研是宝马与众不同的坚守。BMW新世代车型不只是一款车,而是一个平台与时代的节点,在今后两到三年内基于此会带来全系车型升级换代。用齐普策先生的话来说,“这将是智能座舱体验的新标杆”,让交互体验更轻松、更省心、更自然,其后续表现无疑更加值得期待。

04

合作向未来BMW给出智胜新范式

Part Four

正如前面提到的,宝马在自研技术层面有着诸多亮眼表现,但独行者近,众行者远的定理同样应用于当下的车市。关于品牌在华合作进度层面,高翔也透露,当下宝马正加速构建开放技术生态。我们已经与阿里、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将顶尖科技融入汽车生态系统,为客户切实地创造价值。

同时,宝马也与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本土供应商合作,确保电池成本控制在行业领先水平,其固态电池技术预计2028年实现量产,较行业平均进度提前1-2年。此外,在车展期间,宝马还将官宣与另外头部科技企业的合作,其AI技术将助力我们完善座舱交互以及营销服务,优化数字化客户体验,赋能经销商伙伴运营效率。

高翔同步对《一品汽车》提到,中国合作伙伴常疑惑为何我们在技术集成时推进速度较“慢”。与中国团队合作时,我对"中国速度"令人印象深刻:某次会议上讨论的技术难题,我们计划第二天讨论,但在第二天的会议前,中方团队已经通宵攻克并迅速提交解决方案。这种效率远超欧美标准。但我们不是慢,而是花大量时间进行技术验证和极限测试。任何可能分散驾驶员注意力或影响车内安全的设计,我们都会反复验证测试,确保万无一失。欲速则不达,或许有时候,我们不是最快落地的企业,但必须保证正确性与安全性。

通过上述布局《一品汽车》清晰地看到,宝马在产品阵容、用户体验和创新合作方面都会有大力的投入,为客户打造更优的产品体验与服务,为长期成功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是非常典型的宝马的风格,其关注的不是短期波动,而是长期趋势,这正是宝马构建可持续竞争力的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更多的本土合作,对于全球化车企来说,平衡不同市场需求是一个挑战,中国本土车企对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盲目堆料也是国际车企势必面对的话题。对此,《一品汽车》注意到,宝马在全球产品和全球设计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以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全新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中国版中,70%的代码是“在中国、为中国”编写的;还有,用户交互界面、如长轴与座椅配置等硬件都有针对性的中国特色调整。但这并不会改变宝马的核心DNA,也不会刻意模仿其他车企,而是坚持宝马的独特调性。

在《一品汽车》看来,纵然一众劲敌正对宝马身处的豪华市场虎视眈眈,但专注于服务热爱宝马的用户,而非取悦大众市场仍是宝马的处世之道。宝马之所以是宝马,正是因为其卓越的驾驶乐趣,没有必要追求屏幕数量、硬件堆料和超大屏等,坚守住那些使宝马称之为宝马特质便是最好答案。

05

好技术更要好吆喝AI助力方能再领跑

Part Fifth

放眼当下车市,宝马中国在本土化运营的基础上,已然实现诸多营销突破。数据显示,当下BMW云端互联平台注册用户超600万,日活用户超30万。同时,其品牌用户满意度达92%,售后服务提速50%后提升7个百分点,高于行业88%的平均水平。

但在好布局好产品以及好平台的助推下,《一品汽车》认为,宝马仍需通过更多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构建用户情感连接。比如其可利用AR技术模拟新世代车型的“驾控超级大脑”动态响应,进一步触达潜在用户,提升试驾预约率。同时,其可开启多维度的用户共创活动,例如发起“智能座舱场景挑战赛”,鼓励用户展示语音交互、多屏联动创意用法,增强品牌参与感。

此外,身处AI时代,车企如何利用智能与自动化技术去做文章同样值得关注。对此,高翔也提到,在推出新世代车型时,我们会对经销商实施标准化培训流程,但并非完全依赖培训来确保用户正确使用产品。毕竟车主不会在开车前先接受培训,因此要求车辆设计必须直观自然。我们推出的全景iDrive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不阻挡驾驶员视线,在合适时间合适位置提供给驾驶员所需信息。技术迭代必须建立在用户直觉认知之上,驾驶方式必须保持熟悉感与自然感,用户容易上手使用,不能要求用户重新学习。

而为了让更多的用户能够进一步感知这一新技术,大力开放用户体验的同时,宝马也可以与数据大模型和自动化机器人进行联动,开展线上体验并有效利用直播形式,可进行高管联动行业大咖展开PK挑战,以此提升用户对其新技术的认知度。

写在最后:


据《一品汽车》了解,即将于上海车展全球首发的新世代概念车,其电子电气架构与动力技术将逐步应用于iX3换代车型、下一代7系及X系列,推动全系产品智能化升级。预计2026年新世代平台车型单车电子电气架构成本降低15%,增强市场竞争力。

放眼未来,我们看到在高翔以及宝马中国高管团队的引领下,这家百年车企正通过新世代平台、市场深耕与品牌升级的三位一体战略,全面应对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电动化、智能化与消费升级趋势。

在《一品汽车》看来,其核心逻辑在于以技术突破夯实产品力、以本土化策略贴近用户需求和以可持续理念强化品牌形象。宝马的战略体系不仅助力宝马应对特斯拉、新势力等竞争对手的挑战,更为其在全球豪华车市场中的长期领先地位奠定坚实基础。

即将携重磅车型亮相上海车展,更标志着宝马正式迈入“新世代”发展阶段,再度助力宝马实现新的品牌跃迁。凭借技术、市场与品牌的三重升级,宝马不仅将延续其在传统豪华车市场的优势,更将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为中国用户带来更具未来感的出行体验。

来源:一品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