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承文脉 “阅”见美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0 22:29 2

摘要:4月23日,即将迎来第30个“世界读书日”。阅读,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折射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在苏州,阅读不仅成为了很多市民的终身爱好,也成了很多家庭的优良家风。

4月23日,即将迎来第30个“世界读书日”。阅读,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折射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在苏州,阅读不仅成为了很多市民的终身爱好,也成了很多家庭的优良家风。

百步芳草,四季书香,2025苏州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正在火热进行,春意盎然的苏州,正在以书香为墨,勾勒出一幅全民阅读的江南画卷。

2024年,“阅读达人”陈英在苏州市图书馆借阅了40多本书。这本《平凡的世界》,陈英在七年前就读过,书中的主人公们不断克服生活中的苦难,向上向善,这也始终激励着她。在苏州,还有很多读者和陈英一样,空余时间选择与一本好书作伴,在阅读中提升自我。

苏州人到底有多爱读书呢?2024年全年,苏州图书馆总分馆累计开放20.18万小时,服务读者2239.11万人次,全年举办4597场读者活动,参与人次达到127.09万,书刊外借564.43万册次。

2024年度全市阅读大数据显示,成人借阅次数最多的图书是《长安的荔枝》,少儿借阅次数最多的图书是《米小圈上学记》。个人借阅次数最多的成人读者是朱灏锋、少儿读者是欧玥彤。市民阅读风向总体呈现“经典回归现实、知识轻量化表达、本土文化觉醒”三大特征。

4月初,苏州图书馆刚刚发布AI服务平台,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统筹全市域纸质和数字图书资源,让知识流动起来。根据市民借书订单,工作人员借助自动化设备,找到指定书本,打包送到读者手中,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图书漂流。

苏州的书香,不仅走进万千读者的家,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四川作家蒋理曾在北京生活过16年,2015年被苏州的书香圈粉,最终选择移居苏州,成为一名新苏州人。

如今,蒋理在甪直开办了农家书屋,每周与镇上的居民、五湖四海的游客,一起举办读书会,分享好书,在字里行间解读古镇、感受江南。蒋理表示,传统的寻常巷陌、烟火人家也有很多诗书传家的画面,这些东西和书香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苏州。

在苏州,除了公共图书馆这个“精神粮仓”,还有遍布大街小巷的书店、书房,为读者端上文化盛宴。

在剪金桥巷拐角处,有这样一家小巧雅致的书店,顾客一进门,就能听到声声吴侬软语把书中的故事娓娓道来。这处书房是由传统民居改造而成,附近就是杨绛先生故居,书房也因此得名。

绛书房藏在小巷子里,并不起眼,却成了网红打卡地,很多游客都觉得,小街巷里的书房最有苏州味道。绛书房主理人唐国良认为,作为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把书房定位成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也可以成为街坊邻居讲故事的地方。

打开地图软件检索可以看到,平江、观前一带,不仅有新华书店、三联书店等连锁店,还有慢书房、探花书房、苏派书房等各具特色的文化空间,此外,在狮子山站、广济南路站等地铁站点,也随处能看到各种阅读空间。

如今的书房,除了有丰富的藏书,还能为市民游客提供阅读之外的文化享受。斜塘老街的坐忘书房,藏书超过5万本,却从来都是只借不卖,很多读者来这里相聚,更多是为了“以书会友”。书房负责人许永亮介绍,2024年,累计举办了700场各类活动,包括作家签售、知名学者互动交流等方面。

在苏州,越来越多的书店,开始探索新业态组合,打造“书房+”全新阅读体验。在观前街,老牌书店新华书店重新开业,融入了茶饮甜品、书画展览、文创市集等新功能。高新区的合方书坊打造了全国首家山水茶文化空间,苏州园林博物馆、东园梧桐杏雨堂还开出了两家园林书房。

“未来的书店,要转型成为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交流阅读、交流想法的地方,这样才会更加有效楔入到城市的文化空间”,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钦运表示,随着越来越多书店开张,让苏州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富有书香,成为更加富有精神“纵深”的标志。

江南文脉,赓续千年。苏州人一直以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书韵悠长、翰墨飘香,孕养出了苏州这座城市知性儒雅的文化气质,以及崇文重教的精神底色。

在大儒巷三联书店,窗外是人流如织的平江路,里面却有一群读者闹中取静,品读着字里行间的韵味。小小的会议厅,被诗歌爱好者们,挤得满满当当,最后还临时加了两排座位。2024年,上海三联书店计划在江苏省开设首家分店,就选在苏州大儒巷。上海三联书店事业部总监叶文刚曾一度非常担心,活动吸引不到足够读者参与,没想到现在这里场场爆满。用他的话来说,苏州自古以来就被书香浸润,是适合书店扎根的沃土。

事实上,距离三联书店不到两公里,就是著名的藏书楼,过云楼。清末著名书画收藏家顾文彬,在这里收藏书画,曾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明清时期,常熟的铁琴铜剑楼,位列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总藏书数量甚至超过了10万卷。清代末年的《藏书纪事诗》列出了全国藏书家1100人,苏州籍藏书家占40%,拔得头筹。而如今,书香城市的传承,依然在新一代苏州人的手中延续,崇文重教、诗书传家早已融入了苏州的城市性格。

促进全民阅读,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推进书香社会建设的决定》的发布施行和2025苏州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启动,标志着苏州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阅读的机会和平台,也进一步展示了苏州全民阅读的成果与魅力,推动 “书香苏州” 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

苏州历来文脉厚重,崇文重教。从昔日的“状元之乡”,到如今的“院士之城”。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以文化人,苏州以崇文厚德塑造现代科技产业创新的灵魂,让人文经济在这座书香之城大放异彩。

翻阅图书、漫步街区,品读城市文化,传播城市精神。在苏州,“读万卷书”不只是一份理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涵养着城市文明根基。让书香更氤氲,让城市更美好。

来源:小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