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留学生点赞临港:机会遍布,诗意生活,理想之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06:28 2

摘要: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7所高校的30余名外籍留学生齐聚临港,沉浸式体验、多维度探索,解码“开放新高地”的产业活力、政策温度与宜居魅力。

4月18日至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举办“2025年临港外籍留学生种子计划——国际风·临港生活记”活动。

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7所高校的30余名外籍留学生齐聚临港,沉浸式体验、多维度探索,解码“开放新高地”的产业活力、政策温度与宜居魅力。

打造国际人才“引力场”

如何让国际人才“走进来”“留下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群部的工作人员在全英文政策宣介环节推出“国际人才政策解读包”。

其中包含签证便利:电子口岸签证、5年居留许可、永居“直通车”降低人才落地门槛;就业支持:给予2年以上工作许可,开设工作、居留“一窗办理”,大幅提升办证效率;生活保障:最长办理10年期海外人才居住证,国际人才公寓“拎包入住”,高频次移民融入活动、构建“类海外”生活环境。

“一年前,我因临港便利的国际人才政策和优美的居住环境选择定居在这里,如今临港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临港外籍留学生代表莫巴分享了他的临港故事。

City Life在临港

留学生们走进临港规划展示中心“滴水云厅”,透过全息投影与AI交互技术,直观感受新片区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八大前沿产业的布局成果。

随后,外籍留学生们搭乘亮粉色“未来巴士”,打卡临港地标。复旦大学Matvie Vertkov在进博集市“一带一路”商品区体验“不出国门购世界”的便利。

“在滴水湖朵云书院,完成写作,合上电脑,看着星光渐渐照亮湖面——这样的生活场景,或许就是未来国际人才向往的。”南京艺术学院的Kristina Petukhova在Vlog中点赞“临港节奏”。

留学生们在湖畔“四季歌会”中与本地青年共唱多语种歌曲,在烟花秀下许下“与临港共成长”的愿景。

Vlog里的“临港24小时”

留学生团队需以“15分钟生活圈”为主题创作3分钟Vlog。来自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的留学生团队用镜头语言诠释“高效与诗意并存”的都市生活;南京艺术学院的团队则通过探微临港产业生态,凸显新片区的全球竞争力。

“我想用视频告诉家乡的朋友:临港不仅是产业遍布的机会之城,更是能安放理想的生活之城。”上海财经大学Veraneya Konch在拍摄手记中写道。

活动最后一天,“我在临港话未来”圆桌论坛为举办,留学生们结合两日所见所感,为临港发展献计献策。

“期待通过‘种子计划’,让更多国际青年成为临港故事的讲述者、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像种子一样在临港这座国际之城生根发芽。”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群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临港新片区外籍留学生种子计划”旨在挖掘一批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国际人才推介官,通过留学生现身说法的推广、宣介走进国际人脉圈层,吸引更多希望留在中国、留在上海的留学生及外籍人士关注临港,在留学生群体播种临港印象的种子,逐步实现“首站临港、再来临港、留在临港”的人才蝶变效应。

来源:林氏学哥

相关推荐