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疾控工作紧密关联人民健康福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以下简称“市疾控中心”)积极担当、实干苦干,上下齐心,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依据国家及地方疾控部门近期工作部署与规划文件,结合“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衔接需求,市疾控中心提出“十五五”期间
疾控工作紧密关联人民健康福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以下简称“市疾控中心”)积极担当、实干苦干,上下齐心,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依据国家及地方疾控部门近期工作部署与规划文件,结合“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衔接需求,市疾控中心提出“十五五”期间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市民健康与安全。
日前,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主任助理张秀芬,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深化疾控核心能力建设。以“疾控核心能力提升年”为契机,市疾控中心重点提升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六大核心能力。
扎实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前期全市各县(市、区)已经按国家要求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市疾控中心建议“十五五”期间按人口规模动态储备防护物资(如N95口罩、检测试剂),组建“流调—检测—消杀”三位一体应急分队,每季度开展多场景实战化演练,切实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智慧化监测预警体系。构建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系统,整合医疗机构多源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传染病早期预警与风险评估。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实现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疾控机构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数据的有效对接,推动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模式从“被动监测”转向“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目前全市已完成前期部署,运行情况稳定,“十五五”期间,建议加大前置软件的运维力度,强化临床医生、实验室检测、公共卫生科的全面协同,缩短传染病报告时间,提升联防联控效率。
深化医防协同工作机制。推广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建立“疾控-医院”双向派驻机制,强化发热门诊、急诊等科室在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哨点作用,确保传染病病例早发现、早报告。
强化重点传染病精准防控。针对艾滋病、结核病、布病、鼠疫等重大传染病,实施专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完善“医防融合”机制。推广结核病患者关怀项目,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巩固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成果,力争发病率进一步下降。
作为基层疾控工作者,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于文婷建议从“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两方面发力。在“十四五”期间,全市各部门在重大传染病处置实践中,建立并完善了多部门协作的“联防联控”机制,检验了该机制的重要作用。作为基层防控人员,于文婷希望,在“十五五”期间,推广联防联控的成熟经验,构建平战结合的跨部门协作体系,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防控网络。
从基层工作角度方面,于文婷建议进一步明确卫健、农业、教育、公安等部门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的职责分工,并且通过定期会商、交流学习等方式确保联防联控机制在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措施落实等方面发挥作用,各部门协同合作,形成“组合拳”,共同防控重大传染病。
在群防群控措施落实方面,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防控网络,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基层防控机制,实现精准排查、有效隔离,快速切断传播链、降低扩散风险;强化科学宣教,提升公众防护意识与责任,倡导佩戴口罩、接种疫苗等健康行为;推动信息透明共享,及时公布疫情动态,消除恐慌。
相信在“十五五”期间,市疾控中心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我市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贡献疾控力量。
松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秀波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