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老师,如今后悔了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06:38 2

摘要:这次,她回应了最近关于网络上各种传言,并称:“客栈在开,婚也没离,更没有负债60万”。

那个辞职看世界的女教师顾少强,又上热搜了!

这次,她回应了最近关于网络上各种传言,并称:“客栈在开,婚也没离,更没有负债60万”。

也许很多人不熟悉顾少强这个名字,但你一定知道10年前那封爆火网络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辞职信爆火后,顾少强被媒体称为“中国最潇洒女教师”,网友们将其视为反抗平庸生活的英雄。

如今10年过去了,她却离开了云南,突然在网络上卖起了9.9元的心理学课程。

这些年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2015年春天,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教师顾少强前往云南双廊古镇做义工。在这里她遇到一个留着长发、手臂纹满刺青的男人,名为于夫。

两人性格相投,在古镇的星空下彻夜长谈他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于夫讲述了自己辞去铁路工作、流浪十年的经历,而顾少强则倾诉了教师生涯的疲惫:“我害怕自己退休后,才发现人生只剩下重复的教案和未批完的作业。”

2015年4月,顾少强毅然辞去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教师编制,还写下那封“最具情怀”的辞职信。

辞职信爆红后,顾少强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综艺节目开出300万元邀请她讲述“逃离原生家庭”的故事,游戏公司提出以“看世界”为IP开发手游。

还有人请她授权使用辞职信金句,并愿意支付每字10万元的版权费。

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利诱惑,她直言拒绝:“自由不该被明码标价。”

这一决定却引来嘲讽,微博评论涌现“假清高”“炒作惯犯”等标签,甚至有人扒出她早年穿卡通服与学生互动的照片,质疑她“早有预谋”。

辞职后,顾少强与于夫很快结为夫妻,并在2015年7月,在成都青城山脚下的街子古镇开起了民宿,取名为“远归”。

初期凭借辞职信的热度,民宿生意非常火爆,旺季单日收入2万多元,相当于她当教师时3个月的工资。

但烦心事也不少。

因为游客太多,乌泱泱的一群人挤满院子,绣球花田被踩踏成泥。

每天凌晨四点,顾少强需要换洗30套被褥,马桶堵塞也需她亲自疏通。

可就算这样忙碌,民宿事业依然没能成为顾少强的人生支点,反而“越干越差”。

2018年青城山的一场暴雨,冲垮了古镇的排水系统,环境变差旅客自然减少。

2019年时,成都民宿平均入住率已从三年前的75%骤降至54%,店主们开始入不敷出。

2020年又遭遇疫情,旅游业停摆。

顾少强的“远归”民宿连续数月0收入,经济压力下她与丈夫的矛盾开始增多。

2021年,老家的母亲确诊阿尔茨海默病,顾少强想带女儿回郑州,而丈夫不愿离开古镇,两人开始异地分居。

回到郑州的顾少强一边照顾年迈的母亲,一边教育年纪尚小的女儿。

母亲的医疗费和女儿的教育开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她不得不回归心理咨询师的主业,开直播卖9.9元的课程。

直播间里,弹幕嘲讽她“终归是向现实低了头”,还有人感慨“自由终究是败给了柴米油盐”。

当现实撕开“诗与远方”的浪漫滤镜,暴露出的是自由选择的代价。

不过顾少强的知识付费尝试,意外打开了新通路,她不必回学校教课,可以通过互联网售卖自己的心理咨询课程。

她不断地将自己的专业能力商业化,还出版了心理随笔集,并坦言“理想需要物质支撑”。

但外界也给她贴上了“妥协”的标签。

顾少强和母亲、女儿三人挤在郑州老城区的合租房里生活,房间很小,厨房距离书桌太近,油烟染黄了顾少强珍藏的心理学书籍。

母亲心疼顾少强,凌晨偷偷将攒的棺材本存折塞进她的背包。

女儿也懂事得让人心疼,一次深夜直播结束,顾少强发现女儿在作业本背面画满了飞机和行李箱,歪歪扭扭写着“妈妈的旅行地图”。

这一刻,她意识到“自由”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后来顾少强在成都、郑州之间迁徙,开直播、讲脱口秀、写书,想尽一切办法来赚钱,试图证明“自由”与“责任”并非对立。

但公众对“看世界”的想象与顾少强的现实有着巨大的落差,持续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评价着她的生活。

当她带着女儿旅行时,网友质问:“说好的环游世界呢?”;当她直播卖课时,弹幕刷屏:“自由女神跌落神坛。”

2021年某次采访,记者问她“是否后悔辞职?”,她大方反问:“为什么人生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评价?”

她诉说着自己这些年来从未后悔辞职,只是她对“看世界”的理解早已更新:“自由不是永远在路上,而是拥有选择的权利。”

当网友争论她是否“打脸”时,她回怼:“为什么非要活成别人期待的剧本?”。

但是某一刻,她真的没有任何后悔吗?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

有位95后女生咨询顾少强:“体制内工作稳定但压抑,该不该学您当年裸辞?”

顾少强的回答耐人寻味:“2015年,我的试错成本是10年积蓄,现在你可能要押上父母的养老金。”

清醒的认知,源自顾少强的10年“出走”,恰逢全球经济从扩张转向收缩的,她亲历了一个经济周期轮回。

经济学家周金涛曾预言:“人生发财靠康波。”而当周期进入低谷,个体的选择必然转向务实。

对比10年前与10年后,我们可以轻松地发现经济周期下的时代变化。

2015年,中国GDP增速6.9%,创业公司估值疯涨,共享经济遍地开花。

2024年,青年失业率攀升至18%,互联网大厂裁员潮频现。

10年前顾少强辞职时,民宿行业正值风口,10年后遍地都是民宿,入住率低,竞争激烈。

这个对比更能让我们普通人看清现实:经济红利期,个体试错成本低,但当经济“寒冬”来临,大家不得不开始追求稳定,尤其是近几年的“考公热”。

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91万,年轻人对“稳定”的渴求达到历史峰值。

青年的努力考公“上岸”与顾少强回归主业心理咨询师,看似是理想主义向现实低了头,但大家只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寻找新的出路。

当下的年轻人甚至发明了一种“折中的自由”:白天上班、晚上摆摊,考公上岸后兼职自媒体。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修炼对抗未知风险的能力。

顾少强的回归不是失败,而是戳破大家对理想主义的幻想。

我们不必将顾少强或者自己塑造为“潇洒出走的英雄”或“向现实低头的小丑”。

人生本就复杂多变,没有任何一个标准可以衡量多样的人生。

顾少强的十年,恰如作家茨威格所写:“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来源:李砍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