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面挑战,开放促共赢!第五届中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9 21:00 2

摘要: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春天的脚步。4月的上海,风和日丽,在国际贸易格局震荡的背景下,昨天(4月18日),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在沪如期举行。来自19个阿拉伯国家、阿盟及中国的百余名政、学、商界代表齐聚上海,共商南南合作新路径,共探经贸交往新机遇,推动中阿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春天的脚步。4月的上海,风和日丽,在国际贸易格局震荡的背景下,昨天(4月18日),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在沪如期举行。来自19个阿拉伯国家、阿盟及中国的百余名政、学、商界代表齐聚上海,共商南南合作新路径,共探经贸交往新机遇,推动中阿合作“向新而行”。本届论坛由外交部支持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举办。论坛现场,气氛热烈,话筒与掌声共振出思想的火花。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阿之间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广泛合作将成为当下世界经济的稳定因素和重塑全球治理格局的重要力量。

合作共赢,对抗单边主义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的丝绸之路,此后双方在科技、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中阿已建立起全面、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经济领域,双方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到2024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已超过4000亿美元。然而,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霸道行径不断抬头。美国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对包括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众多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对此,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阿双方更需加强合作,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应对挑战。

“全球发展倡议不仅是一个理论框架,更是重塑全球合作格局的真正机会。”科威特前计划发展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哈立德·马赫迪表示,当前世界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更加公正平等的未来。他强调,为了实现全球发展的目标,当下促进该倡议在各国的本土化落地,推进长期发展的融资特别重要。中阿合作应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关键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黎巴嫩经贸部展览司司长西蒙・贾布尔看来,全球发展倡议是一个全面的愿景,让所有的国家都能够实现发展与繁荣。他说:“我们现在正在处于一个需要打破边界和限制的时代,黎巴嫩坚信对话与合作是走向和平与繁荣的最佳途径。当前阿拉伯国家同中国的合作正在成为一座桥梁,将世界引向创新与转型,为应对全球经济的波动提供了实际的解决方案。”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表示,面对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不稳定因素,中国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完全能够对冲外部不利影响。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始终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将始终与阿拉伯国家携手并肩,坚持友好互信初心、增强创新发展信心、坚定开放共赢决心,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优势互补,扩展多维合作

论坛现场,多位阿拉伯国家的官员代表与学者纷纷表达了与中国在优势领域开展经济合作的积极意愿。还有不少中国企业拿起麦克风,现场推介公司的优质技术和代表性项目。记者观察到,除了传统的能源和基建领域,不少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官员学者还提出扩展先进技术、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多元化的合作需求。

“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广泛,然而我们的知识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突尼斯对外关系研究委员会委员、高等商学院教授卡里姆·本·卡赫拉表示,阿拉伯国家的研发投入普遍小于GDP的1.5%,并且,阿拉伯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普遍较弱,“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阿之间科研合作提供了基础,双方可以在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等方面共建研究所,期待和中国在智能工业和科研领域发展出更多合作空间。”

金字塔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经济部主任哈娜·奥贝德同样表示,当前埃及与中国的合作同样正从传统领域转向高附加值的领域,当下埃及正在探索数字化转型,而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上的成果显著,双方可以在人才培养、技术共享、产业对接等层面展开深度合作,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两国在智慧城市建设、医疗服务优化、教育资源革新等多方面的发展。

“中国是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沙特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但如今沙中两国关系的亮点在于,双方正在稳步推进更宽领域的合作,包括现代工业、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沙特阿拉伯科研与知识交流中心研究员阿卜杜拉赫曼·马舒德表示,宽领域的合作亟须营造相互理解的氛围,理解与互信不仅来自谈判桌,而是来自持续不断的文化交往,来自艺术、教育、旅游、青年交流,来自一切创造共同记忆的领域。他认为,文化合作是长远的可持续合作,文化交往将散播信心的种子,最终将成长为经济合作的大树。

搭台铺路,促进 “双向奔赴”

本次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不仅让中阿分享了在改革发展、经贸合作等领域的智慧,还成为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合作机遇。G60联席办副主任陈超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松江区累计引进外资企业众多,其中来自11个阿拉伯国家的企业达71家。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也为中阿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论坛信息一经发布,迅速获得30余家意向开拓阿拉伯市场的头部企业的积极反馈。”,陈超说,借此契机,G60联席办将不断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企业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以松江区卫星互联网头部企业格思航天为例,此前,该企业就通过论坛平台与阿拉伯国家建立初步联系,后续将重点推进合作成果的转化落地。

据了解,早在2023年,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就携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揭牌成立“中阿G60合作发展促进中心”。此后,中阿G60专题参访活动常态化带领阿拉伯国家政府官员走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园区和企业,为中阿经贸合作提供机遇。

来源:豪主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